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貫徹落實國家和天津市關于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年)》及《健康天津行動實施方案》等有關要求,市衛生健康委等17部門共同制定了《天津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
一、《規劃》基本框架和主要考慮是什么?
《規劃》由職業健康現狀和問題、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4個部分組成。
《規劃》總結了“十三五”期間職業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法定職業病報告呈逐年下降趨勢;職業病防治監測網絡逐步完善;職業健康監管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能力逐步提高;職業病防治宣傳培訓有序開展。
《規劃》分析了“十四五”期間職業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主要表現在:一是新興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防控能力不足;二是職業健康技術服務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職業病臨床診治專業人員不足;四是突發職業中毒和核與輻射事故物資儲備不足;五是尚未建成省級職業病防治綜合信息平臺。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職業健康保護行動,落實“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強化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勞動者個人四方責任,進一步夯實職業健康工作基礎,全面提升職業健康工作質量和水平。
《規劃》確定了四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即: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突出重點,精準防控;堅持改革創新,綜合施策;堅持依法防治,落實責任。
《規劃》確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職業健康法治體系更加完善,職業病危害狀況明顯好轉,工作場所勞動條件顯著改善,勞動用工和勞動工時管理進一步規范,塵肺病等重點職業病得到有效控制,職業健康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勞動者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職業病防治工作的9項主要指標。在指標設置上,對于“十三五”時期已經完成的指標,“十四五”時期不再體現;一些需要持續推進的指標在微調的基礎上繼續保留;為了體現高質量發展對職業健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標;為了與健康中國行動的有關指標相銜接,把職業健康保護行動中一些指標也納入規劃指標之中。
二、《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規劃》明確了8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深化源頭預防,改善工作場所勞動條件;二是嚴格監督執法,提高職業健康監管效率;三是強化防治措施,提升職業病患者保障水平;四是推動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提升職業人群健康素養;五是加強人才培養,強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六是推動科技創新,引領職業健康高質量發展;七是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職業健康管理效能;八是加強宣教培訓,增強全社會職業健康意識。
三、《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為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明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二是健全規章制度,強化政策融合;三是做好經費保障,確保工作實施;四是加強督查評估,確保規劃落實。
相關法規: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等17部門關于印發天津市職業病防治“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津衛職健〔2021〕6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