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縣(市、區)農委(農業局、農機局),綏芬河市、撫遠縣農業局(農機局):
為保證農機化事業安全發展,進一步拓寬管理范圍,調整工作重點,實現依法管機,推動農機管理和農機安全監理全程信息化。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依法實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許可。一是嚴格執行登記許可條件和程序規定,規范登記許可文書和檔案,結合登記許可業務做好登記許可專用品定制和使用監控。每年年底前要全部完成當年組建的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機車注冊登記工作。全省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上牌率要實現逐年遞增,達到規定的目標要求。二是清理應報廢禁用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深入落實GBT16877《拖拉機禁用與報廢》、NYT1875《聯合收割機禁用與報廢技術條件》規定和相關報廢回收制度,對已經達到報廢禁用條件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收回號牌、行駛證和登記證書,予以注銷登記、簽發注銷證明并告知所有人停止使用,還要建立專門臺賬備查。
二、將其他危及人身安全的農業機械納入安全監管范圍。一是參照拖拉機登記制度對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和大型自走式動力植保機械實施登記管理。要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檢驗合格的予以登記,開設專用號牌號段,核發相關證明和憑證。要在2013年上半年完成全省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上述機型登記工作,爭取到2014上半年完成全省農村全部在用的上述機型登記。二是分步驟實施大中型配套農機具備案管理。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大中型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飼料加工機械等收集主要機型技術數據、所有人信息以及相關證明資料,核發備案證明憑證,建立檔案和臺賬,并在機體上按全省統一規則噴涂統一編號。2013年要完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所有的大中型配套農具的備案工作,2014年開始要先后將備案范圍擴大到享受購置補貼的農機具和農村其他大中型農機具。
三、完善農業機械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機制。一是健全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體系。要明確各級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實施農業機械登記和備案管理的職責和權限,根據農機化裝備和技術發展及時修訂補充相應機型的安全技術運行條件和檢驗標準。對大中型配套農機具要實行免費管理、實地檢驗,各地要做好工作規劃和經費保障。具體的備案業務制度、程序和文書格式、統一編號規則由省農機安全監理總站制定并組織全省實施。二是建立農業機械監督管理合作聯動機制。省農機安全監理總站會同省試驗鑒定和推廣機構發布農業機械登記和備案機型目錄,規定各機型相應的登記和備案信息項目,聯系生產銷售企業確定登記和備案信息的具體內容。市(地)和縣(市)農機安全監理機構要與當地農機推廣機構、培訓機構合作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管理、機務管理和技術服務等工作。三是要經常組織農機安全監理人員學習農機化新技術和農業機械管理知識,在工作目標、工作機制、工作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加強培訓,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大力發展農業機械信息化管理手段。從2013年1月起,全省啟用金農網絡系統在線辦理農業機械登記業務。2013年3月底前將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電子檔案全部錄入金農系統。2013年底前完成其他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電子檔案向金農系統數據庫遷移工作。要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業機械備案管理信息數據庫、安全技術檢驗和違法處理信息數據庫,發展農業機械遠程定位監控技術和登記備案基礎資料在線采集和數據傳輸手段。以金農系統為主,推進現有各計算機管理系統互聯和數據對接,最終實現農機化生產組織管理和安全監理全程網絡信息化,同時提供必要的公共信息查詢。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
2013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