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度抽檢量看,1月份抽檢量最大,共82069批次,其次為3月份,共68699批次;從月度抽檢合格率看,各月合格率變化波動不大。2021年上半年各月份抽檢量及合格率詳見下圖1:
圖1 2021年上半年各月份抽檢情況統計
與往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抽檢量最多,抽檢合格率近幾年比較平穩,詳細見下圖2:
圖2 2017-2021年上半年抽檢量及合格率統計
一、食品類別分析
上半年抽檢量較大的產品品類依次為肉及肉制品、蔬菜及其制品、糧食及其制品、餐飲環節產品、酒類、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其制品和飲料,抽檢量均在1.5萬批次以上。各品類抽檢量占比詳見下圖:
圖3 2021年上半年各品類抽檢比例
抽檢結果顯示,大宗日常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糧食及其制品合格率為99.74%,食用油脂及其制品合格率為98.52%,肉及肉制品合格率為98.99%,蛋及蛋制品合格率為98.26%,乳及乳制品合格率為99.61%。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特殊膳食食品合格率為99.68%。
各品類抽檢情況詳見下表1:
表1 各類產品抽檢情況統計表(按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
二、不合格原因分析
2021年上半年抽檢到的不合格產品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微生物超標,共計1340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9.51%;二是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共計1300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93%;三是質量指標不合格,共計1289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8.77%;四是農藥殘留超標,共計1093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5.91%;五是檢出違禁獸藥或獸藥殘留超標,共計1024批次,占總不合格的14.91%;六是污染物超標,共計563批次,占總不合格的8.20%;七是標簽不合格,共計169批次,占總不合格的2.46%。其他不合格原因占比均不足2%。不合格原因分類占比見下圖4:
圖4 2021年上半年國內產品不合格原因分類占比
涉及到的具體不合格項目中占比最高的是大腸菌群超標、菌落總數超標、鎘超標、含鋁添加劑的濫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和過氧化值超標。詳細不合格原因統計見圖5(下圖僅展示排名前25位的不合格原因):
圖5 2021年上半年國內產品不合格原因統計
三、產地分析
國內抽檢產品產地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基于產品品類及產業分布特點,各地區抽檢數量差異較大,抽檢產品數量較多的是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從行政區域來看,山東省抽檢數量最多,占總抽檢量的6.87%,其次是河南(5.54%)、黑龍江(5.21%)、廣東(4.98%)、重慶(4.44%)等省市。抽檢量分布見下圖表:
表2 各省份抽檢量及合格率統計表
注:產地為進口的是指在國內市場流通環節被國家或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抽檢的進口產品。
四、總結
從2021年上半年國內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檢結果可以看出,國內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呈現逐步向好的基本態勢。其中,蜂產品、方便食品等17類產品合格率有所提升,食品相關產品、炒貨及堅果制品等14類產品合格率有所下降,主要不合格原因包括微生物超標、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質量指標不合格等。針對抽檢中發現的較為突出的問題,企業需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從原輔料驗收、產品配方及生產工藝的科學合理制定、出廠檢驗的落實等方面加強管理。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