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局(農委):
赤霉病是小麥常發性主要病害,當前發生形勢嚴峻,預報小麥赤霉病在我省除半島地區外的大部地區將中等偏重流行,預防適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保護小麥生產安全,保障我省夏糧穩定增產,現就抓緊做好防控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切實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赤霉病防控工作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爆發性、毀滅性的流行性病害,大發生時可導致小麥嚴重減產,甚至絕產,且病麥含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當前,菌源量大,小麥主栽品種多易感病,麥田群體大,田間郁閉,利于病菌侵染。據預報,4月下旬我省將出現兩次降雨過程,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2成,適宜病害侵染的氣候條件與我省大部地區小麥齊穗至揚花期相吻合。小麥抽穗揚花期澆水,極易造成田間濕度過大、結露時間長,連續大霧、霧霾天氣等,都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的侵染。加之春季高溫干旱,小麥生育期提前,植株抗逆性下降,極易感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
小麥赤霉病防控時效性強、技術性高,各地務必要認識面臨的嚴峻形勢,從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出發,從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高度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將赤霉病防控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完善重大病蟲防控指揮部,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組織調度各有關部門落實防控責任,充分做好組織發動工作,提前制定防控預案,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確保資金、物資到位,打好防病保麥攻堅戰,全力把赤霉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加強監測預警,組織開展科學防控
要采取系統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的方式,不間斷地調查發病情況,增加調查密度,擴大調查范圍,準確掌握小麥赤霉病發生動態,及時將病情信息報告給上級業務部門和當地政府部門。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啟動小麥赤霉病發生防治信息周報制度,各市于每周二將上周發生防治情況及時上報省植保總站,緊急情況隨時上報,做到信息暢通。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舉辦現場會、培訓班等廣泛開展病蟲防控宣傳,使病蟲信息和防治技術得到迅速普及。
赤霉病防治以預防為主、主動出擊。小麥赤霉病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癥,成熟期成災,可防可控但不可治。防治關鍵時期是小麥齊穗至初花期,一旦錯過,防治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要保證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初期搶時用藥、主動用藥,重病區要防治2遍,間隔7天。目前,多酮、多菌靈,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是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有效藥劑,可因地制宜選用。
三、強化工作措施,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
小麥赤霉病防治適期短,防控任務艱巨,必須大力組織和發動統防統治組織,大面積開展統防統治作業,努力做到統一組織、統一藥劑、統一時間開展防治作業,降低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同時專業化統防統治要與群防群治相結合,飛機防治與地面防治相結合,做到不留死角,應防盡防。要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省廳將在發生防治關鍵時期派督導組,到發生危害較重市進行督導檢查。各市、縣(市、區)要加強督導檢查,了解發生防治動態,及時解決防治中遇到的問題,努力使病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山東省農業廳
2014年4月24日
赤霉病是小麥常發性主要病害,當前發生形勢嚴峻,預報小麥赤霉病在我省除半島地區外的大部地區將中等偏重流行,預防適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保護小麥生產安全,保障我省夏糧穩定增產,現就抓緊做好防控工作緊急通知如下:
一、切實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赤霉病防控工作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爆發性、毀滅性的流行性病害,大發生時可導致小麥嚴重減產,甚至絕產,且病麥含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當前,菌源量大,小麥主栽品種多易感病,麥田群體大,田間郁閉,利于病菌侵染。據預報,4月下旬我省將出現兩次降雨過程,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1—2成,適宜病害侵染的氣候條件與我省大部地區小麥齊穗至揚花期相吻合。小麥抽穗揚花期澆水,極易造成田間濕度過大、結露時間長,連續大霧、霧霾天氣等,都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的侵染。加之春季高溫干旱,小麥生育期提前,植株抗逆性下降,極易感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
小麥赤霉病防控時效性強、技術性高,各地務必要認識面臨的嚴峻形勢,從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局出發,從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高度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將赤霉病防控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完善重大病蟲防控指揮部,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組織調度各有關部門落實防控責任,充分做好組織發動工作,提前制定防控預案,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確保資金、物資到位,打好防病保麥攻堅戰,全力把赤霉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加強監測預警,組織開展科學防控
要采取系統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的方式,不間斷地調查發病情況,增加調查密度,擴大調查范圍,準確掌握小麥赤霉病發生動態,及時將病情信息報告給上級業務部門和當地政府部門。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啟動小麥赤霉病發生防治信息周報制度,各市于每周二將上周發生防治情況及時上報省植保總站,緊急情況隨時上報,做到信息暢通。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明白紙,舉辦現場會、培訓班等廣泛開展病蟲防控宣傳,使病蟲信息和防治技術得到迅速普及。
赤霉病防治以預防為主、主動出擊。小麥赤霉病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癥,成熟期成災,可防可控但不可治。防治關鍵時期是小麥齊穗至初花期,一旦錯過,防治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要保證在小麥齊穗期至揚花初期搶時用藥、主動用藥,重病區要防治2遍,間隔7天。目前,多酮、多菌靈,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是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有效藥劑,可因地制宜選用。
三、強化工作措施,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
小麥赤霉病防治適期短,防控任務艱巨,必須大力組織和發動統防統治組織,大面積開展統防統治作業,努力做到統一組織、統一藥劑、統一時間開展防治作業,降低防治周期,提高防治效率。同時專業化統防統治要與群防群治相結合,飛機防治與地面防治相結合,做到不留死角,應防盡防。要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省廳將在發生防治關鍵時期派督導組,到發生危害較重市進行督導檢查。各市、縣(市、區)要加強督導檢查,了解發生防治動態,及時解決防治中遇到的問題,努力使病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山東省農業廳
201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