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印發《2014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晉農質監發〔2014〕3號)

   2014-04-21 666
核心提示:各市農委,畜牧、果業局(中心),廳屬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從源頭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
各市農委,畜牧、果業局(中心),廳屬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從源頭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106號)的要求和省政府、農業部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部署安排,2014年省農業廳在鞏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現將《2014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西省農業廳
 
  2014年3月28日
 
  2014年全省農產品 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106號,簡稱《國辦通知》)的要求和省政府、農業部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部署安排,針對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隱患,2014年省農業廳在鞏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在全省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從源頭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國辦通知》要求,按照省政府和農業部的部署安排,圍繞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總目標,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突出問題和隱患,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違規使用禁限用農獸藥行為,嚴防已整治問題的反復、反彈,鞏固多年來的整治成果,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監管能力,穩步提升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總體目標
 
  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為主題,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強化執法監管,嚴查大案要案,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農業投入品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查辦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能力進一步提升,案件查處率達到100%,舉報受理率達到100%,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民參與、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隱患得到有效遏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三、整治任務
 
  (一)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行動
 
  1、整治重點:在農藥市場監管上,以農藥產品質量和標簽監督抽查為重點,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藥、非法添加隱性農藥成分、捆綁銷售未經登記農藥的行為,確保農藥產品質量,凈化市場秩序;在農藥使用管理上,以蔬菜、水果、中藥材等鮮食農產品生產用藥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甲胺磷等禁用農藥及克百威、氧樂果、水胺硫磷、滅多威、三氯殺螨醇等限用農藥的行為。
 
  2、主要措施:一是強化農藥質量管理。充分利用農藥成分監測技術、農藥執法信息平臺,強化市場監督抽查,深入生產企業進行重點抽查,依法查處非法添加隱性農藥成分、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等違法行為。二是強化農藥經營管理。大力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在全省范圍內積極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示范縣和示范門店創建。積極探索經營許可或備案管理制度,鼓勵發展直供直銷、連鎖配送等現代營銷體系。三是加強農藥殘留監測。進一步完善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和農藥殘留標準體系。落實生產經營主體科學使用農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組織有關檢測機構加強蔬菜、水果等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基地(標準園)的農藥殘留監測。同時探索低毒生物農藥補貼機制。四是加強農藥使用管理。加大農藥安全合理使用培訓和指導力度,利用各種資源大力培訓農民和病蟲害防治專業服務組織人員。重點監督檢查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標準園創建等施藥現場和用藥記錄檔案,確保農藥安全合理使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此項整治由種植業處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二)“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1、整治重點:在飼料生產經營環節,以生豬、肉牛和肉羊育肥用飼料產品為重點,嚴厲打擊飼料生產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和非法經營含“瘦肉精”飼料的行為。在養殖環節,以生豬、肉牛、肉羊為重點,鎖定問題多發地區,嚴厲打擊養殖場(戶)飼喂“瘦肉精”的行為。在收購販運環節,嚴厲打擊兜售“瘦肉精”、教唆養殖場(戶)使用“瘦肉精”、收購販運含“瘦肉精”活畜和販運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的行為。
 
  2、主要措施:一是開展飼料生產經營環節整治。督促飼料生產企業全面貫徹落實新的飼料法規體系,嚴格執行原料進廠把關、產品出廠檢驗、問題產品召回及報告等制度,繼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示范創建;加強飼料經營門店監督檢查,督促建立健全購銷臺賬,嚴禁銷售“三無”飼料產品和拆包、分裝飼料;完善飼料中“瘦肉精”等禁用物質抽檢制度,加強新型非法添加物隱患排查。二是開展養殖環節整治。督促養殖場(小區)完善養殖檔案,建立活畜養殖安全承諾制度和出欄保證制度;加強養殖場戶日常監督檢查和“瘦肉精”抽檢,對確證含有“瘦肉精”的涉案線索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加強養殖場戶宣傳教育培訓,“瘦肉精”有關法律法規要進村入戶,讓養殖戶深知使用“瘦肉精”就是違法犯罪,提高質量安全責任意識,掌握風險防控方法。三是開展收購販運環節整治。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收購販運企業(合作社、經紀人)和活畜交易市場的監督管理,督促建立證明材料查驗制度和收購販運活畜交易記錄制度;探索通過備案形式管理活畜收購販運人員,要求其做出不兜售、不教唆使用“瘦肉精”和不收購販運含“瘦肉精”活畜的承諾;已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的收購販運企業(合作社、經紀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監管信息;省際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加強查驗過往運載活畜車輛,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此項整治由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三)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
 
  1、整治重點:突出奶牛養殖大縣和奶牛養殖重點區域,以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為重點,嚴厲打擊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各類違法添加行為,重點治理非法收購生鮮乳、倒買倒賣不合格生鮮乳、惡意爭搶奶源的行為,嚴打非法收購運輸“黑窩點”。
 
  2、主要措施:一是嚴格審查奶站和運輸車資質條件。重點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奶源的奶站和運輸車的資質進行重新審核,建檔立案,重點監管。二是強化奶站和運輸車日常監管。重點對奶站和運輸車標準化管理、生鮮乳質量檢驗、不合格生鮮乳處理、安全制度落實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停業整頓,經整頓仍不合格的,堅決予以取締。三是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抽檢力度。監測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監測指標覆蓋國家公布的所有違禁添加物。組織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奶源質量安全專項監測,加大抽檢密度,增加抽檢頻次。四是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監測與執法聯動,行政與司法銜接,對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五是督促奶站和運輸車經營主體落實質量安全首要責任,加強監督檢查。省、市、縣簽訂“生鮮乳質量安全責任狀”,明確奶站、運輸車監管責任人,落實監管責任。
 
  此項整治由飼料奶站管理辦公室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四)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行動
 
  1、整治重點:在獸藥生產經營上,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禁用獸藥、假劣獸藥以及不按獸藥國家標準違規生產的行為,特別是擅自改變組方、違規添加禁用獸藥、人用藥品或其他藥物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無獸醫處方擅自銷售獸用處方藥行為。在獸藥使用上,以獸用處方藥的使用為重點,嚴厲打擊超劑量超范圍用藥、違規使用原料藥、不執行休藥期、無獸醫處方使用獸用處方藥等違法行為。
 
  2、主要措施:一是整治和規范生產環節。重點加大不按獸藥國家標準違規生產行為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擅自改變組方、違規添加禁用獸藥、人用藥品或其他藥物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將監督抽檢、日常監管中發現違規添加組方外其他成分的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實施動態跟蹤,依法嚴肅查處其違法行為。加大力度排查地下制售假獸藥“黑窩點”,及時搗毀制假黑窩點。對跨地區作案的,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涉案地區,確保案件有效查處。二是整治和規范經營環節。重點規范獸用抗菌藥,特別是獸用處方藥的經營活動,加大假劣獸用抗菌藥查處力度,對非法產品一律清繳銷毀,追根溯源,立案調查,及時處理,并將查處情況通報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標稱企業所在地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嚴肅查處無獸醫處方擅自銷售獸用處方藥行為。開展獸用抗菌藥標簽說明書的清理整頓,依法查處增加產品有效成份、擴大適應癥、改變用法用量等擅自改變標簽說明書內容的違法行為。三是整治和規范使用環節。重點加強獸用抗菌藥,特別是獸用處方藥的使用監管,加大督查指導和巡查工作力度,嚴厲打擊超劑量超范圍用藥、違規使用原料藥、不執行休藥期、無獸醫處方使用獸用處方藥等違法行為。
 
  此項整治由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五)畜禽屠宰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1、整治重點:圍繞生豬私屠濫宰的高發時段和地域,嚴厲打擊生豬私屠濫宰行為,收購和屠宰病死畜禽行為,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行為,宰前使用“瘦肉精”的行為,特別是以增重為目的使用沙丁胺醇的違法行為。
 
  2、主要措施:一是切實做好生豬定點屠宰許可管理工作。嚴格執行生豬定點屠宰的準入條件和標準,加強小型屠宰場點設置的管理。嚴肅查處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出借、轉讓定點證書和標志牌的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報請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取消其定點屠宰資格。二是落實屠宰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督促落實進場檢查登記、肉品檢驗、“瘦肉精”自檢等制度。嚴厲打擊定點屠宰廠(場)收購、屠宰病死豬,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行為,宰前使用“瘦肉精”的行為,特別是以增重為目的使用沙丁胺醇的違法行為。三是嚴厲打擊生豬私屠濫宰。加強重要節假日期間,城鄉結合部、私屠濫宰專業村(戶)和肉食品加工比較集中區域的巡查,嚴厲查處私屠濫宰、冒用或者使用偽造定點屠宰證書或標志牌的違法行為,取締私屠濫宰窩點,沒收涉及的肉品和屠宰工具。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查處。
 
  此項整治由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六)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2014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按我廳《關于印發<2014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晉農辦法發〔2014〕26號)執行。
 
  此項整治由政策法規處牽頭負責,廳屬相關單位參加。
 
  三、重大活動安排
 
  (一)1-3月份,根據省政府和農業部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訂下發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方案。(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牽頭負責)
 
  (二)3-11月份,組織開展2014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舉辦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現場咨詢活動,加大農資打假宣傳力度,普及識假辨假知識,積極營造打假護農保春耕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農資打假春季行動、夏季百日行動,秋冬季行動,保障農業生產順利進行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法規處牽頭負責)。
 
  (三)4-10月份,組織開展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的交叉互查、重點督查和自查,扎實推進全年生鮮乳整治各項工作(飼料奶站管理辦公室牽頭負責)。組織開展農藥監督抽查,重點檢測產品質量、添加未登記農藥成分特別是高毒農藥成分等指標。(種植業處牽頭負責)。
 
  (四)5-12月份,組織對重點地區的獸藥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組織開展對養殖場(戶)“瘦肉精”跨市拉網監測,督促各地強化抽檢把關和隱患排查。(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
 
  (五)6月份,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活動,提高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牽頭負責)
 
  (六)6-7月份,在前半年不定期督查的基礎上,集中開展一次農產品質量安全中期督查和交叉檢查,并召開農產品質量安全基層監管現場會,交流各地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牽頭負責)
 
  (七)7-8月份,組織開展農藥監督抽查,深入農藥生產企業、經營門店、田間地頭、管理機構等開展農藥執法督導檢查。(種植業處牽頭負責)
 
  (八)9-10月份,省畜牧局組成檢查督導組,分別赴全省11市對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畜牧獸醫局牽頭負責)
 
  (九)11-12月份,開展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考核,對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總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牽頭負責)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落實。廳各牽頭負責局、處、室,要按照此方案中承擔的任務,制定各自的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廳屬相關單位加強對全省本行業系統的督導檢查,促進各市縣認真落實相關整治行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確保整治成效。各市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監管、檢測、執法等工作經費投入,加強工作力量,切實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各市要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重點要突出,措施要有力,任務要細化,要求要明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督促各地落實方案的各項要求,對重點地區和重點案件實施現場指導、督查督辦,切實指導各地開展工作。
 
  (二)加強檢查和監測。各市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結合地方實際,圍繞整治重點和苗頭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各類區域性、行業性風險隱患及“潛規則”問題。對于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及時預警,主動設防,防患于未然。在此基礎上,要加強巡查和執法檢查,不給違法違規行為留有生存的空間。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監測計劃,堅持例行監測與監督抽查相結合,切實加大監測力度,及時發現問題。
 
  (三)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各市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納入農業綜合執法范圍,系統梳理有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重拳出擊、露頭就打。對于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查不清源頭的決不放過。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涉嫌違法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完善大要案查處工作機制,采取掛牌督辦、集中辦案等形式,查辦一批大案要案,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司法震懾作用。對于大要案查辦得力的集體和個人,省農業廳將報請農業部給予通報表揚,充分調動各地工作的積極性。各地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鼓勵人民群眾監督舉報,積極拓寬案源線索。
 
  (四)加強協調配合。各級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加強系統內的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要著力突出源頭治理,加強與工信、工商、食藥等部門的協調配合,采取綜合措施防止違禁化學物質及禁用藥物流入種植養殖領域。對于食用農產品從產地到進入批發市場、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這一環節的監管職能,要與食藥部門做好銜接;對于畜禽屠宰監管職能尚未劃轉到位的,要加強與商務部門的銜接,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確保整治任務落實到位。案件查處過程中,要強化跨地區的聯合執法,建立案件會商、抽檢結果共享、信息通報交流等制度,產地、銷地銜接配合更加緊密,形成執法合力。
 
  (五)健全長效機制。各級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將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注重總結整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準出準入、質量追溯、誠信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機制,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指導生產者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加大專項整治成效的宣傳,適時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強大宣傳聲勢,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六)強化信息報送。建立固定的整治信息報送機制。常規信息(附表1)實行季報制度,2014年4、7、10月和2015年1月的10日前報送前一階段整治的統計信息;案件信息(附表2)實行月報制度,每月的10日前報送案件查處信息,大案要案(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要報送詳細案情。各市級農業(畜牧、果業)部門要切實做好信息統計報送工作,責任要落實到人,請于4月1日前確定一名同志作為信息聯絡員,并將其姓名、單位、職務、工作電話、手機、電子郵箱報送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聯系人:周進軍、安佰鮮;
 
  電 話:0351-8235283;傳 真:0351-8235283;
 
  電子郵箱:sxncpjgj@126.com。
 
  附件:1.   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情況統計表
 
  2.   2014年1-月農業部門查辦案件統計表


 
地區: 山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