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促進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市場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需求,現就加快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的新階段農業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綠色食品產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取得了較好成績。截止2004年底,全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生產企業累計達到71家;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產品總數達到150個;產品實物總量達到145萬噸;綠色食品產品年銷售額達到19億元;得到監測和保護的農田、草場、水域面積達到359萬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一是市、縣兩級綠色食品管理機構不健全,職能不完善,已成立機構的部分市州,其監管職能還沒有充分發揮。二是對綠色食品基地建設投入不足,產業發展缺乏后勁,產品開發、認證步伐緩慢。三是缺乏激勵機制和獎勵政策。為此,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工作,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支持和引導企業開發、生產綠色食品,全面提升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基本任務,全面推進綠色食品產業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綠色食品產業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擴大農產品出口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競爭力。
(二)奮斗目標。到2010年,力爭全省綠色食品實物開發總量在現有基礎上翻兩番,達到580萬噸;監控面積達到1200萬畝;綠色食品產品達到500個,占全國總量的5%以上。建設一批有規模、標準化的產品和原料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從事生產、加工、貿易、科研開發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構建市場營銷網絡;建立和完善相關法規政策以及技術標準、質量監測、認證和市場服務等保障體系;形成農業、食品加工業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綠色食品產業體系。
(三)基本原則。一是把“質量與發展”作為工作主題,產品開發嚴格執行國家認證標準,確保質量,以質量促發展。二是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企業和農戶自主開發,監測和認證機構公正評價,建立規范的市場秩序。三是技術進步和創新相結合,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開展綠色食品的科學研究,以高新技術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四是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分類指導,適當集中,突出當地產品特色。
三、主要措施
(一)建設高標準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建設生產基地,實行科學化管理,規范化生產,以有機、生物肥料替代化學肥料,以生物防治技術替代化學農藥防治病蟲草害。加強土壤環保,減少“白色污染”,通過擴大使用生物農藥等措施,減少土壤農藥殘留。引導和鼓勵工業企業實行清潔生產,嚴禁在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附近建立有污染的工業企業。根據各地自然條件,有計劃地建設一批規模大、標準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在甘南、隴南等地生態資源尚未遭到破壞的山區、草原和河流沿岸劃定綠色食品生態保護區,并充分利用林地面積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有機食品。到2010年,建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22個以上,并逐步擴大為綠色食品產業帶。
(二)建設一批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加快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促進綠色食品生產向規模化、集團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對現有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進行篩選,將產值達到5,000萬元以上、利稅達到500萬元以上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確定為省級龍頭企業。到2010年,建立省級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40個,市州級龍頭企業120個。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扶持產品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并已形成產業化經營的綠色食品高新技術企業或企業集團改制融資上市。
(三)努力提高綠色食品市場占有率。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力度,提高我省綠色食品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積極參加各種博覽會、展銷會、經濟洽談會,全方位展示我省綠色食品。加強市場預測,建設甘肅省綠色食品信息網絡,為綠色食品生產經營提供信息服務。要根據發展的實際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的基礎上,逐步組建全省統一的營銷機構,采取聯購聯銷、代購代銷和連鎖經營等形式,增強綠色食品的市場競爭力。
(四)積極實施名牌戰略。鼓勵各類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爭創名牌,努力增加名牌綠色食品的產量。已成為省內外著名品牌的,要積極爭創國際名牌。著力培養和壯大營銷型龍頭企業,支持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將特定區域內中小企業的相關產品納入其品牌系列,擴大主導品牌的市場覆蓋率。加強市場管理,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綠色食品品牌的市場形象。
(五)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力度。大力加強綠色食品及相關技術的研究,盡快推出一批符合生產綠色食品要求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和與之配套的先進適用栽培技術、飼養技術。要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人才優勢,集中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加快建立農業、林業、畜牧業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技術創新體系,發展一批綠色食品技術創新型的高科技企業。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水平。大力開展綠色食品知識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綠色食品意識。到2010年,科技進步因素對綠色食品產業的貢獻率要達到60%以上。
(六)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積極扶持市場前景廣闊、科技含量高、區域帶動能力強的綠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和技術培訓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區域開發,將發展綠色食品作為重點,確保一定比例的投入。各級金融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食品開發項目的信貸扶持力度。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個體私營企業的資金向綠色食品產業流動,加快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綠色食品開發投資機制。
(七)建立完善的綠色食品管理體系。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本著有利于綜合協調和指導的原則,重視和加強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明確職能,充實力量,在工作條件、業務經費等方面予以保障。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盡快制定統一、科學、實用的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和技術標準。
二○○五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