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當前,我省正值主汛期,受雨水洪水攜帶病毒傳播影響,動物疫情發生風險增大。尤其是非洲豬瘟病毒已在我國定殖并形成較大污染面,且已經出現變異。變異毒株與傳統的流行毒株相比,生豬感染后排毒滴度低、間隙性排毒,難以早期發現,給防控工作帶來難度。各地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樹牢汛期重點防控、常年持續防控的思想觀念,毫不松懈落實好常態化防控措施,堅決防止非洲豬瘟疫情反彈擴散。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養殖生物安全防護。各地要深入一線,上門服務,指導養殖場戶在雨季汛期適當加高場外檔水設施,防止場外環境雨水流入場內;做好欄舍加固、圍墻、糞污處理場所及水管電線等檢修,場內做到雨污分流,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地表水和淺井水;減少雨天場區內的生產操作,避免人員串舍和用具交叉,盡量不出售豬只,也不引種,特殊需要時需對運輸車輛進行適當密封;雨后應噴灑殺蟲劑,防止蚊蠅滋生;加大養殖場外圍巡查,對雨水腐蝕和損壞的墻體及時修復,防止鼠類進入;雨后做好人員和豬只通道地面的清理和消毒,檢查欄舍、倉庫等地面是否有滲漏情況,及時進行處理;指導養殖場戶及時對病死豬及其排泄物以及受污染的墊料、包裝物等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雨水沖刷導致病原微生物擴散和傳播。雨季不宜采用深埋方式掩埋病死豬。
二、開展大清洗大消毒。各地要將消毒滅源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督促指導養殖場戶、屠宰場、無害化處理場等健全動物防疫消毒制度和操作技術規范,扎實開展雨季清洗消毒工作。特別要針對受淹和過水地帶的畜禽生產場所、環境、運輸車輛、用具等及時徹底清洗消毒,有效消滅病原,阻斷疫病傳播途徑。
三、加大監測排查力度。各地要健全網格化監測排查制度,在雨季汛期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監測排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養殖場戶要明確排查報告員,每天向包村包場責任人報告生豬存欄、發病、死亡及檢出陽性等情況。對不按要求報告或弄虛作假的,列為重點監控場戶。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在雨季汛期組織開展專項非洲豬瘟監測,對生豬調出大縣、規模豬場進行入場采樣檢測,對生豬定點屠宰場、暫存場、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和洪水污染區等高風險區域進行環境采樣監測。發現監測陽性或可疑疫情,立即組織流行病學調查和溯源,并按規定果斷處置、及時上報。
四、及時警示疫情風險。建立養殖場戶風險預警機制,根據疫情形勢、生產安排等因素,廣泛運用講座、視頻、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加強養殖生產和疫情風險警示。特別要提醒養殖場戶增強非洲豬瘟疫情風險意識,不要在沒有任何生物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填欄補欄,不要盲目引進價格異常便宜的生豬,不要采購沒有動物檢疫證明、運輸車輛未備案、無耳標或耳標不全的生豬;生豬進場后,嚴格執行隔離檢疫。
五、嚴格動物檢疫監管。各地要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官方獸醫依法履職規范》要求,進一步規范檢疫出證行為,督促落實產地檢疫申報主體責任,官方獸醫對出欄生豬必須做到及時施檢,認真查驗資料、免疫標識、生豬健康狀況和運輸車輛備案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抽樣檢測、依法處置、及時報告。嚴格執行生豬調運落地報告、隔離檢疫和生豬調運指定通道等制度,督促指導屠宰場嚴格履行動物防疫責任,規范做好出入場查驗和記錄,堅決防止病死豬和未經檢疫、檢疫不合格生豬進入屠宰場。建立動物檢疫與監督執法聯動機制,嚴厲查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對“隔山開證”、開假證、不檢疫就出證、買賣檢疫票證等違法違規行為。要構建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規范畜禽調運監管,嚴厲打擊生豬違規調運行為嚴肅查處。
六、強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各地要按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要求,做好病死畜禽收集、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丟棄、露天堆放病死畜禽。對在河流、湖泊等水網區域以及道路沿線、養殖場周邊等重點區域發現的病死畜禽,立即打撈,立即無害化處理,防止因處理不及時、不規范造成疫情擴散蔓延。督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和畜禽養殖場戶對無害化處理場所和運輸車輛科學規范清洗消毒,堅決防止病死豬運輸車輛傳播疫情。
七、加強應急管理。各地要建立汛期雨季動物防疫應急值守制度,完善應急實施方案,強化應急保障,儲備消毒藥等應急物資,健全物資出入庫審核管理,確保發揮關鍵作用,確保災后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要加強涉疫輿情監測和處置,暢通疫情舉報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特別是出現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和病死畜禽亂拋亂棄線索,要立即核實,立即處置,防止疫情擴散和輿情炒作。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