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縣人民政府,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工作部門,貴安新區辦公室:
《貴陽市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年行動(2024—2026)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2024年6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貴陽市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年行動(2024—2026)實施方案
2023年11月28日,貴陽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之一。為鞏固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不斷健全食品安全長效機制,持續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全力保障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與管理辦法》(食安辦〔2021〕5號)“三年一復審”的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遵循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為突破口,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鞏固提升為主抓手,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能力,持續鞏固完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切實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為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安定和諧提供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二、主要任務
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鞏固提升為契機,以《中共貴陽市委 貴陽市人民政府印發〈貴陽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筑黨發〔2020〕10號)為抓手,圍繞國務院食安辦后續下發的《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細則》為主線,著力提升全市基礎工作、能力建設、生產經營狀況、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示范引領和否決項等六個方面的工作,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
(一)扛好重大責任,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用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統領食品安全工作,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圍繞節令食品、高風險食品、供校食品、量大面廣的食品,聚焦突出問題,以特色食品、畜禽肉類、蛋類、水產品、時令果蔬以及米面油類大宗消費食品為重點品種,以食品生產加工聚集區、加工園區、商業區、農村集體聚餐場所、旅游景區、車站碼頭、網紅街、美食城、餐飲聚集區等為重點場所,以大型商超、農批(貿)市場、學校食堂、學校集體用餐配送企業、殯葬機構食堂及承辦年夜飯、婚宴等聚餐活動較多的餐飲服務提供者為重點單位,強化監督檢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讓群眾吃得安心放心舒心,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堅決撐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保護傘”。
(二)夯實七大基礎,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1.夯實黨政同責基礎。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各級政府和管委會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把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納入政府跟蹤督辦內容。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的通知》(食安委發〔2022〕7號),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領導包保食品安全工作機制。
2.夯實體制機制基礎。加強各級政府食藥安委及其辦公室建設,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形勢會商、風險交流等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強化食藥安委委員單位互通協作,完善落實行刑銜接等制度機制,探索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監管等配套制度,推進行業主管與部門監管風險協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推動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落實。
3.夯實隊伍人才基礎。推進基層監管單位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確保辦公業務用房、執法車輛、檢驗檢測設備等滿足監管工作需要。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市場監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將食品安全監管作為首要職責,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化比例達到70%以上,每年業務培訓時間不低于40學時;公安機關進一步提升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專業化水平,強化辦案保障;全面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給予農安監管工作充分保障。
4.夯實企業責任基礎。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按照《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0號)的要求,建立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生產經營情況實施監督管控,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鼓勵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等管理體系。引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誠信守法教育活動,建設誠信守法企業文化。
5.夯實科技支撐基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實施市縣兩級檢驗機構能力提升工程以及“雙認證”。健全完善全市“1+5+N”(提升貴陽市食品藥品檢測中心檢驗檢測能力為關鍵,指導全市5個大型農批市場快檢室提升為重點,依托第三方檢驗檢測為核心)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充分發揮檢驗檢測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哨兵”作用,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堅持將食品安全納入本地科技計劃,加強食品安全領域科技創新,引導食品企業加大檢驗檢測等科研投入,支持建設食品安全技術支撐機構或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推動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不斷提升食品產業核心競爭力。
6.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指導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和地理標志的運用和監管。支持引導食品生產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持續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升級改造,打造名特優食品作坊示范點。強化農貿市場常態長效管理,統籌推進食品安全規范化農貿市場和智慧農貿市場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以點帶面促線帶動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質量安全雙提升。
7.夯實社會共治基礎。支持行業協會發展,充分發揮好行業自律作用。暢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12315熱線接通率達到85%以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創新宣傳形式,充分運用新媒體資源開展食品安全“五進”(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商超)宣傳活動。及時修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完善事故調查、處置、報告和信息發布工作程序。
(三)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十大行動”
1.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強化源頭治理,推行種養(殖)環節農業標準化生產;落實農藥、獸藥經營索證索票、一票通等制度。嚴格執行生豬定點屠宰制度;強化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強化生產全程監管和技術指導,落實生產經營主體法律責任;強化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抽檢,消除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
2.食品“三小”提升行動。堅持疏堵結合,規范發展,綜合整治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嚴格落實《市政府食藥安辦關于印發〈貴陽市食品攤販備案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筑食藥安辦發〔2022〕5號)的規定。堅持“監管、規范、引導、便民”的基本原則,完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相關配套機制和制度,推進提升改造。
3.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治理行動。持續開展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實行風險分級管理,加大對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規范學校食堂及周邊經營者經營行為。
4.整治餐廚廢棄物行動。按照《貴陽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強化城鎮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提升餐廚廢棄物集中無害化處置能力,持續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2025年建成清鎮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嚴厲打擊非法收運、制售、使用地溝油等餐廚廢棄物的行為。
5.“互聯網+明廚亮灶”提升行動。持續鞏固提升“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成果,力爭2026年前全市餐飲服務提供者“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明顯提升,其中,中小學學校及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持續達100%,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探索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明廚亮灶”。
6.開展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管理行動。根據《貴陽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推行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化。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食品批發市場開辦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入場銷售者登記、市場自查、信息公示、督促入場銷售者依法依規從事銷售活動等管理責任。
7.提升特色文化小餐飲聚集區行動。以小餐飲聚集區(夜市)為切入點,探索“政府推動、部門指導、市場運作、公司管理”的原則,建立監督檢查和巡視檢查制度,明確監管職責,完善“三防”設施,組織夜市餐飲類攤販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統一審核發證,規范經營管理秩序。積極引導餐飲企業轉變觀念,形成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管理模式,圍繞“產業集群化、環境優美化、改造透明化、管理標準化、監管現代化”的思路,引導小餐飲經營由室外到室內,由分散到集中,全面優化就餐環境,實現“明廚亮灶”。
8.食品安全知識普及鞏固行動。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厚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氛圍,繼續辦好微信公眾號宣傳等食品安全專題欄目。開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商超等基層宣傳活動。加強中小學生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宣傳教育,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全民營養周、中國學生營養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相關科學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活動。
9.嚴厲打擊涉食違法系列專項行動。堅持重拳出擊、重典治亂。嚴厲打擊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及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鏟除一批制假售假“黑窩點”,查處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大案要案。對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立案查辦,對構成犯罪的案件要堅決移送公安機關,實現食品安全案件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
10.持續鞏固提升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結合轄區實際,圍繞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重要時段、重點區域,采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行動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打造“一區一特”的創新監管模式,按照每月工作重點,扎實開展好“食安護佳節”和“當好食品安全守夜人”等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統籌調度。市政府食藥安辦(市市場監管局)負責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年行動工作的日常事務,并統籌調度推進“三年一復審”等相關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職、發揮作用,切實將鞏固提升工作做細做實做出成效。
(二)強化組織推進。各區(市、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對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創建成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責任,切實做到有領導分管、有人員辦事、有經費保證,落實專人負責,及時研究解決鞏固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并按要求做好每年臺賬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強化緊密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鞏固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為契機,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持續強化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形成“上下統一、責任明晰,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無縫銜接、全程監管、符合實情、科學合理”的監管格局,切實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四)強化督查考核。各級各部門要加強綜合監督,根據成效鞏固工作的實際需要,認真組織開展階段性督查活動,及時掌握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狀況。市政府食藥安辦及各區(市、縣)政府食藥安辦要適時組織人員實地進行督導檢查,并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對在工作中推諉扯皮、敷衍塞責、工作不力的,依紀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貴安新區參照本《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附件: 貴陽市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三年行動主要任務責任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