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邵陽縣人民政府2009年秋冬農業生產工作方案(邵政辦發〔2009〕57號)

   2011-03-21 715
核心提示:發展秋冬季農業是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的嚴峻


發展秋冬季農業是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的嚴峻形勢下,大力發展秋冬農業,對促進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確保今年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取得實效,根據全市秋冬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推廣良種良法為手段,以高產示范為載體,以提高種植效益和提升土壤肥力為目標,以油菜、綠肥、蔬菜、馬鈴薯、柑桔等作物為重點,引導農民擴大種植面積,提高栽培技術,提升單產,增加總產,保障市場供給,增加農民收入。

  二、任務目標

  全縣秋冬種作物種植面積40.5萬畝以上,其中油菜種植面積18.7萬畝、綠肥10萬畝、蔬菜10萬畝、馬鈴薯1.5萬畝、柑桔0.3萬畝(各鄉鎮場秋冬種任務見附表)。

  三、工作重點

  依據我縣良好的油菜生產基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大力發展優質“雙低”油菜生產,逐步打造形成優質“雙低”油菜優勢區域,實現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重點抓好207國道沿線油菜、柑桔、蔬菜為主的種植帶;320國道沿線的油菜、綠肥、馬鈴薯種植帶;317省道塘渡口至黃亭市、黃亭市至蔡橋沿線的油菜、柑桔、馬鈴薯種植帶及塘渡口至五峰鋪沿線的油菜、綠肥種植帶;217省道沿線的油菜、蔬菜種植帶;縣道塘渡口至下花橋、下花橋至酈家坪沿線的油菜、柑桔種植帶。同時采取縣、鄉兩級辦點的方式,加大辦點示范力度。縣級重點辦好五個示范點,分別為1000畝油菜示范點、1000畝綠肥示范點、500畝蔬菜示范點、200畝柑桔示范點、200畝馬鈴薯示范點。示范地點要選擇在國省干道及邵永高速等人口流量大、輻射效果好的公路兩旁。各鄉鎮場要根據本地種植習慣和生產特點,在國省干道或縣道兩旁辦好2個以上的集中連片示范點,示范面積標準為:油菜300畝以上(鄉、場200畝以上)、綠肥300畝以上(鄉、場200畝以上)、馬鈴薯100畝、蔬菜200畝以上、柑桔100畝以上。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邵陽縣秋冬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副縣長李紅平任組長,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劉長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星強、縣政協副主度吳孝仁、縣委副調研員、縣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胡漢榮任副組長,縣委辦、縣政府辦分管副主任和縣人大農工委、縣農辦、縣財政局、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縣水利局、縣農機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縣農業局。各鄉鎮場要成立相應的領導班子,加強對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領導。

  2、強化工作責任。各鄉鎮(場)要將秋冬農業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務明確,措施有力,并在9月30日前將工作方案上報縣秋冬農業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嚴格落實秋冬農業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各鄉鎮(場)行政一把手為秋冬農業生產工作的主要責任人,分管農業工作的副職為第一責任人,駐村干部、農業站長和村主任為直接責任人,確保責任落實。

  3、深入宣傳發動。充分運用電視、會議、標語、橫幅、宣傳車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大力發展秋冬農業生產對于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農村經濟的重要意義,認真落實惠農政策措施,引導農民擴大秋冬種植面積,教育農民珍惜愛護土地,防止棄耕拋荒,營造發展秋冬農業的良好氛圍,圓滿完成全縣秋冬種計劃任務。

  4、保障資金投入。設立發展秋冬農業生產專項資金,用于縣級示范點建設和鄉鎮場辦點工作經費補助。各鄉鎮場也要安排專項經費,主要用于示范點種子補貼及工作經費,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5、嚴格獎懲措施。各鄉鎮(場)要立即行動起來,在組織領導、宣傳發動、面積落實、保障投入等方面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縣政府將把秋冬農業生產工作納入年度農業農村工作及糧食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范圍,于今冬明春對秋冬農業生產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情況進行2-3次專項督查和檢查驗收。對示范任務全面完成、示范點集中連片且示范效果好的鄉鎮(場),一律按照3元/畝的標準給予經費補貼;對工作不力、行動遲緩、措施不力、效果較差的鄉鎮(場)予以通報批評,并取消農業農村工作和糧食生產工作年度目標管理評先資格。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