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轉發市農委關于加快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意見的通知(撫政辦發〔2008〕27號)

   2011-04-20 670
核心提示:為深入貫徹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工作會議精神,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進我市農業現代化進程,現就加快發展全市玉米生產機械化


為深入貫徹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工作會議精神,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進我市農業現代化進程,現就加快發展全市玉米生產機械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意義

  近幾年來,我市玉米生產機械化得到了長足發展。機械化整地基本普及,機械化深施肥和精量播種有了一定規模,機械化收獲開始起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市玉米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不到30%,尤其是機械化收獲水平很低,不能適應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玉米是我市第一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100萬畝,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0%以上。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既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也是穩定玉米生產,實現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通過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促進玉米生產方式的變革,有利于農藝措施到位,對于保護東部山區生態環境,實現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快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思路和目標

  發展思路: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要以推進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為突破口,以玉米全秸桿還田覆蓋、免耕播種、機械化收獲為重點,逐步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重點推廣以下三種模式:一是機械化收獲,全碎桿還田,免耕施肥播種模式;二是機械化收獲,全碎桿還田,滅茬少耕施肥播種模式;三是人工收割,整秸桿鋪放還田,免耕施肥播種模式。

  發展目標:到2010年,實現保護性耕作20萬畝,玉米機械化滅茬整地70萬畝,玉米機械化深施肥和精量播種40萬畝,玉米機械化收獲10萬畝,玉米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提高到45%以上。經過5到10年的努力,基本實現玉米生產機械化。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要把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納入本地區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工作重點,將其作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措施來抓。要強化組織領導,科學制定發展規劃,通過認真務實的工作,確保全市發展目標的實現。各級農業和農機管理部門要切實擔負起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的職責,共同推動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措施,在資金和技術上加大對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扶持力度。要重點支持農民通過補貼購置玉米生產所需的適用機具,尤其要支持玉米精量施肥播種機、免耕施肥播種機(含半化機具)、玉米聯合收獲機的購置。對于被列入省補貼機具目錄的上述機具,在中央資金、省資金補貼的基礎上,市財政要給予一定比例的累加補貼。要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對農機作業所需燃油的補貼和季節性保障供應政策,重點為從事農田作業的農機大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搞好服務。

  (三)加強示范區建設。要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的原則,加強玉米機械化生產示范區建設。要繼續加強清原滿族自治縣省級保護性耕作示范縣建設,在原有的保護性耕作模式基礎上,重點發展以玉米免耕精量播種和機械化收獲碎茬還田為重點的全秸桿覆蓋模式。適量引進、研發深松整地機,小面積試驗深松效果。同時,要將保護性耕作等玉米生產機械化項目向新賓滿族自治縣、撫順縣和順城區推廣。各縣、區要積極開展以保護性耕作為重點的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做到縣有示范鄉鎮,鄉鎮有示范村或示范地塊。力爭做到整村、整鄉或聯村、聯鄉推進,實現玉米生產集約化、規模化。

  (四)創新服務體系。要大力扶持玉米生產農機作業大戶以及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創新農機服務體制和機制。要加強農機推廣體系建設,逐步建立起以農機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機服務組織為基礎,農機科研、教育和各類農機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農機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五)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重點對農機作業大戶進行保護性耕作、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技術培訓和信息服務。各級農機推廣培訓機構要根據農時季節,采取包片、包村的方式,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技術講座和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活動,普及農機作業技術和玉米生產機械化知識。同時,要廣泛宣傳玉米生產機械化對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意義,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和輿論氛圍,為加快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創造有利條件。

  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委員會

  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地區: 遼寧
標簽: 農業 機械化 玉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