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肅省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深刻把握“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工作總思路,以嚴防嚴控食品生產安全風險為主線、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重點,統籌發展與安全,著力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食安甘肅”建設,保障食品安全。
一、提升管理能力,著力推動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
1、強化制度機制建設。修訂《甘肅省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辦法》,科學評定企業風險等級;研究制定《甘肅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指南》《甘肅省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要點》;加強對地方特色食品以及預制菜的梳理和研究,配合發布相關標準、許可細則。
2、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建立完善“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工作機制,持續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督促大中小型食品生產企業以及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配備與其生產規模、食品類別等相適應的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制定適合本企業的風險防控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提高問題發現率和整改率。
3、積極推行食品安全“三書一函”制度。綜合運用掛牌督辦通知書、約談通知書、整改通知書和提醒敦促函,強化監督權威,提升監管效能,確保各項制度措施落實到位,降低區域食品安全風險。
4、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按照國家總局“食品生產監督檢查水平提升年”活動安排,不斷加強食品生產檢查員能力建設,深入落實《甘肅省食品檢查員管理辦法》,加強食品生產監管業務能力培訓,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教學、學習觀摩、交叉檢查等方式,全面推動全省食品生產檢查員隊伍能力建設。
5、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組織各地以線上和線下形式,開展食品企業管理人員(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培訓,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和食品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考核;督促指導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進行不少于40學時的業務培訓,具備規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后上崗。
6、加強食品生產智慧管理。狠抓“‘隴上食安’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的加入和應用工作,“互聯網+透明車間”在線率、食品安全追溯平臺應用率達到80%以上,持續開展網上巡查,突出網上巡查結果應用,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處理,食品生產企業網上巡查率和問題整改率達到100%,實現智慧管理全覆蓋、見成效。
二、開展排查整治,防范化解食品生產安全風險
7、強化風險清單管理。結合日常監督檢查、監督抽檢、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情況,指導各地監管部門及企業全面分析研判生產領域食品安全風險,及時完善和更新地區、行業、企業風險清單和整改措施清單,落實“一企一檔、一域一檔、一品一策”,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問題、重點企業發出風險警示。
8、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組織開展全省食品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行動,分析排查生產領域食品安全風險,動態調整企業食品安全風險等級,組織開展食品生產衛生規
范達標活動,綜合治理食品生產“兩超一非”、生產許可條件不能持續保持等突出問題,防范和化解食品生產安全重大風險隱患。
9、實施重點食品治理。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加強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包裝飲用水、糕點調味品、淀粉制品、蜜餞、食品添加劑等高風險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雞鴨肉冒充牛羊肉制品、果葡糖漿冒充蜂蜜、食用植物油摻雜摻假行為,液態乳添加香精香料、復合調味料酸性橙Ⅱ等問題監管,嚴厲整治食品添加劑“兩超一非”,持續整改食品過度包裝,治理侵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嚴厲打擊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組織對重點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交叉互查、體系檢查、網上巡查,對往年體系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適時組織責任約談。
10、加強預制菜監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促進預制菜規范管理和良性發展,凡符合已有具體許可分類的,按照《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和相應食品類別的審查細則實施許可審查,進一步完善預制菜生產許可和質量安全監管要求。
11、加強特殊食品監管。繼續組織開展對省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全覆蓋體系檢查,對部分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體系檢查。持續推動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查考核工作,對特殊食品生產企業完成監督抽考全覆蓋。對特殊食品監管人員開展《特殊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相關操作指南》的培訓,提升監督檢查質量。指導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嚴格按照《細則(2022版)》要求全面自查,并及時整改完善。
三、實施質量提升,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深入開展重點食品質量提升行動。圍繞糧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調味品等重點食品,研究制定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重點督促企業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嚴格生產過程控制、自建自控奶源、加強冷鏈儲運管控、嚴格產品出廠檢驗、建立完善產品追溯體系。對大中小型企業實施分級監管,推動大中型食品生產企業建立供應商審核制度和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推動200家大中型食品生產企業、乳制品、肉制品、特殊食品等生產企業實施HACCP、ISO22000等質量體系建設和認證管理。
13、繼續開展食品小作坊質量提升行動。制定28類食品小作坊加工流程圖,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出城入園和集中加工區建設。繼續加強對食品小作坊規范生產的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通過實施食品小作坊示范引領、現場觀摩、經驗交流、制定標準等方式,持續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園區建設,推動小作坊提檔升級,培育“精特美”優質地方特色食品品牌。
14、促進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充分運用我省中藥材主產區優勢,深入食品生產企業、食藥物質種植基地、食品檢驗機構調研,加強線上線下交流研討,開發百合、枸杞、黃芪、肉蓯蓉、沙棘等藥食同源物質產品,提高產品科技附加值。開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實施食品生產領域知識產權項目,鼓勵各地建設標準化食品集中加工區,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專業機構開展技術幫扶和培訓,指導幫助食品生產企業特色食品原料基礎性研究,改進生產工藝,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形成食品行業規范管理、綜合提升的長效機制。
15、推動社會共治共管。支持鼓勵行業協會制訂行規行約,發揮行業協會監督、協調和引導作用,及時反映企業和消費者訴求,促進食品行業規范發展;加強食品生產環節宣傳報道,開展市監邀您看企業活動,利用“透明車間”、有獎舉報、“吹哨人”等制度措施,推動社會共治共管。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2024年2月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