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發展改革委,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重慶高新區改革發展局、萬盛經開區發展改革局,有關企業: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40號)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關于認真落實〈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取消糧食收購資格許可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糧辦糧〔2021〕100號)要求,加強全市糧食收購企業備案管理,我委規范了糧食收購企業備案管理工作,經市發展改革委第33次委主任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備案對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在全市范圍內辦理注冊登記,且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企業(不含油脂油料企業)。
二、備案內容
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企業,應當在開展糧食收購活動前向收購所在地區縣發展改革部門備案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聯系方式、通訊地址、經營資金籌措能力、糧食倉儲設施、檢化驗設備儀器和人員隊伍等情況。
未按照規定備案,被發展改革部門責令整改的,或備案內容發生變化應當變更備案的,均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
三、備案方式
各區縣發展改革部門應當主動向社會公布備案方式、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糧食收購企業備案要堅持公開透明、靈活高效、便民利企的原則,鼓勵采取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網上提報等多種方式。
四、備案管理
(一)各區縣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糧食收購企業備案管理工作。備案編號以重慶市簡稱開始,后面跟9位阿拉伯數字,前6位為企業所在行政區劃代碼,后3位為糧食收購企業代碼(如:渝北區某糧食收購企業的備案號為渝500112001)。
(二)各區縣發展改革部門每年年底向社會公布備案登記基本情況(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備案編號等),同時上報市發展改革委。
(三)所有糧食收購備案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有關規定,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等有關情況。
五、監管內容
(一)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企業是否按規定備案;備案信息是否真實;備案內容是否發生變化,有無及時更新。
(二)是否每季度向發展改革部門報告糧食收購數量、收購地等有關情況。
六、監管方式
(一)事中監管。縣級以上發展改革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可以進入企業經營場所,查閱有關資料、憑證,檢查企業收購備案相關信息。
(二)事后監管。縣級以上發展改革部門應當建立備案企業信用檔案,記錄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并依法向社會公示。
七、監管處理
縣級以上發展改革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企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應當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等有關規定處理。
八、有關要求
各區縣發展改革部門要不折不扣落實取消糧食收購資格許可相關規定,不得“明放暗不放”,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變相搞收購許可,不得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要嚴格履行屬地監管責任,轉變監管觀念,創新監管方式,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強化糧食收購活動事中事后監管。
附件:重慶市糧食收購企業備案表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年9月22日
附件
重慶市糧食收購企業備案表
企業名稱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 |||||
法定代表人 | 身份證號碼 | |||||
手機號碼 | 填表日期 | |||||
通訊地址 | ||||||
基本信息 | 1. 1.經營資金籌措能力 萬元。 2. 2.擁有或者通過租借符合法律、法規及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的糧食倉儲設施倉容 噸。 3. 3.擁有或租借符合要求的計量設備 臺、清理設備 臺、整曬設備 臺、質量(含必要食品安全指標)檢化驗設備 臺。 4. 4.擁有或聘用經過專業培訓的糧食質量檢驗員 名和保管員 名。 | |||||
本人承諾 | 1.本表所填寫信息屬實。 2.建立糧食經營臺賬,并按季度向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送糧食收購數量、收購地等有關情況。 3.守法誠信經營,不壓級壓價、不坑農損農、不打“白條”。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字: | |||||
辦理意見 | ||||||
備案機關(蓋章) | 經辦人 | |||||
備案編號 | 備案時間 |
注: 1.本表一式兩份,區縣發展改革部門和備案企業各執一份。
2.辦理意見由備案機關填寫。
3.備案編號示例,如渝500112001,500112為渝北區代碼,001為某企業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