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2008年3月27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重要講話,強調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會議提出了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的十大政策措施。3月28日,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現場會暨社會扶貧表彰會議上,孔垂柱副省長結合貫徹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抓好全省農業和糧食生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州的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正確把握農業生產形勢,進一步提高對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我州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糧食生產能力穩中有升,三七、烤煙、辣椒、畜禽、水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到2007年,全州完成農業總產值81億元、增長7%,糧食總產量11.36億公斤、增長2.1%,實現了全州糧食自求平衡、確保了糧食安全,為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災害損失和后續影響嚴重。今年1月份以來,我州出現的低溫雨雪冷凍天氣過程使農業遭受重創,278.9萬畝農作物受災,糧食產量損失6000萬公斤左右。嚴重的災情,不僅直接造成當前農業減產和農民減收,而且農業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加之后期災害的不確定性,實現全年糧食總產11.4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二是保障供給壓力較大。隨著國際國內糧油供求關系趨緊、價格上漲和畜牧業加快發展對糧食需求的增加,保障我州糧油有效供給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一些地方畜禽大量死亡,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禽補欄、補飼和水產補苗、補池數量較大;經濟作物損失嚴重,春茶大幅減產,部分甘蔗宿根凍壞,大量果樹凍死凍傷,都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造成較大影響。三是農資價格持續攀升并且供應緊張,增加了穩定農業和糧食生產以及農民增收的難度。四是農業生產資金不足。由于農業災后恢復重建和春季農業生產的雙重需求,加之我州農民收入水平低,財政困難,以及農村金融機構減少,特別是低收入農戶貸款較難,今年農業生產性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五是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和單產提高的難度加大,部分地方有放松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趨向。由于近幾年來我州農產品總量不斷增長,糧食連年增產,一些地方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關注程度不如以前高,下的功夫不如以前大,投入的精力不如以前多,進一步增加了今年農業生產的難度。六是部分地區青壯勞力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短缺引發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耕作粗放,甚至土地撂荒。針對存在問題,各級各部門必須清醒看到當前農業和糧食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預見性,提高自覺性,用更大的決心和力量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二、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扶持力度的各項政策措施
在3月27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央提出了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的10項措施:一是進一步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在今年預算安排的482億元的基礎上,增加156億元,達到638億元,使每畝的補貼水平比去年增加23元,達到40元。二是再增加50億元良種補貼,對4.4億畝水稻全部實行良種補貼,小麥良種補貼面積由1億畝增加到2億畝,玉米良種補貼面積由3000萬畝增加到2億畝。三是進一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每斤稻谷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7分錢。四是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增加20億元特大防汛抗旱和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資金,調劑2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農作物種子工程、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及中部排澇泵站、油料和甘蔗生產基地等建設。五是增加6.5億元動物防疫經費補助,重點用于中西部地區。六是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政策。七是進一步加大金融對農業市場的服務。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但要堅持有保有壓,金融對農村的支持力度不能減弱,而且還要加大,要針對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的特點,積極改進農業信貸管理的方式,以緩解農民貸款難問題,調動金融機構發放農業貸款的積極性。八是進一步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九是進一步落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政策。十是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調控。這10項重大措施,是在年初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的進一步加強,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讓農業發展有資金可投,讓農民種糧有效益可圖,讓農村致富有利益可得,進一步調動各地重農抓糧的積極性,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貫徹落實好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和措施,要重點做好6個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確保糧食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全面落實好中央和省扶持糧食、油料、生豬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并努力抓好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搞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疫苗等生產資料的調運和供應,千方百計擴大播種面積和養殖規模,擴大正季大春糧食播種面積,努力實現大春作物滿栽滿插,擴大種植面積10萬畝,充分利用二荒地、輪歇地擴種10萬畝,擴大晚秋作物種植20萬畝,使全州糧食播種面積達到626萬畝,通過擴種來彌補小春及冬農凍害損失的6000萬公斤產量,使糧食總產量比去年實績增加400萬公斤以上。發揮資源和特色優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圍繞今年農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千方百計抓好80萬畝辣椒、36萬畝蔬菜、30萬畝冬早馬鈴薯、56萬畝油料種植,優質水果總面積達到36萬畝、茶葉總面積達到21萬畝,實現種植業增加值30億元;千方百計抓好畜牧業生產,尤其要抓好生豬生產,實現肉類總產30萬噸、畜牧業總產值35億元(現價),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385元的目標。要積極推廣規范化立體種植,發展間、混、套種植模式,改革熟制,科學合理安排薦口,提高復種指數,全州農作物復種指數比上年提高7%以上,全年優質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5萬畝、增長5.6%以上。通過抓好糧食、油料、蔬菜、畜牧生產,在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保障市場供應。
(二)積極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抓住國家和省實施水稻等良種補貼以及加大扶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加快種養業良種推廣,保證今年全州“兩雜”推廣面積達到190萬畝,水稻、玉米良種化率分別達到79%和63%,生豬良種覆蓋率達到82%。
(三)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加快以“潤滇工程”為重點的水源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積極開展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抓好高穩產農田和基本農田建設。同時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為契機,結合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以及農業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對農機需求不斷擴大的實際,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力爭全州農業機械數量達到9萬臺、農機總動力達到12億瓦特以上。
(四)切實抓好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嚴格按照關于“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要求做實做細免疫工作;堅持嚴防死守,堅決防止境外疫情傳入;進一步加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全面開展疫情的監測預警;嚴格實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動物防疫條件審核,防止疫情傳播蔓延;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把應急工作各項要求落實到基層。植物疫病防控方面,要在抓好有害生物預警與區域站、應急防治隊伍和阻截帶建設等項目實施的同時,針對今年氣候異常、農作物病蟲害加重發生的趨勢,密切監測疫情發生發展動態,對水稻“兩遷”害蟲、稻水象甲和橡膠白粉病等重大病蟲害進行重點監控和防治。此外,各縣要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
(五)千方百計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投入。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國家和省要求,主動調整支出結構,大力拓寬融資渠道,切實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投入。州財政、農業、畜牧獸醫、水務、林業等部門要加緊與省對口部門的請示匯報,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加大對我州的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繼續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補欄、補飼、補種、補植和改種、套種等農業災后恢復生產的投入,保障大春生產種子、化肥、農膜、農藥、柴油、農機具等各種農用物資的準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特別是要在農田水利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安全飲水、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業科技推廣、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等方面,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資金投入的機遇,加大各級資金配套和投入力度。要把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進一步在原料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轉化和產品品牌培育等重點環節,加大對畜牧業、茶葉、蔬菜、藥材和特色經濟林等優勢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切實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科技推廣投入的力度。要加快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按照中央有保有壓的原則,積極籌措信貸資金和調整信貸支出結構,努力增加對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產品收購和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的信貸投入,特別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貧困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滿足廣大農民群眾進行再生產的資金需求。要高度重視并著力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到本縣投資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優勢農產品開發。
(六)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的領導。農業和糧食生產始終具有基礎性和不可替代性。各級各部門要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證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物價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落實糧食和“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在領導機制、工作部署、財力分配、政策措施上切實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當前正值春耕大忙季節,各級各部門要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強化措施,減少會議、減少應酬、減少外出,組織各級干部和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面對面地指導農民群眾開展農業生產工作,原原本本地把中央和省的政策落實好;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實早到位、早見效、不縮水、不走樣,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努力推進我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OO八年三月三十日
2008年3月27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重要講話,強調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會議提出了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的十大政策措施。3月28日,在全省扶貧開發工作現場會暨社會扶貧表彰會議上,孔垂柱副省長結合貫徹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對抓好全省農業和糧食生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州的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正確把握農業生產形勢,進一步提高對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我州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糧食生產能力穩中有升,三七、烤煙、辣椒、畜禽、水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到2007年,全州完成農業總產值81億元、增長7%,糧食總產量11.36億公斤、增長2.1%,實現了全州糧食自求平衡、確保了糧食安全,為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災害損失和后續影響嚴重。今年1月份以來,我州出現的低溫雨雪冷凍天氣過程使農業遭受重創,278.9萬畝農作物受災,糧食產量損失6000萬公斤左右。嚴重的災情,不僅直接造成當前農業減產和農民減收,而且農業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加之后期災害的不確定性,實現全年糧食總產11.4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二是保障供給壓力較大。隨著國際國內糧油供求關系趨緊、價格上漲和畜牧業加快發展對糧食需求的增加,保障我州糧油有效供給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一些地方畜禽大量死亡,以生豬為重點的畜禽補欄、補飼和水產補苗、補池數量較大;經濟作物損失嚴重,春茶大幅減產,部分甘蔗宿根凍壞,大量果樹凍死凍傷,都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造成較大影響。三是農資價格持續攀升并且供應緊張,增加了穩定農業和糧食生產以及農民增收的難度。四是農業生產資金不足。由于農業災后恢復重建和春季農業生產的雙重需求,加之我州農民收入水平低,財政困難,以及農村金融機構減少,特別是低收入農戶貸款較難,今年農業生產性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五是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和單產提高的難度加大,部分地方有放松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趨向。由于近幾年來我州農產品總量不斷增長,糧食連年增產,一些地方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關注程度不如以前高,下的功夫不如以前大,投入的精力不如以前多,進一步增加了今年農業生產的難度。六是部分地區青壯勞力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短缺引發了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耕作粗放,甚至土地撂荒。針對存在問題,各級各部門必須清醒看到當前農業和糧食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預見性,提高自覺性,用更大的決心和力量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二、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扶持力度的各項政策措施
在3月27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央提出了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的10項措施:一是進一步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在今年預算安排的482億元的基礎上,增加156億元,達到638億元,使每畝的補貼水平比去年增加23元,達到40元。二是再增加50億元良種補貼,對4.4億畝水稻全部實行良種補貼,小麥良種補貼面積由1億畝增加到2億畝,玉米良種補貼面積由3000萬畝增加到2億畝。三是進一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每斤稻谷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7分錢。四是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增加20億元特大防汛抗旱和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資金,調劑2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農作物種子工程、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及中部排澇泵站、油料和甘蔗生產基地等建設。五是增加6.5億元動物防疫經費補助,重點用于中西部地區。六是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政策。七是進一步加大金融對農業市場的服務。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但要堅持有保有壓,金融對農村的支持力度不能減弱,而且還要加大,要針對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的特點,積極改進農業信貸管理的方式,以緩解農民貸款難問題,調動金融機構發放農業貸款的積極性。八是進一步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九是進一步落實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政策。十是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調控。這10項重大措施,是在年初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的進一步加強,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讓農業發展有資金可投,讓農民種糧有效益可圖,讓農村致富有利益可得,進一步調動各地重農抓糧的積極性,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貫徹落實好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和措施,要重點做好6個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確保糧食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全面落實好中央和省扶持糧食、油料、生豬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并努力抓好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搞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疫苗等生產資料的調運和供應,千方百計擴大播種面積和養殖規模,擴大正季大春糧食播種面積,努力實現大春作物滿栽滿插,擴大種植面積10萬畝,充分利用二荒地、輪歇地擴種10萬畝,擴大晚秋作物種植20萬畝,使全州糧食播種面積達到626萬畝,通過擴種來彌補小春及冬農凍害損失的6000萬公斤產量,使糧食總產量比去年實績增加400萬公斤以上。發揮資源和特色優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圍繞今年農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千方百計抓好80萬畝辣椒、36萬畝蔬菜、30萬畝冬早馬鈴薯、56萬畝油料種植,優質水果總面積達到36萬畝、茶葉總面積達到21萬畝,實現種植業增加值30億元;千方百計抓好畜牧業生產,尤其要抓好生豬生產,實現肉類總產30萬噸、畜牧業總產值35億元(現價),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385元的目標。要積極推廣規范化立體種植,發展間、混、套種植模式,改革熟制,科學合理安排薦口,提高復種指數,全州農作物復種指數比上年提高7%以上,全年優質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85萬畝、增長5.6%以上。通過抓好糧食、油料、蔬菜、畜牧生產,在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保障市場供應。
(二)積極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抓住國家和省實施水稻等良種補貼以及加大扶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有利時機,加快種養業良種推廣,保證今年全州“兩雜”推廣面積達到190萬畝,水稻、玉米良種化率分別達到79%和63%,生豬良種覆蓋率達到82%。
(三)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裝備建設。加快以“潤滇工程”為重點的水源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積極開展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抓好高穩產農田和基本農田建設。同時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為契機,結合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以及農業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對農機需求不斷擴大的實際,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力爭全州農業機械數量達到9萬臺、農機總動力達到12億瓦特以上。
(四)切實抓好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嚴格按照關于“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要求做實做細免疫工作;堅持嚴防死守,堅決防止境外疫情傳入;進一步加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全面開展疫情的監測預警;嚴格實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動物防疫條件審核,防止疫情傳播蔓延;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把應急工作各項要求落實到基層。植物疫病防控方面,要在抓好有害生物預警與區域站、應急防治隊伍和阻截帶建設等項目實施的同時,針對今年氣候異常、農作物病蟲害加重發生的趨勢,密切監測疫情發生發展動態,對水稻“兩遷”害蟲、稻水象甲和橡膠白粉病等重大病蟲害進行重點監控和防治。此外,各縣要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
(五)千方百計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投入。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國家和省要求,主動調整支出結構,大力拓寬融資渠道,切實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投入。州財政、農業、畜牧獸醫、水務、林業等部門要加緊與省對口部門的請示匯報,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加大對我州的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繼續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補欄、補飼、補種、補植和改種、套種等農業災后恢復生產的投入,保障大春生產種子、化肥、農膜、農藥、柴油、農機具等各種農用物資的準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特別是要在農田水利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安全飲水、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業科技推廣、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等方面,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資金投入的機遇,加大各級資金配套和投入力度。要把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進一步在原料基地建設、產品加工轉化和產品品牌培育等重點環節,加大對畜牧業、茶葉、蔬菜、藥材和特色經濟林等優勢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切實加大對農業和糧食科技推廣投入的力度。要加快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按照中央有保有壓的原則,積極籌措信貸資金和調整信貸支出結構,努力增加對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產品收購和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的信貸投入,特別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貧困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滿足廣大農民群眾進行再生產的資金需求。要高度重視并著力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到本縣投資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優勢農產品開發。
(六)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的領導。農業和糧食生產始終具有基礎性和不可替代性。各級各部門要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證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物價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落實糧食和“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在領導機制、工作部署、財力分配、政策措施上切實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當前正值春耕大忙季節,各級各部門要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強化措施,減少會議、減少應酬、減少外出,組織各級干部和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面對面地指導農民群眾開展農業生產工作,原原本本地把中央和省的政策落實好;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實早到位、早見效、不縮水、不走樣,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努力推進我州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OO八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