《指導意見》明確收費機制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最關注的莫過于收費標準及收費機制。就此,該指導意見中也有明確:(1)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收費標準應當按照補償收集、運輸和處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核定,并充分考慮非居民單位承受能力,逐步到位。廚余垃圾是生活垃圾的組成部分之一,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計量收費的地區,在收取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后,應以適當比例在生活垃圾處理費中扣減,避免重復征收。(2)逐步建立非居民廚余垃圾定額管理和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當實際產生量低于定額標準時執行較低價格,當高于定額標準時實行加價,拉大價格級差,體現有獎有罰,充分發揮價格機制激勵約束作用,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各地區應當綜合考慮非居民單位垃圾歷史產生量、垃圾減量目標、營業規模及類型等因素,科學核定廚余垃圾定額,并動態調整,作為執行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的依據。
京滬杭非居民廚余垃圾收費標準
事實上,關于非居民廚余垃圾“按產生者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的要求,在地方垃圾分類管理文件中也有所規定,如《湖北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天津市《關于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等。據食品伙伴網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及浙江等部分省市對非居民廚余垃圾已經實行計量收費。
北京市自2014年1月1日起,要求產生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的非居民單位繳納非居民垃圾處理費,執行《北京市非居民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容積計量收費標準》。不過,這一收費標準有望迎來調整,北京市于2021年7月16日發布了《本市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收費調整方案》(征求意見稿),提高了收費價格,并且實施差別化收費機制,補償成本和合理收益。
上海市自2005年起便根據相關暫行辦法,對單位生活垃圾處理實行收費。2020年12月,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最新版《上海市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2021版)》,明確規定上海市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
此外,2017年10月,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也印發《杭州市區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計量和收費管理辦法》,規定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含收集、運輸、處置)按實際產生量計收,實行超量加價收費,基準量內外實行不同收費標準。
北京、上海、杭州非居民廚余垃圾收費標準見下表1。
表1 北京、上海、杭州非居民廚余垃圾收費標準
城市 | 收費方式 | 收費標準 | 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 |
北京 | 按重量(噸)或容積(120L/桶) | 100元/噸(11元/桶) | / |
北京(征求意見稿) | 按重量(噸)或容積(120L/桶) | 300元/噸(33元/桶) | 實際廚余垃圾產生量低于定額標準50%的(含50%),按200元/噸(22元/桶)計收,基本覆蓋運輸成本; |
實際垃圾產生量在定額標準50%~100%之間的(含100%),按300元/噸(33元/桶)計收; | |||
實際垃圾產生量超過定額標準的,定額內按300元/噸(33元/桶)計收,超過部分按600元/噸(66元/桶)計收。 | |||
上海 | 按容積(240L/桶) | 基數1內60元/桶,基數外120元/桶 | / |
杭州 | 按重量(噸)或者容積(120L/桶) | 基數1內240元/噸(24元/桶),基數外為360元/噸(36元/桶) | / |
1.基數:行業主管部門根據產廢單位自行申報的廚余垃圾產生量,結合上年度實際收運量,核定當年基數。
小結
廚余垃圾含水率和有機物含量均較高,易腐爛發臭,不及時有效處理會給環境帶來污染,按“產生者付費”是公平的,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從源頭上控制廚余垃圾產生量,減少餐飲浪費,餐飲企業應高度關注該政策。為保證計量收費制度的實施,《指導意見》從各個方面統籌協調推進,以計量收費和定額管理為抓手,要求建立健全非居民廚余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和運行體系,完善非居民廚余垃圾排放登記管理,加大費用征收和執法檢查力度等有序推進非居民廚余垃圾計量收費。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國家和各地方關于非居民廚余垃圾的最新政策并及時分享。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