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事業單位,中省直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百萬畝棚膜蔬菜工程建設要求,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工程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我市城鎮居民的蔬菜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提高菜農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蔬菜供應為目標,以科技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從區域實際出發,重點發展無公害、保護地、山野菜家植的生產,逐步構建起具有白山特色、品系均衡、保障有序的居民蔬菜供應體系,實現蔬菜供給的優質、足量和安全。
?。ǘ┌l展目標:十二五期間全市蔬菜生產要重點實施5112工程,即:利用5年時間,蔬菜總面積發展到10萬畝;每年發展1萬畝;建設2個產業園區(渾江、江源各1個,單位園區面積達到2000畝)。2011年全市菜田總面積要發展到61000畝(不含薯芋類);總產量要實現 2.1億公斤 ;自給率要達到54 %。到2015年全市菜田總面積要發展到10萬畝;其中棚室面積發展到3萬畝;無公害面積發展6萬畝;山野菜家植和林下仿生栽培面積發展到8萬畝(家植1萬畝);引進蔬菜新品種生產面積達到總面積的50%;各類蔬菜的總產量實現3.3億公斤,自給率達到85%。市區蔬菜生產面積要發展45000畝,棚室面積要發展到15000畝,蔬菜總產量達到1.48億公斤,實現蔬菜自給率達到82%以上,以承擔起市區60萬人口的蔬菜供應任務。
二、工作重點、任務和布局
(一)工作重點
1.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讓城鎮居民吃上放心菜。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既是蔬菜生產發展的總趨勢,也是廣大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日益增長的需要。關系到菜農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全市現有無公害基地面積40150畝,總產量為1.32億公斤,還遠遠滿足不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2011年,要新增無公害基地面積5000畝,同時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蔬菜質量。
2.穩定發展棚室面積,確保蔬菜的供應。全市現有蔬菜棚室面積10814畝,規模小,設施生產水平低,應用推廣新技術、新設施的農戶過少,冬季僅能生產部分葉菜,從十一月份到來年四月末,果菜和細菜依然處于靠外埠調劑來供應市場的局面,每年需要從外埠調菜2.1億公斤。因此發展棚室生產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2011年全市要新增棚室蔬菜面積3100畝。在資金投入上采取政府、菜農和村社三位一體的辦法,積極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蔬菜產業。
3.大力發展山野菜栽培,改善蔬菜飲食結構。我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林下野生蔬菜資源,僅可食用的常見野生蔬菜就達40余種。充分發揮長白山的地域優勢,突出發展長白山特有的野生山野菜生產,不斷拓寬山野菜品種的家植栽培范圍,2011年,全市山野菜林下仿生栽培面積新發展1.5萬畝。在豐富廣大市民“菜籃子”的同時,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4.大力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蔬菜的產量。一是要大力引進國內外的蔬菜新品種,建立引進蔬菜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基地,不斷篩選出適宜高寒山區種植的新品種,2011年要引進蔬菜新品種60個,建設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6個。以縣(市)區為單位,進行集中試驗和示范,政府給予適當的補助。二是要不斷引進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提高棚室的利用率,棚室利用率達到100%。
5.推進蔬菜規?;?、標準化生產,提高蔬菜標準化水平。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在選址上,要盡量避開大工業企業,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集中連片、交通便利和水質潔凈的區域。在生產過程中,要采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提高蔬菜標準化水平。同時,要禁止有污染的項目在已建成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周邊建設。
6.建立健全檢驗監測機構,確保蔬菜生產過程和產品的安全。各地農產品檢驗中心要承擔起蔬菜的檢驗和檢測工作,配齊技術人員,并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檢驗監測培訓工作,深入田間地頭,把好蔬菜生產關,保證蔬菜產品的質量。
7.完善市場監督體系,抓好蔬菜商品流通。在蔬菜批發市場等集散地,設立無公害蔬菜速測儀,建立無公害蔬菜銷售攤位,提高無公害蔬菜的銷售價格,鼓勵生產者生產無公害蔬菜,引導消費者購買無公害蔬菜,使無公害蔬菜生產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ǘ┕ぷ魅蝿?br>
全力開展“蔬菜自給工程”建設,根據各縣(市)區的蔬菜生產及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設定發展任務。2011年,全市新增蔬菜生產面積10000畝,其中棚室3100畝。各縣(市)區具體任務指標是:渾江區2200畝,其中棚室面積1100畝;江源區2400畝,其中棚室面積1200畝;臨江市1100畝,其中棚室面積160畝;撫松縣2000畝,其中棚室面積260畝;長白縣1100畝,其中棚室面積200畝;靖宇縣1200畝,其中棚室面積180畝。
(三)發展布局
主要圍繞“六區三線一中心”進行重點建設。
1.建設城市棚膜蔬菜集中產區。在全市六個縣(市)區政府所在地,建設6萬畝暖棚蔬菜生產集中區,作為城市(鎮)蔬菜直接供應基地。
2.建設公路沿線棚膜蔬菜產業帶。白山—江源—灣溝—撫松—松江河;白山—臨江—八道溝—十五道溝—長白;靖宇—撫松—萬良—泉陽—露水河。建設2萬畝棚膜蔬菜基地,作為中心城鎮的蔬菜生產和供應基地。
3.建設棚膜蔬菜產銷集散中心。在白山市城區建設2萬畝棚膜生產基地,并在城西選擇適當位置新建一個地產蔬菜批發市場,形成東西并立的布局,解決多年來賣菜難問題,同時從今年開始對城區菜農發放自產證,憑此證在市內批發市場進行蔬菜交易時可享受減免稅費政策。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要承擔對內和對外銷售蔬菜的集散任務。
三、保障措施
?。ㄒ唬┘哟蟾骷壵畬?ldquo;菜籃子”工程扶持力度。2011年,省政府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扶持建設百萬畝棚膜蔬菜的產業園區。市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從價格調節基金中兌現,不足部分由財政預算解決),作為專項扶持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通過省驗收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進行獎補。對重視棚膜蔬菜發展、推動有力的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也要給予獎勵。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每年拿出總額不低于100萬元的資金,作為蔬菜生產專項扶持資金,保證專款專用。
?。ǘ┘哟蠼鹑跈C構資金投入力度。各涉農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吉林銀行要加大對蔬菜生產者的信貸資金投入力度,要降低信貸門坎,延長信貸資金使用期限,千方百計保障蔬菜生產性投入的需要。
?。ㄈ┨岣呤卟松a的科技化水平。廣大蔬菜科研人員要及時、準確地把握蔬菜科研發展的前沿,掌握技術信息和蔬菜生產的發展趨勢,引進國內外新品種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加強對蔬菜生產者的技術培訓工作。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蔬菜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ㄋ模┘訌妼κ卟松a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菜籃子”工程的發展,將蔬菜生產工作納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相應機構。市政府成立“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市政府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委。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市政府將在年終對各縣(市)區“菜籃子”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評比檢查。
附件:白山市“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附件
白山市“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彭永林 市長
副組長:苗春岫 副市長
成 員:劉錦秀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萬銀 市農委主任
辛建國 市發改委副主任
鄭 斌 市民政局調研員
李英恩 市財政局副局長
冷 松 市科技局調研員
王俊宇 市人社局副局長
王安民 市國土局副局長
吳福龍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丁吉發 市水務局副局長
李雙臻 市農委調研員
楊文宇 市商務局副調研員
劉永勝 市工商局副局長
蘇宇杰 市價格監督局局長
張強弓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吳立文 市畜牧局調研員
王憲青 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副調研員
張傳亮 市氣象局副局長
李祥君 渾江區副區長
趙玉蘭 江源區副區長
趙從軍 臨江市副市長
于煒修 靖宇縣副縣長
萬緒婷 長白縣副縣長
陳洪遷 撫松縣副縣長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落實國家、省有關“菜籃子”工作的方針政策,研究制定全市“菜籃子”工作重大政策和戰略規劃,對全市“菜籃子”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對各地、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督促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辦公室主任由李雙臻擔任。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百萬畝棚膜蔬菜工程建設要求,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工程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我市城鎮居民的蔬菜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提高菜農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蔬菜供應為目標,以科技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從區域實際出發,重點發展無公害、保護地、山野菜家植的生產,逐步構建起具有白山特色、品系均衡、保障有序的居民蔬菜供應體系,實現蔬菜供給的優質、足量和安全。
?。ǘ┌l展目標:十二五期間全市蔬菜生產要重點實施5112工程,即:利用5年時間,蔬菜總面積發展到10萬畝;每年發展1萬畝;建設2個產業園區(渾江、江源各1個,單位園區面積達到2000畝)。2011年全市菜田總面積要發展到61000畝(不含薯芋類);總產量要實現 2.1億公斤 ;自給率要達到54 %。到2015年全市菜田總面積要發展到10萬畝;其中棚室面積發展到3萬畝;無公害面積發展6萬畝;山野菜家植和林下仿生栽培面積發展到8萬畝(家植1萬畝);引進蔬菜新品種生產面積達到總面積的50%;各類蔬菜的總產量實現3.3億公斤,自給率達到85%。市區蔬菜生產面積要發展45000畝,棚室面積要發展到15000畝,蔬菜總產量達到1.48億公斤,實現蔬菜自給率達到82%以上,以承擔起市區60萬人口的蔬菜供應任務。
二、工作重點、任務和布局
(一)工作重點
1.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讓城鎮居民吃上放心菜。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既是蔬菜生產發展的總趨勢,也是廣大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日益增長的需要。關系到菜農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全市現有無公害基地面積40150畝,總產量為1.32億公斤,還遠遠滿足不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2011年,要新增無公害基地面積5000畝,同時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蔬菜質量。
2.穩定發展棚室面積,確保蔬菜的供應。全市現有蔬菜棚室面積10814畝,規模小,設施生產水平低,應用推廣新技術、新設施的農戶過少,冬季僅能生產部分葉菜,從十一月份到來年四月末,果菜和細菜依然處于靠外埠調劑來供應市場的局面,每年需要從外埠調菜2.1億公斤。因此發展棚室生產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2011年全市要新增棚室蔬菜面積3100畝。在資金投入上采取政府、菜農和村社三位一體的辦法,積極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入蔬菜產業。
3.大力發展山野菜栽培,改善蔬菜飲食結構。我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林下野生蔬菜資源,僅可食用的常見野生蔬菜就達40余種。充分發揮長白山的地域優勢,突出發展長白山特有的野生山野菜生產,不斷拓寬山野菜品種的家植栽培范圍,2011年,全市山野菜林下仿生栽培面積新發展1.5萬畝。在豐富廣大市民“菜籃子”的同時,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4.大力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蔬菜的產量。一是要大力引進國內外的蔬菜新品種,建立引進蔬菜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基地,不斷篩選出適宜高寒山區種植的新品種,2011年要引進蔬菜新品種60個,建設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6個。以縣(市)區為單位,進行集中試驗和示范,政府給予適當的補助。二是要不斷引進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提高棚室的利用率,棚室利用率達到100%。
5.推進蔬菜規?;?、標準化生產,提高蔬菜標準化水平。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在選址上,要盡量避開大工業企業,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集中連片、交通便利和水質潔凈的區域。在生產過程中,要采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提高蔬菜標準化水平。同時,要禁止有污染的項目在已建成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周邊建設。
6.建立健全檢驗監測機構,確保蔬菜生產過程和產品的安全。各地農產品檢驗中心要承擔起蔬菜的檢驗和檢測工作,配齊技術人員,并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檢驗監測培訓工作,深入田間地頭,把好蔬菜生產關,保證蔬菜產品的質量。
7.完善市場監督體系,抓好蔬菜商品流通。在蔬菜批發市場等集散地,設立無公害蔬菜速測儀,建立無公害蔬菜銷售攤位,提高無公害蔬菜的銷售價格,鼓勵生產者生產無公害蔬菜,引導消費者購買無公害蔬菜,使無公害蔬菜生產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ǘ┕ぷ魅蝿?br>
全力開展“蔬菜自給工程”建設,根據各縣(市)區的蔬菜生產及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設定發展任務。2011年,全市新增蔬菜生產面積10000畝,其中棚室3100畝。各縣(市)區具體任務指標是:渾江區2200畝,其中棚室面積1100畝;江源區2400畝,其中棚室面積1200畝;臨江市1100畝,其中棚室面積160畝;撫松縣2000畝,其中棚室面積260畝;長白縣1100畝,其中棚室面積200畝;靖宇縣1200畝,其中棚室面積180畝。
(三)發展布局
主要圍繞“六區三線一中心”進行重點建設。
1.建設城市棚膜蔬菜集中產區。在全市六個縣(市)區政府所在地,建設6萬畝暖棚蔬菜生產集中區,作為城市(鎮)蔬菜直接供應基地。
2.建設公路沿線棚膜蔬菜產業帶。白山—江源—灣溝—撫松—松江河;白山—臨江—八道溝—十五道溝—長白;靖宇—撫松—萬良—泉陽—露水河。建設2萬畝棚膜蔬菜基地,作為中心城鎮的蔬菜生產和供應基地。
3.建設棚膜蔬菜產銷集散中心。在白山市城區建設2萬畝棚膜生產基地,并在城西選擇適當位置新建一個地產蔬菜批發市場,形成東西并立的布局,解決多年來賣菜難問題,同時從今年開始對城區菜農發放自產證,憑此證在市內批發市場進行蔬菜交易時可享受減免稅費政策。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要承擔對內和對外銷售蔬菜的集散任務。
三、保障措施
?。ㄒ唬┘哟蟾骷壵畬?ldquo;菜籃子”工程扶持力度。2011年,省政府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扶持建設百萬畝棚膜蔬菜的產業園區。市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從價格調節基金中兌現,不足部分由財政預算解決),作為專項扶持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通過省驗收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進行獎補。對重視棚膜蔬菜發展、推動有力的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也要給予獎勵。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每年拿出總額不低于100萬元的資金,作為蔬菜生產專項扶持資金,保證專款專用。
?。ǘ┘哟蠼鹑跈C構資金投入力度。各涉農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吉林銀行要加大對蔬菜生產者的信貸資金投入力度,要降低信貸門坎,延長信貸資金使用期限,千方百計保障蔬菜生產性投入的需要。
?。ㄈ┨岣呤卟松a的科技化水平。廣大蔬菜科研人員要及時、準確地把握蔬菜科研發展的前沿,掌握技術信息和蔬菜生產的發展趨勢,引進國內外新品種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加強對蔬菜生產者的技術培訓工作。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蔬菜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ㄋ模┘訌妼κ卟松a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菜籃子”工程的發展,將蔬菜生產工作納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相應機構。市政府成立“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市政府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委。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市政府將在年終對各縣(市)區“菜籃子”工程進展情況進行評比檢查。
附件:白山市“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附件
白山市“菜籃子”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彭永林 市長
副組長:苗春岫 副市長
成 員:劉錦秀 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萬銀 市農委主任
辛建國 市發改委副主任
鄭 斌 市民政局調研員
李英恩 市財政局副局長
冷 松 市科技局調研員
王俊宇 市人社局副局長
王安民 市國土局副局長
吳福龍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丁吉發 市水務局副局長
李雙臻 市農委調研員
楊文宇 市商務局副調研員
劉永勝 市工商局副局長
蘇宇杰 市價格監督局局長
張強弓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吳立文 市畜牧局調研員
王憲青 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副調研員
張傳亮 市氣象局副局長
李祥君 渾江區副區長
趙玉蘭 江源區副區長
趙從軍 臨江市副市長
于煒修 靖宇縣副縣長
萬緒婷 長白縣副縣長
陳洪遷 撫松縣副縣長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落實國家、省有關“菜籃子”工作的方針政策,研究制定全市“菜籃子”工作重大政策和戰略規劃,對全市“菜籃子”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對各地、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督促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辦公室主任由李雙臻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