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寧政辦發〔2009)15號)

   2010-11-11 626
核心提示: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08〕122號)精神,切實解決當前奶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全區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奶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區奶業穩步發展,飼養規模不斷擴大,奶類產量持續增長,對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2008年全區奶牛存欄38萬頭,鮮奶總產量110萬噸,日產鮮奶3000余噸;乳品加工企業24家,年加工鮮奶80多萬噸。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因“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和進口奶粉沖擊等原因影響,乳品市場消費不振,生鮮奶收購價格持續下降,奶牛養殖效益下滑,奶農養殖信心受挫,非正常淘汰奶牛現象比較突出,奶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各地、各有關部門特別是奶業主產區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積極采取綜合措施,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既要認真解決當前奶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恢復養殖信心,堅決防止宰殺淘汰高產奶牛現象的發生,穩定奶牛存欄,又要著眼長遠發展,加快建立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推進奶業生產方式轉變,全面提升奶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合理核定原料奶參考價格

  由吳忠、銀川等奶業主產區市人民政府會同自治區有關部門,在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和生鮮奶生產成本,兼顧奶農、乳品加工企業利益的基礎上,科學核定并定期或適時發布生鮮奶收購參考價,作為生鮮奶購銷雙方簽訂合同的參考依據。

  三、加大對乳品加工企業生鮮奶收購支持力度

  對國家公布確定的自治區乳制品加工企業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期間原料奶收購新增貸款,由自治區財政給予全額貼息,貼息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6個月期貸款基準利率確定。對區內外乳制品加工企業在去年10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期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收鮮奶的,按照增加量,由自治區財政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產品覆蓋面較廣、人員素質較高的夏進乳業等7家乳品加工企業購置的快速檢測設備(主要是三聚氰胺檢測設備),由自治區財政每臺給予10萬元的補助。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符合規定的區內外生鮮奶收購運輸車輛,實行全境內免費通行。規模以上乳品加工企業,享受自治區對工業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出臺的優惠扶持政策(寧財企發〔2008〕1392號)。乳品加工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切實履行收購合同,及時兌付奶農奶款,堅決制止隨意拒收限收合格生鮮奶、壓級壓價、克扣奶農等行為,保障奶農的合法權益。

  四、加大對標準化奶牛規模養殖小區建設支持力度

  著力解決奶牛養殖規模小而散的問題,加快推進奶牛養殖“出戶入園”工程,切實改善養殖小區水電路、糞污處理、防疫等設施條件,提高機械化擠奶比重,提升飼養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水平。對今年改建、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小區(場),凡符合建設標準且存欄規模達到200頭以上的,由自治區財政給予1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現有的規模化養殖小區,通過收購、代養、托管、入股等方式,接納散養戶和其他養殖戶奶牛的,自治區再給予5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成績突出的自治區給予特別的支持和獎勵。對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收購散養農戶出售高產奶牛的規模養殖戶、養殖小區(場),其收購資金貸款,由自治區財政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6個月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貼息。支持蒙牛、伊利等外地乳品加工企業在我區建立奶牛養殖小區和穩定的奶源基地,實行與區內企業同等優惠政策。

  五、加大對標準化奶站建設的支持力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務院《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提高奶站建設補助標準,將擠奶機械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生鮮奶收購站規范化建設,確保今年全區所有生鮮奶收購站全部實現標準化管理的目標。同時,嚴格實行生鮮奶收購許可證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奶站的清理整頓和日常監管,嚴厲查處在生鮮奶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行為,確保生鮮奶質量安全。

  六、擴大奶牛良種補貼實施范圍和補貼標準

  以提高奶牛單產水平為核心,進一步擴大奶牛良種補貼范圍和補貼標準,加強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奶牛品種改良步伐。今年,自治區對所有奶牛實行良種補貼,補貼標準為每支優質凍精15元,由政府統一采購。有條件的市、縣(區)要積極建立成年高產奶牛和后備母牛補貼制度,對奶牛養殖戶實行直接補貼,穩步擴大優質奶牛資源。

  七、擴大奶牛政策性保險覆蓋面

  進一步完善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擴大奶牛政策性保險覆蓋面。今年,自治區將適當降低保險費率,提高政府補貼比例,降低奶農投保自籌比例,確保完成成年奶牛15萬頭、后備奶牛5萬頭的保險任務,有效保障奶牛養殖安全,降低奶農養殖風險。

  八、著力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

  各地要加大對奶農合作社、奶牛養殖協會和農民專業服務組織的扶持力度,引導其有序健康發展。乳品加工企業要加強行業自律,采取多種形式,與奶農形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和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今年,自治區重點扶持20個運行良好的奶農合作社或奶牛協會,每個給予5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九、加大對奶農的信貸支持力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抓緊了解當地奶農貸款情況,主動與金融部門協調,幫助奶農落實貸款。各金融機構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開展奶牛抵押貸款,幫助奶牛養殖戶、奶農合作社解決融資難問題。對符合條件的奶牛養殖戶、奶農合作社的信貸申請,相關金融機構要加快審批進度,對已經審批的項目要抓緊落實信貸資金。

  十、加大奶牛標準化飼養管理技術推廣力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奶牛養殖小區(場)逐個登記,加強管理,切實做好飼料和獸藥等生產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建立規范的養殖檔案。加強奶農飼養管理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全面推廣農業部《生鮮奶生產技術規程(試行)》、《奶牛場衛生規范》和科學配方、料草平衡等節本增效技術,幫助奶農降低成本。同時,要在嚴格控制隨意宰殺和出售高產奶牛的前提下,指導奶農適度淘汰老弱、病殘和低產奶牛,改善牛群結構,提高生產效益。

  十一、切實加強奶牛疫病防控

  堅持生產發展和防疫保護并重的方針,切實加強奶牛疫病的防控,建立奶牛免疫檔案,強化對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等傳染病的監測,實施好疫牛的強制撲殺及補貼,消除疫情發生隱患,確保無重大疫情發生。同時,要加強奶牛各種常見病的防治,減少發病率,降低奶牛養殖疫病風險。

  十二、支持乳品企業開拓銷售市場

  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措施,讓廣大消費群體知道寧夏乳制品安全可靠、品質上乘的真實情況,挖掘乳制品消費潛力。動員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帶頭消費我區地產乳制品。積極鼓勵乳品加工企業開拓市場,對其在外地的品牌推介促銷活動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地區: 寧夏
標簽: 規劃 綱要 奶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