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私營經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助企紓困,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個體私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市場監管局依職能制定以下十五條措施。
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拓展實行告知承諾事項,提升告知承諾辦件率。在全國率先取消一批具有強制性標準領域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試點,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效率。
二、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建立“個轉企”培育庫。放寬名稱登記限制,保留原個體工商戶名稱字號和行業特點。“個轉企”業務實行全程專人專辦,將企業設立信息及時推送稅務、社保、公積金、公安等相關部門,實現相關業務“一網通辦”。
三、提升商事登記平臺質效。推動“海南e登記”平臺升級迭代,優化操作界面,增加界面友好度,簡化申辦流程。上線大數據智能引擎系統,提升名稱禁限用智能化水平。圍繞堵點、難點,及時解決系統業務和功能問題。
四、推行歇業備案制度。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導致經營困難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依據《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在依法協商處理勞動關系等事項后,可以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并向登記機關辦理歇業備案。歇業期間法律文書送達地址可以代替住所或主要經營場所。
五、推動年報“多報合一”。大力提升年報意識,拓展企業年報“多報合一”合并事項范圍,推行企業數據“一口填報、信息共享”。推動年報數據在相關部門間無障礙流轉,實現市場主體年報數據同源,減輕企業填報負擔。
六、提高信用信息修復效率。做好企業信息公示規定與信用修復工作的銜接,配合做好其他部門公示信息的修復工作,強化協同修復,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形成失信懲戒到信用修復的監管閉環。
七、支持打造品牌拓展市場。指導支持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積極參與發展電商、跨境電商,倡議電商平臺降低參與成本,助力推動瓊品出島、瓊品出海。開展廣告助企行動,指導加強我省優質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商品品牌推廣力度。
八、規范食品安全生產經營。指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等規范生產經營行為,防范食品安全問題。
九、幫扶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建立重點質量幫扶企業名錄庫,組織質量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巡回問診”,摸清企業重點質量問題,分類施策解決難題。以“專精特新”私營企業為重點,聚焦高精尖產業、資源節約與生態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等領域,為技術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計量測試、標準制修訂、認證認可等專業支撐服務。
十、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支持私營企業有效承接高校院所專利轉移轉化,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促進專利實施運用。推進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在商標注冊、續展、運用、專用權保護等方面提供參考信息和專家意見,指導完善商標管理制度,培育更多知名品牌。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和維權能力。
十一、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跨部門綜合監管和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嚴厲打擊反壟斷和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打造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依法保護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發展空間。
十二、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個體私營經濟領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聯合多部門制發《關于對互聯網靈活用工平臺及零工服務平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以市場驅動、依法監管、鼓勵創新、底線監管為原則,在堅守質量和安全底線的基礎上,留足發展空間,壓縮自由裁量空間,落實海南省市場監管領域市場主體初次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
十三、發揮“小個專”黨建作用。成立海南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小個專”黨建指導站,不斷擴大“小個專”市場主體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強化“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發揮黨組織、黨員凝聚帶動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激發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等市場主體活力,使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十四、建立優化溝通扶持機制。發揮海南省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廳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以促推發展的部門合力解決個體工商戶發展難題。建立健全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維權救濟制度,搭建訴求響應平臺,暢通反映問題、政策訴求的渠道。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務隊伍,免費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提供市場監管領域法律援助服務。
十五、發揮個體私營企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聯通互動,做好“政策法規的普及者、深化改革的推動者、能力素質的提升者、黨的建設的組織者”,圍繞服務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提供政策宣傳、法律援助、業務培訓等,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助力開創個體私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