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及2014年度湖北省質量工作考核評分細則的通知( 鄂政辦函〔2014〕47號)

   2014-06-17 517
核心提示: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及《2014年度湖北省質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及《2014年度湖北省質量工作考核評分細則》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1.湖北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

  2.2014年度湖北省質量工作考核評分細則

  2014年6月4日

  附件1

  湖北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推動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省政府《質量興省戰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明確2014年質量興省戰略工作重點,特制定本年度行動計劃。

  一、強化民生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監管。強化民生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圍繞兒童用品、食品相關產品、紡織服裝、電子電器、纖維制品以及電子商務產品等重點消費品,及時掌握和響應社會反映強烈的質量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抽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加強電子等新興產業質量安全監管,強化對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產業發展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加快客運索道等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和“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建設。突出對公眾聚集場所特種設備的質量安全監管。推進電梯管理機制改革,加強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持續推進特種設備“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省經信委、省安監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負責)

  二、深入開展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提升行動。對電線電纜、鋼筋、農資、化肥、人造板、水泥、汽車配件、改裝車、建筑防水卷材、危化品及包裝物等問題嚴重的產品,加大監督抽查力度。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開展源頭治理,嚴把生產準入關,強化日常監管,加強監督抽查。對嚴重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采取曝光、吊(撤)銷證照、追責等手段,嚴厲整治一批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問題。(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安監局、省住建廳、省公安廳等負責)

  三、加強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畜禽屠宰、水產品違法添加禁用物質等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從源頭上確保食品安全。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相關制度措施,加強進口食品農產品監管,全面實行境外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乳制品生產企業注冊,繼續深化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食用農產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兒童食品、畜禽肉制品、食用油等重點產品的風險監控和質量監管。加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及保護性開發力度,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工業園和示范縣(場、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提升農業標準化工作水平。(省農業廳、省食藥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等負責)

  四、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以治理霧霾為重點,強化節能環保產品標準的硬約束,推進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對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業嚴格企業準入和強制退出機制。開展重點行業能源計量和能耗限額標準工作監督檢查。推進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完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認證認可體系,開展環保產品和低碳產品認證活動。(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質監局等負責)

  五、加強重點工程和重大設備質量安全監管。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強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監督檢查。加強城市供水水質管理,嚴查違法違規行為。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重點,推進實施清潔生產促進工程,完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標準體系和認證認可制度,嚴格高耗能、高污染、質量低劣項目的準入和退出管理。加強對裝備制造基礎設備、能源生產設備、石油化工設備、交通運輸、水利工程設備質量監理,為重點工程施工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質監局等負責)

  六、促進服務業質量提升。組織開展服務行業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大力推進服務業標準化、旅游標準化等試點工作,推動服務質量提升。建立健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在旅游、金融、電信、交通等重點民生領域繼續開展顧客滿意度調查測評,結果向社會公布,并納入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內容。(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旅游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

  七、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完善商標品牌培育管理力度和名牌產品培育管理體系,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加強服務業品牌的培育,組織開展品牌價值評價,推進商貿服務業“湖北老字號”認定工作。在我省主導和優勢產業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產品和服務項目為重點,探索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湖北制造”和“湖北服務”代表品牌。積極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推進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全省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打造更多湖北品牌產業集群。(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旅游局等負責)

  八、加強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和監測評估。以解決公眾反映強烈的食品中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畜產品濫用抗生素、機動車安全隱患等質量安全問題為重點,開展風險排查整治。對部分重點工業產品開展風險監測,發布風險預警信息,進一步嚴格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紅黃牌”管理機制。探索建立產品傷害監測數據直報系統,開展產品傷害專項調查,發布產品傷害預警信息。加強口岸新型冠狀病毒等傳染病防控工作。(省經信委、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衛計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藥局、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負責)

  九、組織開展執法打假維權活動。緊盯當地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盯住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消費品,開展“查農資、保春耕”、“查建材、保安全”、“查計量、保民生”、“查標識、防假冒”、“查節能、保誠信”等專項行動。加大對質量違法大案要案、社會關注熱點問題案件的督查督辦力度。大力宣傳貫徹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完善12315、12365、13212、12331熱線等消費者投訴舉報工作,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省經信委、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公安廳、省衛計委、省工商局、省食藥局、省質監局、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負責)

  十、落實企業質量安全社會責任。進一步加大質量興企工作力度,大力開展“質量服務進萬企”活動。繼續實施“千百十”工程,推動全省更多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在大中型企業推廣實施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督促汽車生產經營者嚴格履行“三包”責任,嚴格實施缺陷汽車召回、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報告以及重點、大型企業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在消費品生產企業中探索建立產品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實施產品質量安全約談制度。開展企業質量攻關、質量創新成果分享活動。(省經信委、省國資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藥局等負責)

  十一、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全完善企業質量信用檔案管理工作機制,加快建立企業誠信檔案系統。探索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定。盡快推動行政處罰案件公開,建立企業質量失信“黑名單”公開制度。(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商務廳、省衛計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藥局、省旅游局等負責)

  十二、開展“質量月”等系列主題活動。組織開展質量文化宣傳與交流、質量誠信宣誓、互動觀摩、質量安全周、質量夏令營等主題活動,加強活動的互動性,推動全社會質量共知、共治、共享。大力宣傳質量法律法規,弘揚質量先進典型,曝光質量違法案件。開展質量萬里行、農資下鄉、清新居室行動和質量服務進企業等專項活動。積極申報和籌建中小學質量教育基地建設,組織編制質量知識宣教手冊,廣泛開展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與監督活動。(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湖北日報社、省教育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食藥局、省質監局負責)

  十三、夯實質量工作基礎。加快制定和完善質量責任、名牌評價、質量信用及消費品安全等地方法規、規章,完善質量法制監督機制。加強質量法制宣傳教育,普及質量法律知識,營造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推進技術檢測機構改革,整合發展,提升檢測能力水平。加強質量理論研究,加快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評價的理論研究。(省質興辦、省政府法制辦、省財政廳、省經信委、省質監局、武漢大學質量院等負責)

  十四、完善質量工作考核激勵機制。開展長江質量獎第五屆表彰和第六屆評選工作,拓寬評選范圍,完善評價標準和工作機制。大力支持宜昌市等地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深入開展全省“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活動。推廣完善省、市、縣三級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規范質量統計信息公開程序。完善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強考評結果的應用,建立嚴重質量問題政府考核一票否決機制。(省質興辦、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質監局等負責)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制訂具體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凡已明確牽頭單位的,由牽頭單位協調落實;凡未明確牽頭單位的,由各相關部門根據部門職責進行落實,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國家組織的質量檢查考核工作。







 
地區: 湖北
標簽: 細則 綱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