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國發〔2009〕25號)精神,確保全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社會穩定,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當前穩定農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性
今年以來,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意見》(省委發〔2009〕1號)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啟動六大行動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省委發〔2008〕32號),著力化解特大干旱等諸多不利影響,全省農業生產開局良好,農村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農產品市場需求萎縮,價格回落,農民出售農產品收入減少,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農業生產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任務相當艱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農業農 村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工作部署上來,充分認識當前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針對性更強、更有力的舉措,擴內需、促出口、穩價格,推動農業生產調結構、上水平、增后勁,努力實現保就業、重民生、促增收。
二、全力推進農業生產
(一)全面加強種植業生產。當前,正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各級涉農部門要加強協作,主動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警,有效應對干旱、雹洪、干熱風等農業自然災害,指導農民加強農作物田間水肥管理,適時澆水、追肥、中耕除草,重點要加強小麥條銹病等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主攻穗粒數和千粒重,力爭夏糧獲得好收成。要及早謀劃“三夏”生產,提前做好夏收、復種等各項準備,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二)著力發展畜牧業生產。積極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在抓緊落實生豬和奶牛良種凍精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等扶持政策的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新增30億元生豬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資金,促進飼養方式轉變,提高畜牧養殖水平。精心組織,認真落實今年新增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任務,確保養殖小區建設規模穩定增加。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扶持辦法的通知》(甘政辦發〔2008〕183號)和全省牛羊產業大縣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抓緊做好項目物資的招標采購供應,銜接落實建設任務,督促檢查資金落實,加快建設進度,保質保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強生豬市場價格監測和調控,認真執行國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適時啟動《全省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防止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養殖戶普遍虧損。積極爭取國家奶牛良種補貼項目,進一步擴大補貼規模。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當前我省奶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甘政辦發〔2009〕93號)要求,加快調整乳品結構,培育乳品市場,加快構建奶業生產和保障體系,幫助奶業逐步走出困境。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加大集中免疫、疫情監測、檢疫服務、應急準備等各項工作,著力提高免疫密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不斷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查處屠宰加工檢疫、防疫疫苗銷售以及運輸中間環節的亂收費行為。繼續加強豬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監測防控工作。
(三)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快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的落實進度,抓緊核實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播種面積,盡快將農作物良種補貼落實到戶。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批轉省農牧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馬鈴薯產業意見的通知》(甘政辦發〔2008〕73號)要求,繼續抓好省列馬鈴薯良種補貼、原種生產項目建設任務的落實,督促項目區盡快開展工作,確保完成8000畝原種網棚建設和9萬畝一級種薯補貼及擴繁任務。繼續落實“一冊明、一折統”財政補貼支付方式改革。適時組織開展強農惠農資金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到位,各項補貼資金足額發放到戶。
(四)加大金融支持農業生產力度。各級、各類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生產與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項目的金融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和保障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要認真落實農業保險財政補貼政策,繼續抓好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擴大保險范圍,增加險種,有效防范和化解農業風險。
(五)繼續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投資,加快大型灌區節水改造、排澇泵站更新改造等建設,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條件。全力抓好糧油高產創建活動,認真組織實施新增5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加緊篩選一批棉油糖生產基地、旱作農業示范區項目,爭取國家支持,改善我省農業生產基本條件。
三、切實做好農產品流通儲備工作
(一)做好大宗農產品產銷銜接。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批轉省商務廳省農牧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大宗農產品產銷銜接工作意見的通知》(甘政辦發〔2009〕50號),支持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加快培育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支持大型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全面落實好信貸支持、產業政策傾斜、龍頭企業貼息、企業獎勵、產品推介和信息交流等促進產銷銜接工作的扶持措施,確保全省大宗農產品銷售順暢。制訂完善棉花收儲預案,穩定棉花生產和市場。認真貫徹全省農產品“綠色通道”各項規定,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對全省農產品流通環節收費進行專項清理,有效降低農產品流通環節檢驗檢疫費用和鮮活農產品進大型超市費用過高等問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流通秩序。積極推廣涉農合同示范文本,嚴格監管合同履行。加強農村流通隊伍建設,加快培育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和農產品經紀人,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促進解決農民“賣難”問題。要把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和農產品經紀人培育作為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扶持的重點,在資金、項目上予以傾斜,幫助做大做強。繼續抓好外向型農業發展,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幫助外向型農產品加工運銷企業開拓市場,促進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
(二)加強農戶科學儲糧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將我省河西、隴東地區納入國家農戶科學儲糧專項資金扶持范圍。今年選擇部分國家已命名的糧食生產大縣或大戶進行試點,努力改善農戶儲糧條件,不斷健全完善糧食儲備保障體系。
四、大力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一)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意見》(甘政發〔2007〕9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扶持辦法和甘肅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扶持辦法的通知》(甘政辦發〔2009〕49號)要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技術進步專項扶持資金,調整優化農產品加工產業結構和布局,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加工企業的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基金)向農產品加工企業適當傾斜。采取財政貼息等辦法,對棉花等紡織加工企業增加原料收儲和玉米精深加工企業發展進行扶持。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對農產品加工、優勢農產品出口企業信貸要加大支持力度,對信用記錄較好、有訂單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貸款展期、續貸和項目貸款寬限期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要用足用好國家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財稅政策,進一步完善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支持措施,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健康發展。
五、著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著力加強產地和市場檢測機構建設,健全完善檢測網絡,擴大農產品例行監測范圍,提高監測頻率,年內完成農產品例行監測4次以上。加強質量標準和認證體系建設,搞好農業標準的制訂和修訂完善工作,加強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認定和產品認證,年內新認定一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一批無公害農產品。加強質量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機構,規范工作程序,擴大農產品監督檢驗覆蓋面,增強權威性。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從2009年6月15日起,在全省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從2009年10月1日起,在全省縣級以上城市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并逐步擴大到鄉鎮和主要農產品集散地。繼續組織開展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活動,確保大宗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二)推進農產品消費引導。及時發布農產品質量檢驗方面的信息,正確引導消費,切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提振消費信心,堅決防止對個別質量不安全事例進行炒作。組織開展標識制度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嚴格落實液態奶標識的有關規定,嚴肅查處違規行為。
六、全面做好農民工培訓和就業服務
(一)進一步做好農民培訓工作。加大“陽光工程”的實施力度,結合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六小”工程等建設項目,充分挖掘農村優勢資源和潛力,大力培訓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所需勞動力,吸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結合我省交通、農村沼氣、水利等重大建設項目,培訓所需技工,盡量多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大力加強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動員各類培訓機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勞務培訓,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加強勞務基地建設,加強農民工權益保障和就業服務工作。抓好農村“兩后生”培訓就業,對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學的人員實行勞動預備制培訓,使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切實加大農民創業培訓,對有意愿扎根農村創業的返鄉農民工,依托農民創業培訓項目,通過創業培訓、創業引導和創業扶持,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幫助和鼓勵他們利用自有資金、技術和信息在農村創業。
(二)多渠道促進農民工就業。依托政府投資項目、農村特色產業、地方企業,進一步發揮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新生代農民工投身新農村建設的作用,通過組織勞務輸轉、發展家政服務、建設勞務基地等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加強鄉鎮公共服務基層平臺建設,對自主創業的農民工給予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的扶持。
七、著力推進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一)加強農村民生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推進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2件實事的落實。以水電路氣、重大水利工程、農村教育、衛生等為重點,積極爭取今年中央新增用于農村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降低農民消費成本。
(二)扶持農民建房。制訂完善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方案,把扶持農民建房與災區重建有機結合起來,與扶貧開發結合起來,與農村沼氣、鄉村清潔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支持農民建房,改善居住條件,擴大農村消費,拉動內需增長。
八、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實行糧食和“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做好農民增收工作,進一步細化目標、實化任務、強化措施,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搶抓發展機遇,在落實好已經出臺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積極主動,扎實工作,盡力爭取國家對我省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要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強農惠農等政策,宣傳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效地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甘肅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