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指示,根據國家糧食局《關于當前做好糧食市場供應工作的緊急通知》(國糧電[2003]4號)及省政府領導的要求,結合我省糧食工作的實際,為確保我省在嚴重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事件等特殊情況期間糧油供應及糧食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啟動和實施總體要求
當我省兩個地州市或一個地州市中3個以上縣或地州市所在城市及某一個地州市的縣城出現糧食銷售價格大幅高于當地正常糧食市場供應價格,群眾搶購糧食,當地糧食日供應量連續兩天超過正常時候日供應量一倍以上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本應急預案按照“統一調控,上下聯動,嚴明紀律,有效運轉,快速反應”的總原則組織實施。
二、組織領導
成立全省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由省糧食局領導、調控處、儲備軍供處、政策法規處、辦公室及兩個省級儲備庫領導組成。
組 長:蘇全忠
副組長:李宗云、張睿、李國華
成 員:孫衛平、張春、耿忠、王愛坪、徐世俊、付興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調控處,辦公室主任由張睿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張春、孫衛平同志擔任。
省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行使職權,應急領導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由組長負責召集應急領導小組會議,及時研究有關應急對策,全權指揮和協調應急方案的實施。組長出差在外時,由副組長依次履行職責。
發生本應急預案啟動情況的地、州、市、縣糧食局立即相應成立由一把手負責的應急小組,執行省應急領導小組的部署和工作方案。
省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全省糧源的統籌安排;負責向有關地區下達糧食調撥建議書和調撥命令;負責向省政府報告糧食供應事態并提出動用省級儲備糧的建議,預案啟動后,每天下午17:00以前以書面形式向省政府分管領導和辦公廳匯報一次匯總情況;負責執行省政府對糧食供應工作的決策和指示;負責向國家糧食局申報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在必要時候制定糧食銷售最高限價;負責配合有關部門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參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三、應急時糧源籌措和具體安排
(一)、出現本應急預案啟動情況的地、州、市、縣糧食局和省糧食局立即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有關縣市每天必須向地、州、市及省糧食局定時報告一次糧食供應市場及價格情況、當地商品周轉庫存及儲備情況、銷售數量及變化情況、應對措施等,及時分析上報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和當地平息事態需幫助解決的問題。緊急情況必須隨時報告,不得漏報、瞞報、遲報。
?。ǘ?、應急時糧源籌措按照動用當地商品周轉庫存、縣級儲備糧、地州市級儲備糧、省級儲備糧、向國家申報動用中央儲備糧的次序進行。需調用縣級儲備糧、地州市級儲備糧時由同級政府決定或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有關地、州、市下達糧食調撥建議書;動用省級儲備糧時,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有關地、州、市下達糧食調撥命令書,動用省級儲備糧500萬公斤以下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可先動用、后向省政府報告,動用省級儲備糧500-1000萬公斤以內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以口頭方式請示省政府分管領導批準后即可動用,動用省級儲備糧1000萬公斤以上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以書面形式報告省政府同意后動用。
?。ㄈ⒏鞯?、州、市、縣糧食局和各級儲備糧承儲庫點必須事先就近選定有一定加工能力的糧食加工企業進行定點預約,負責各級儲備糧的及時加工,必要時可提前加工部分成品糧以備急需之用,同時應考慮及時解決市場和城鎮居民所需的糧食小包裝品種和數量。
(四)、各地接省應急領導小組“調撥建議書”或“調撥命令”后,由所在地、州、市、縣糧食局負責及時與當地運輸企業取得聯系,并安排運力做好調撥糧食的運輸工作。如當地運力不足時,應及時向省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商軍警部隊進行緊急運送。
四、突出工作重點
把昆明市和各地、州、市府所在地及沒有中央、省、地、縣四級儲備糧的縣(宣威市、富源、羅平、陸良、屏邊、普洱、墨江、景東、景谷、鎮源、江城、孟連、瀾滄、施甸、昌寧、梁河、盈江、隴川、瑞麗)列為全省糧食供應應急的重點區域,實行重點監控,及時掌握和分析糧食庫存、銷量和價格等變化趨勢,隨時采取應對措施。
五、相關工作要求
?。ㄒ唬┮坏┏霈F本應急預案啟動的緊急情況,省和各地、州、市、縣糧食局必須立即向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糧食供應應急工作的領導和支持。省應急領導小組責成地、州、市、縣糧食局長必須及時在當地電視臺發表電視講話,并及時通過有關媒體進行宣傳,向當地廣大群眾說明當地糧情和全國、全省糧油商品庫存充足,糧食供應和加工及運輸能力完全可以得到保證,消除群眾恐慌心理,穩定人心,穩定糧食市場供應。
?。ǘ⒏鞯?、州、市、縣糧食局必須及時與當地工商管理部門取得聯系,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查處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參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穩定糧食市場供應。
?。ㄈ?、各地國有糧食企業和經營網點必須按照調撥建議和調撥命令及時組織調撥糧食到位,并根據需要及時增設供應網點,敞開糧食供應,盡快、及時平息事態。
(四)、當地糧食供應及糧食庫存情況確實緊張,當地糧食庫存不能保證10天供應量,新糧源又不能及時補充、調撥到位的,經報告當地政府和省應急領導小組同意后可根據具體情況實行階段性限量供應。
?。ㄎ澹⒏鞯鼐o急事態平息后,省、地、州、市、縣糧食局要及時指導當地國有糧食企業在一個月內補充糧源,將當地儲備庫存和商品周轉庫存恢復到原有水平。
(六)、應急情況下的糧食供應應堅持“順加作價、順價銷售”的原則,不得虧本銷售,也不準借機牟取暴利。各級儲備糧按照儲存成本加出庫費用作價;糧食加工企業按照合理的原則核算加工費用;零售企業按照進價加微利的原則供應成品糧。各地糧食出庫費用、加工費用和零售費用標準,要按照“嚴格核算、節約費用和控制價格總水平”的原則定價。應急情況下可按“先銷售,后結算,先供應,后補貼”的方式進行,事后由糧食、計委、物價、財政和農發行等有關部門進行審核結算。若遇市場糧價過高,需動用省級儲備糧平抑市場糧價,省級儲備糧出庫價低于庫存成本的情況,必須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省政府請示同意后方可實施。
六、有關紀律要求
?。ㄒ唬?、應急期間,對地、州、市、縣糧食局沒有建立應急值班制度或沒有及時準確地向上級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情況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予以通報批評;
?。ǘ?、應急期間,對不執行省應急領導小組糧食調撥建議、調撥命令或工作松懈、職責不清、相互推委、組織協調不力釀成事態擴大、導致嚴重后果的地、州、市、縣糧食局主要領導,由省糧食局向當地黨委、政府提出書面處分建議書,建議當地黨委、政府進行處理。
(三)、應急期間,對國有糧食企業拒不服從指揮,頂著不辦、拖著不辦的企業領導,企業主管部門必須立即予以撤換,并視情節輕重追究紀律責任。對不執行糧食“調撥建議書”和“調撥令”的、不接受糧食加工和供應任務、不按時完成糧食調撥、加工任務的,以及勾結不法商販哄抬糧價的國有糧食企業,由其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對企業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刑律的,依照有關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
全省糧食部門廣大干部、職工必須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對云南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負責的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全省特殊情況期間糧食供應工作作為當前糧食工作的一件大事切實抓緊、抓好,同心同德,積極努力,扎實工作,為確保全省糧食供應,確保社會穩定,確保全省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應急預案的啟動和實施總體要求
當我省兩個地州市或一個地州市中3個以上縣或地州市所在城市及某一個地州市的縣城出現糧食銷售價格大幅高于當地正常糧食市場供應價格,群眾搶購糧食,當地糧食日供應量連續兩天超過正常時候日供應量一倍以上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本應急預案按照“統一調控,上下聯動,嚴明紀律,有效運轉,快速反應”的總原則組織實施。
二、組織領導
成立全省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由省糧食局領導、調控處、儲備軍供處、政策法規處、辦公室及兩個省級儲備庫領導組成。
組 長:蘇全忠
副組長:李宗云、張睿、李國華
成 員:孫衛平、張春、耿忠、王愛坪、徐世俊、付興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調控處,辦公室主任由張睿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張春、孫衛平同志擔任。
省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行使職權,應急領導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由組長負責召集應急領導小組會議,及時研究有關應急對策,全權指揮和協調應急方案的實施。組長出差在外時,由副組長依次履行職責。
發生本應急預案啟動情況的地、州、市、縣糧食局立即相應成立由一把手負責的應急小組,執行省應急領導小組的部署和工作方案。
省應急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全省糧源的統籌安排;負責向有關地區下達糧食調撥建議書和調撥命令;負責向省政府報告糧食供應事態并提出動用省級儲備糧的建議,預案啟動后,每天下午17:00以前以書面形式向省政府分管領導和辦公廳匯報一次匯總情況;負責執行省政府對糧食供應工作的決策和指示;負責向國家糧食局申報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負責會同有關部門在必要時候制定糧食銷售最高限價;負責配合有關部門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參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三、應急時糧源籌措和具體安排
(一)、出現本應急預案啟動情況的地、州、市、縣糧食局和省糧食局立即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有關縣市每天必須向地、州、市及省糧食局定時報告一次糧食供應市場及價格情況、當地商品周轉庫存及儲備情況、銷售數量及變化情況、應對措施等,及時分析上報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和當地平息事態需幫助解決的問題。緊急情況必須隨時報告,不得漏報、瞞報、遲報。
?。ǘ?、應急時糧源籌措按照動用當地商品周轉庫存、縣級儲備糧、地州市級儲備糧、省級儲備糧、向國家申報動用中央儲備糧的次序進行。需調用縣級儲備糧、地州市級儲備糧時由同級政府決定或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有關地、州、市下達糧食調撥建議書;動用省級儲備糧時,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有關地、州、市下達糧食調撥命令書,動用省級儲備糧500萬公斤以下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可先動用、后向省政府報告,動用省級儲備糧500-1000萬公斤以內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以口頭方式請示省政府分管領導批準后即可動用,動用省級儲備糧1000萬公斤以上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以書面形式報告省政府同意后動用。
?。ㄈ⒏鞯?、州、市、縣糧食局和各級儲備糧承儲庫點必須事先就近選定有一定加工能力的糧食加工企業進行定點預約,負責各級儲備糧的及時加工,必要時可提前加工部分成品糧以備急需之用,同時應考慮及時解決市場和城鎮居民所需的糧食小包裝品種和數量。
(四)、各地接省應急領導小組“調撥建議書”或“調撥命令”后,由所在地、州、市、縣糧食局負責及時與當地運輸企業取得聯系,并安排運力做好調撥糧食的運輸工作。如當地運力不足時,應及時向省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由省應急領導小組商軍警部隊進行緊急運送。
四、突出工作重點
把昆明市和各地、州、市府所在地及沒有中央、省、地、縣四級儲備糧的縣(宣威市、富源、羅平、陸良、屏邊、普洱、墨江、景東、景谷、鎮源、江城、孟連、瀾滄、施甸、昌寧、梁河、盈江、隴川、瑞麗)列為全省糧食供應應急的重點區域,實行重點監控,及時掌握和分析糧食庫存、銷量和價格等變化趨勢,隨時采取應對措施。
五、相關工作要求
?。ㄒ唬┮坏┏霈F本應急預案啟動的緊急情況,省和各地、州、市、縣糧食局必須立即向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糧食供應應急工作的領導和支持。省應急領導小組責成地、州、市、縣糧食局長必須及時在當地電視臺發表電視講話,并及時通過有關媒體進行宣傳,向當地廣大群眾說明當地糧情和全國、全省糧油商品庫存充足,糧食供應和加工及運輸能力完全可以得到保證,消除群眾恐慌心理,穩定人心,穩定糧食市場供應。
?。ǘ⒏鞯?、州、市、縣糧食局必須及時與當地工商管理部門取得聯系,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查處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參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穩定糧食市場供應。
?。ㄈ?、各地國有糧食企業和經營網點必須按照調撥建議和調撥命令及時組織調撥糧食到位,并根據需要及時增設供應網點,敞開糧食供應,盡快、及時平息事態。
(四)、當地糧食供應及糧食庫存情況確實緊張,當地糧食庫存不能保證10天供應量,新糧源又不能及時補充、調撥到位的,經報告當地政府和省應急領導小組同意后可根據具體情況實行階段性限量供應。
?。ㄎ澹⒏鞯鼐o急事態平息后,省、地、州、市、縣糧食局要及時指導當地國有糧食企業在一個月內補充糧源,將當地儲備庫存和商品周轉庫存恢復到原有水平。
(六)、應急情況下的糧食供應應堅持“順加作價、順價銷售”的原則,不得虧本銷售,也不準借機牟取暴利。各級儲備糧按照儲存成本加出庫費用作價;糧食加工企業按照合理的原則核算加工費用;零售企業按照進價加微利的原則供應成品糧。各地糧食出庫費用、加工費用和零售費用標準,要按照“嚴格核算、節約費用和控制價格總水平”的原則定價。應急情況下可按“先銷售,后結算,先供應,后補貼”的方式進行,事后由糧食、計委、物價、財政和農發行等有關部門進行審核結算。若遇市場糧價過高,需動用省級儲備糧平抑市場糧價,省級儲備糧出庫價低于庫存成本的情況,必須報省應急領導小組向省政府請示同意后方可實施。
六、有關紀律要求
?。ㄒ唬?、應急期間,對地、州、市、縣糧食局沒有建立應急值班制度或沒有及時準確地向上級糧食供應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情況的,由省應急領導小組予以通報批評;
?。ǘ?、應急期間,對不執行省應急領導小組糧食調撥建議、調撥命令或工作松懈、職責不清、相互推委、組織協調不力釀成事態擴大、導致嚴重后果的地、州、市、縣糧食局主要領導,由省糧食局向當地黨委、政府提出書面處分建議書,建議當地黨委、政府進行處理。
(三)、應急期間,對國有糧食企業拒不服從指揮,頂著不辦、拖著不辦的企業領導,企業主管部門必須立即予以撤換,并視情節輕重追究紀律責任。對不執行糧食“調撥建議書”和“調撥令”的、不接受糧食加工和供應任務、不按時完成糧食調撥、加工任務的,以及勾結不法商販哄抬糧價的國有糧食企業,由其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對企業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刑律的,依照有關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
全省糧食部門廣大干部、職工必須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對云南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負責的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把全省特殊情況期間糧食供應工作作為當前糧食工作的一件大事切實抓緊、抓好,同心同德,積極努力,扎實工作,為確保全省糧食供應,確保社會穩定,確保全省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