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海南省農業廳關于切實做好2010-2011年度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瓊農字〔2010〕162號)

   2011-04-11 763
核心提示:各市、縣、自治縣農業(農林、農科)局(農委):  冬季瓜果菜是海南的優勢特色產業,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我省冬季瓜果
各市、縣、自治縣農業(農林、農科)局(農委):
 
  冬季瓜果菜是海南的優勢特色產業,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我省冬季瓜果菜種植的高峰期即將來臨,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今年八月份省政府召開的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精神,確保“菜籃子”質量安全,保障公眾消費安全,現就切實做好2010—2011年度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和諧穩定。同時,加強瓜果菜質量監管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賦予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職責。我省冬季瓜果菜80%銷往島外,去冬今春,全省冬季瓜果菜出島量460萬噸,其中瓜菜261萬噸,銷往全國170多個大中城市,極大豐富了冬季全國人民的菜籃子。因此,加強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職能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狠抓市場監管,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今年年初發生的“豇豆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暴露了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在法規、體制、機制、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今年我省冬季瓜果菜生產即將開始,進一步加強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尤為重要和緊迫。各市縣和有關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加強瓜果菜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負起責任,明確目標任務,扎實抓好落實,確保瓜果菜質量安全,確保海南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確保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全局。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以保障瓜果菜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安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和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確保上市出島瓜果菜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工作目標
 
  ──建立和完善屬地管理、權責一致的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不斷完善省、市縣、鄉鎮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基本實現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市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全覆蓋。
 
  ──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職能明確、運轉高效的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力爭冬季瓜果菜質量全部納入檢測范圍,持證出島。
 
  ──進一步完善瓜果菜質量追溯體系和信息平臺建設,瓜果菜質量安全監控信息基本實現全覆蓋。
 
  ──建設冬季瓜果菜標準化示范基地、統防統治示范點,瓜果菜主產區、出口瓜果菜基地基本實現農業標準化全覆蓋。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推動實現標準化生產,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在冬季瓜果菜生產過程中的組織管理作用。
 
  ──加強農藥市場監管,高毒農藥生產、銷售和使用發現一樁查處一樁。瓜果菜主產區基本實現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全覆蓋。
 
  三、工作重點
 
  (一)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一是加強監管執法機構建設,尚未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市縣力爭年內成立,實現全覆蓋。二是建立健全檢測機構和隊伍,推廣三亞市建設“一個中心兩個站,每個鄉鎮、村委會聘2名監管員”、陵水縣建設“縣、鄉鎮、村三級檢測機構”的經驗,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構建從市縣到鄉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三是推進省、市縣、鄉鎮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省現代農業檢驗檢測預警防控中心年內投入使用,在已建成4個分中心基礎上,加快海口、三亞、文昌、澄邁、東方等5市縣質檢站項目建設,爭取白沙、臨高、定安、陵水、保亭、五指山、瓊中、樂東、萬寧等9市縣質檢站項目納入201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在已有225個質檢流動服務站的基礎上,每個鄉鎮再配1輛流動檢測摩托車和一套速測儀,實現質量監測服務到田頭。四是把好產地準出關。建立田頭、鄉鎮、市縣和碼頭四級的產地準出管理制度,第一,2000畝以上的田洋建立田頭綜合服務站,對所覆蓋的農戶生產的瓜果菜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第二,年瓜果菜收購量萬噸以上的鄉鎮區域性集散市場(收購點)建立檢測站,對上市出島的瓜果菜進行抽檢,合格者出具檢測報告。第三,市縣農產品質檢站或流動服務站要進行監督、檢測,不合格的瓜果菜不允許出縣境,不允許上市。第四,省農業廳在秀英港和南港2個出島碼頭要常設檢查檢測站,對出島的瓜果菜100%檢查或檢測,不合格的瓜果菜一律不準出島上市。
 
  (二)加強農藥市場監管。一是貫徹落實《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修訂草案)》,對農藥經營實行特許專營,提高農藥經營門檻,從銷售源頭上加強農藥管理。二是加大農藥執法力度,推行農藥登記備案制度,建立農藥監管信息庫,建立健全農藥購銷臺帳。三是完善農業、工商、公安、質檢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整合執法資源,集中力量偵破大案要案,嚴厲打擊制售使用禁用農藥的違法行為。四是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對經舉報后查實的案件進行獎勵,并嚴格為舉報人保密。
 
  (三)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等替代農藥。一是積極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建立農藥補貼制度,農藥補貼爭取納入政府財政預算,補貼的份額為用藥量的30%以上。二是建設病蟲害綜合綠色防控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全部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輻射帶動周邊農戶。三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田間設置宣傳欄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民安全用藥意識和水平。
 
  (四)推進統防統治和標準化。一是認真落實溫總理的批示精神,加快300萬畝高標準瓜果菜基地建設。二是加快制定完善農業標準,確保大宗出島瓜果菜生產有標可依,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產業化和合作經濟組織,輻射帶動農戶推進標準化生產。三是加快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構和服務組織,推廣專業化防治,擴大統防統治覆蓋面。四是加快發展無公害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在品種改良、產地環境凈化、精準生產、病蟲害防控、加工包裝、產品認證、市場營銷等環節建立嚴格規范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
 
  (五)應用3G技術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和信息平臺。整合已有的海南農業信息網、農產品質量檢測、熱帶水果質量追溯、植物流動醫院、駐島外辦事處視頻等網絡體系,建立省現代農業檢驗檢測預警防控中心信息平臺,對省內18個市縣農業信息平臺、檢測站、225個農產品質量流動服務站、瓜果菜田頭綜合服務站、瓜果菜集散市場(收購點)檢測站、2個出島碼頭瓜果菜質量安全檢查檢測站和23個駐外辦事處進行信息聯網,并且延伸至規模基地、市場、龍頭企業、農合社和產銷大戶。依托3G移動通信技術和新華社權威媒體建設海南冬季瓜果菜質量監管田頭信息系統,建立瓜果菜質量安全信息員隊伍,為每個終端配備3G手機,實現即時聯系,通過網絡遠程指導病蟲害防治。在瓜果菜質量綜合服務站搭建溯源基礎資料站點,建立海南種植區域的可視化系統,實現瓜果菜生產的全監控。加強標識管理,給瓜果菜佩戴身份證,提供電話、短信、互聯網三種查詢方式,做到流向可跟蹤、可溯源。
 
  (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標準化生產。一是積極引導和幫助發展冬季瓜果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讓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在瓜果菜統防統治、標準化生產、追溯體系等生產過程發揮組織管理作用。鼓勵與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建設田頭綜合服務站,整合資源,統一管理。二是扎實推進示范社建設,通過強化項目扶持、重點幫扶,發揮合作社在創品牌、提質量、推廣標準化生產方面的作用。三是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培訓計劃,提高合作社負責人管理經營水平。四是加強“農農合作”促進“社社合作”,解決合作社資金難題。五是引導合作社創建品牌,產品注冊商標,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進合作社產品進入超市銷售。
 
  (七)加強農民培訓教育。一是抓緊建設省農民訓練中心、市縣農民培訓學校、鄉鎮培訓基地、村培訓點四位一體的農民培訓機制。二是依托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和農業技術培訓等平臺,強化農民培訓。三是以全國科技支撐體系示范縣建設為切入點,推進農業科技入戶,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建立節水技術和太陽能植保技術示范點,建設一批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四是在電視、廣播開辟瓜果菜生產技術和質量安全專題講座專欄,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質量安全意識。五是充分發揮省農科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圍繞促進冬季瓜果菜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建立科技人員指導、培訓和服務等新機制。六是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水平,保障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
 
  (八)推動省際聯動和產銷市場對接。一是與瓜果菜主銷區建立健全溝通聯絡機制,省際間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產銷兩地市場間要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建立跨省市統一協調、相互協作的農產品安全事件聯動、協查、協作機制,第一時間通報情況,預防和控制跨省際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二是建立產地與銷地農產品認證標識認可制度,確保銷售暢通。三是加強運銷商監管,建立運銷商檔案,規范運銷行為,實行產地追溯,對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瓜果菜產品,追溯到源頭,積極協調銷地市場進行善后處理,防止新聞媒體炒作。四是在我省瓜果菜上市高峰前際,召集各省及重點市場相關人員到產地進行考察座談,確保協調聯動機制的有效運行。
 
  (九)建立健全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建立預警預報制度。各級農業部門要建立瓜果菜質量安全預警制度和應急機制,對本轄區內可能影響瓜果菜質量安全的潛在危險進行風險分析、預測、評估,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豇豆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的發生。二是建立由農業、衛生、質監、商務、工商、食藥監、公安等部門參加的瓜果菜質量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在瓜果菜產銷期間召開聯席會議,開展聯合執法,提高執法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級農業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生產者負首責,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領導,成立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手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責任分工,層層抓落實。農業部門要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加強同發改、財政、衛生、質監、商務、工商、公安、口岸等有關部門的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冬季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增加投入支持瓜果菜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爭取省、市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建設瓜果菜質量安全體系、瓜果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信息平臺、瓜果菜標準化示范基地、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示范基地、統防統治示范點,支持農藥補貼、農民培訓、農藥市場監管、省際聯動、產銷對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瓜果菜質量監測工作。
 
  (三)強化隊伍建設。根據我省冬季瓜果菜生產特點和質量安全管理的現狀,迫切需要建立一支能夠貼近基層農民、深入田問地頭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隊伍,加強上市出島瓜果菜質量檢測,督促農民建立生產檔案,指導農民科學使用農藥。因地,各市縣在冬季瓜果菜生產季節要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配備工作人員,要重在專業對口、技能適配,并由省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逐步培養出一支結構合理、作風優良、業務過硬的基層監管工作隊伍。
 
  二○一○年九月三日


 
地區: 海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