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陜農發〔2025〕11號)

   2025-03-03 622
核心提示:為加強全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落實牛羊布病強制免疫,推進區域化管理,切實降低布病流行率和傳播風險,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畜間布病防控有關要求和《陜西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年)》,制定本方案。

各市區農業農村(畜牧獸醫)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強化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保障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農業農村部關于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有關要求,我廳制定了《陜西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2月26日

陜西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

為加強全省畜間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防控,落實牛羊布病強制免疫,推進區域化管理,切實降低布病流行率和傳播風險,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畜間布病防控有關要求和《陜西省畜間布魯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年)》,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凈化消滅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全省布病流行情況和牛羊等產業發展實際,分區域、分畜種開展畜間布病防控工作,落實“一區兩帶多點”防控布局,不斷健全畜間布病防治體制機制,完善布病防控責任體系、監測預警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監管執法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以“保密度、管流通、控風險”為重點,穩定陜北渭北布病免疫區,以縣區為單位全面實施牛羊布病強制免疫,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筑牢布病跨區域傳播免疫屏障;以“監測預警、全鏈管控、產業升級”為重點,在關中地區優先建立以奶畜為主的布病凈化帶,同步推進西安市、寶雞市、銅川市牛羊布病無疫區建設,構建布病跨畜種傳播隔離屏障;以“創機制、推模式、樹品牌”為重點,在陜南地區率先打造牛羊布病無疫帶,年底前建成商洛市牛羊布病無疫區,示范帶動漢中、安康布病無疫區建設,形成布病跨南北方傳播阻隔帶;以牛羊種畜場(站)和規模奶畜場為重點,聚力推動牛羊布病無疫小區、凈化場建設,由點及面不斷提升牛羊養殖生物安全水平,逐步降低畜間布病流行率。

二、重點任務

(一)嚴格落實布病強制免疫制度。2025年,我省在延安市、榆林市所有縣(區),咸陽市彬州市、禮泉縣、長武縣、旬邑縣、永壽縣、涇陽縣6個縣(市),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白水縣、合陽縣、大荔縣、澄城縣、潼關縣、蒲城縣、華陰市9個縣(市、區)實施牛羊布病強制免疫。免疫區域按年度實行動態調整,經評估達到布病免疫退出標準的,逐級報省農業農村廳批準后可退出布病強制免疫。免疫區域內,種畜、奶山羊禁止免疫,已通過國家或省級布病非免疫凈化場或無疫小區評估的養殖場禁止免疫,擬開展或正在開展布病非免疫凈化場或無疫區建設的養殖場經省農業農村廳同意后可不實施免疫。相關免疫要求按照《布魯氏菌病防控技術要點》和《陜西省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執行。

(二)扎實推進布病無疫區建設。2025年,建成商洛市牛羊布病無疫區,啟動西安市、寶雞市、銅川市、漢中市、安康市全市域牛羊布病無疫區建設。持續推動咸陽市乾縣、涇陽縣、三原縣、淳化縣、武功縣和渭南市臨渭區、富平縣、蒲城縣建設以奶山羊布病凈化為主的布病凈化區,連同咸陽市秦都區、渭城區、興平市以及渭南市韓城市等布病非免疫區域形成集中連片的牛羊布病無疫帶。相關市(縣、區)要聚集工作資源,凝聚工作力量,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推進牛羊布病等動物疫病無疫小區和無疫區建設與評估工作的通知》《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工作實施方案(2022年版)》要求,借鑒成熟經驗做法,科學制定無疫區建設工作方案,明確總體思路、目標任務、技術路線、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分市(縣、區)強化技術包抓、指導服務和跟蹤評價。

(三)鼓勵創建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堅持把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建設作為加強畜間布病區域化管理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鼓勵生物安全條件好、創建意愿強的養殖企業積極創建牛羊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在布病免疫區創建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的,可不實施布病免疫;在布病非免疫區創建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的,優先予以政策傾斜支持;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建設情況將作為布病無疫區建設成效和成果評估的重要依據和考量。對通過國家級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評估的養殖企業以及所在地縣級畜牧獸醫部門,省級將安排專項資金予以獎補,并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各地要對轄區內牛羊種畜場和規模化奶畜場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列出清單,逐個研判,并作為下一步推動布病凈化場或無疫小區建設的重點。

(四)精準實施布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按照國家動物疫病監測實施意見和省級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方案要求,科學開展畜間布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各地要結合家畜養殖和布病流行情況,科學制定畜間布病監測方案,明確監測范圍、監測方式、抽樣方法以及抽樣數量等,對牛羊等易感動物出現流產、死胎等臨床癥狀,或出現人間病例時,要及時對發病動物或相關動物群體進行采樣檢測。布病免疫區域,要根據布病免疫抗體消長規律,對免疫抗體消失牛羊、布病可疑病例以及與人間病例有流行病學關聯的牛羊群體進行監測,監測結果不作為評價當地布病流行情況的依據。布病非免疫區域,要開展以證明無疫為目的的監測,提升抽樣工作的代表性和覆蓋面,防止以偏概全,對衛生健康部門通報的每一起人間病例,都要積極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強化監測數據分析應用,科學開展布病專項流行病學調查,準確掌握畜間布病流行情況和傳播風險因素。

(五)切實加強牛羊調運監管。切實用好“陜西智慧動監”監管信息平臺,嚴格落實動物檢疫申報、落地報告和到場隔離檢疫規定,建立防疫檢疫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檢疫監督全鏈條信息閉環管理。對免疫區牛羊進行產地檢疫時,應查驗布病免疫檔案,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測。充分發揮動物指定通道作用,加強活畜跨區域調運監管,跨省調入活畜須經動物指定通道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查證驗物、清洗消毒和簽章后方可入境,堅決防止畜間布病跨區域傳播。嚴格落實畜禽運輸車輛和販運人員備案制度,除布病凈化場、無疫小區、無疫區,以及種用和屠宰用外,嚴格禁止布病易感動物從免疫區向非免疫區調運。擬建設布病無疫區的地區輸入布病易感動物或精液、胚胎等,嚴格按照無疫區調入易感動物的有關規定執行。有序推進牛羊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建立牛羊及其產品進出臺賬,記錄來源和流向,確保可追溯。切實理順動物衛生監督和農業綜合執法關系,推進行刑銜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牛羊行為。

(六)規范布病疫情報告和應急處置。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組建動物疫情應急預備隊,配備符合規定的應急處置裝備,完善布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疫情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保障動物疫情應急處置需要。嚴格落實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向社會公開疫情報告和疫情舉報電話,規范疫情報告、確認、核查、處置和通報程序。嚴格按照《家畜布魯氏菌病防治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疫情處置,對發現的疑似布病患畜,要立即采取隔離措施,防止因群眾倒賣、藏匿或轉移,人為造成疫情擴散;對確診病畜和陽性畜堅決進行撲殺,對病死、撲殺牛羊及其流產胎兒、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進行嚴格徹底的無害化處理,對同群動物隔離觀察、定期復查,必要情況下擴大采樣檢測范圍,對陽性率較高的場群,應及時剔除陽性動物,開展加強免疫或整群淘汰。做好撲殺補償工作,按要求逐級申報補助資金并足額兌付。完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體系,加強病死畜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及處理產物流向全過程監管,推進病死畜無害化處理與養殖業保險聯動機制建設。在確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探索開展布病陽性動物集中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

(七)不斷夯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各地要嚴格落實畜禽養殖、屠宰、運輸等環節經營主體的動物防疫主體責任,執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疫情報告等相關制度,督促指導養殖場戶做到“檢后入欄、隔離分欄、檢后合群、憑測出欄”。定期集中組織開展牛羊養殖、運輸、屠宰、無害化處理等關鍵場所和環節“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有效消滅傳染源。強化相關經營主體技術指導和培訓,指導牛羊養殖場、屠宰場等場所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完善防疫設施設備,規范開展消毒滅源,不斷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和布病防治水平,從源頭上杜絕布病輸入傳出。特別是要對被病畜污染的圈舍、集中放牧區域、被污染的場地、用具等進行規范消毒,對病畜和陽性畜流產物、被污染物及相關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八)科學開展風險評估。根據轄區內牛羊飼養量、飼養方式、流通路徑、布病流行等情況,以縣(區)為單位,通過召開座談會、抽樣檢測、歷史病例調查等形式,每年組織專家開展一次牛羊布病傳入風險評估,準確掌握布病傳入風險環節,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防控策略,研究提出實施基于風險的控制措施。布病免疫區要科學開展布病防控效果評價,積極探索布病免疫退出機制。擬建布病無疫區要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檔案。省、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切實加強技術服務,指導相關縣(區)準確分析布病流行形勢,明確具體防控措施,各市(區)要每年形成布病風險評估報告,并于當年12月底前報送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省農業農村廳負責組織全省畜間布病防控工作,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省獸醫衛生專家委員會統籌協調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負責開展督促指導和評估驗收等工作。各市(縣、區)農業農村(畜牧獸醫)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強化督導,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

(二)強化經費保障。各地要合理安排和使用中省動物防疫補助經費,重點保障強制免疫、監測凈化、消毒滅源、宣傳培訓、評估指導等工作需要。將布病防控與畜牧業發展支持政策結合,對通過評估的布病無疫區、無疫小區和凈化場進行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探索不同形式的撲殺補助機制,積極探索開展牛羊布病保險,作為強制撲殺補助的有效補充。

(三)強化技術支持。省動物衛生與屠宰管理站要做好布病強制免疫、疫情應急處置、檢疫監管和相關技術指導工作;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做好布病傳入風險評估、疫情監測、應急防控、技術推廣服務和防控效果評價等工作。各地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組建布病防控技術專家團隊,建立防控專家咨詢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疫情風險評估和防控形勢研判;組建布病防控應急專業隊伍,加強技術人員培養,提升疫病防治水平和服務能力。支持和鼓勵第三方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布病免疫、抽樣檢測、無害化處理等防疫工作。

(四)強化措施聯動。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與衛生健康、野生動物保護、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溝通協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疫情聯合調查和處置機制,加強工作交流,強化疫情會商、信息溝通、措施聯動,強化聯防聯控,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省農業農村廳將聯合衛生健康等部門,定期對布病防治工作情況進行巡查督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布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防控效果較差的地區,將予以通報,督促整改。

(五)強化宣傳教育。各地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普及布病防治知識,提高全社會布病認知水平和公眾自我防范意識。要加強布病防疫人員技術培訓和對職業人群的健康教育,嚴格執行個人防護有關要求,采取防護措施,避免人員感染。要倡導人畜分居,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和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食用未加熱熟化的牛羊肉,不飲用未消毒殺菌的生鮮奶。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