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實施意見(吉政發(2010)32號)

   2011-05-06 483
核心提示:  各市 (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蔬菜

  各市 (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蔬菜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實施 “百萬畝棚膜蔬菜建設工程”,不斷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全省蔬菜生產和市場流通快速發展,春、秋、冬三季蔬菜產量明顯增長,應季蔬菜供應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流通體系逐步完善,基本滿足了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但是,由于個別地方對發展蔬菜生產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發展棚膜技術力量準備不足,銷售信息不暢通,以及氣候變化異常等因素影響,致使我省棚膜經濟發展基礎還很薄弱,部分城市蔬菜自給率低,蔬菜價格有時還出現較大波動,農民 “賣菜難”和居民 “買菜貴”等問題還在不同程度上時有發生。對此,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國發〔2010〕26號,以下簡稱 《通知》)精神,高度重視蔬菜生產尤其是棚膜經濟發展,不斷強化 “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大調控力度,較好地把解決當前問題和建立長效機制統籌起來,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一、切實強化 “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一)逐步穩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給能力。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增加投入,穩定和增加城市郊區蔬菜種植面積,調動和保護菜農的種菜積極性,不斷提高本地應季蔬菜的自給能力。要以開展 “菜田普查活動”為重點,抓緊摸清全省底數,科學指導今后工作。要制定城市 “菜籃子”建設發展規劃,實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進一步加強對 “老菜地”的保護,在城市周邊地區合理規劃建設新菜地。要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和征地補償機制,征占菜地的補償標準嚴格按當地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執行。用地單位繳納的新菜田開發建設基金主要用于建設新菜田尤其是棚室設施和發展蔬菜生產。要統籌使用土地出讓收入,加大對蔬菜生產設施的支持力度。

  (二)加強城市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的建設、服務與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視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在保障居民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規劃布局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保證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建設用地。要增加零售網點,積極推進規范型菜市場發展,在特定時段為流動菜攤開辟專門銷售區域,方便居民購買。要對蔬菜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建設給予必要的補貼,重點整治農貿市場和超市亂收攤位費及其他各種名目收費等不規范行為,切實解決攤位費過高的問題。要督促和引導農貿市場、社區等提高服務意識和水平,為零售商販經營創造便利。要加強對市場銷售蔬菜的檢驗檢測,保證質量安全。對符合標準的配送蔬菜等生鮮農產品的廂式貨車,要通過發放特別通行證等措施,允許其24小時進城通行和便利停靠。

  (三)強化城市蔬菜供給應急能力建設。各地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本地區蔬菜市場供應的應急預案,保障本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要根據消費需求和季節變化,建立適合本地區的蔬菜儲備制度,確保重要的耐貯存蔬菜品種5—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要制定異常情況下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蔬菜基本消費需求的救濟辦法,保證其基本生活水平在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時不降低。

  (四)建立健全 “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考核評價體系。各地要加強對生產、流通各環節的綜合考核,將菜地和種植保有數量、重要蔬菜產品自給率、蔬菜價格異常波動、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等指標,作為市長負責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市 (州)政府要按照 《通知》要求,抓緊制定落實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實施意見、“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具體工作方案,并于2010年11月30日前報省 “菜籃子”工程辦公室 (省農委)。

  二、加強蔬菜重點生產基地建設

  (五)切實增加對棚膜蔬菜生產的投入。近年來省政府不斷加大對棚膜蔬菜生產的專項資金投入,尤其是新菜田開發建設基金投入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各地要參照省里的做法,積極創造條件,增設專項扶持資金,與省里的扶持資金配套使用,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各金融機構,特別是農行、農發行和農村信用社等銀信部門要站在主動服務 “三農”立場上,創新金融產品,增加信貸規模,支持棚膜蔬菜開發。省內各財產保險公司要積極開展蔬菜保險產品的開發,合理厘定保險費率,積極幫助農民降低災害損失,有條件的地方可對保費適當給予財政補貼。

  (六)努力建設高水平蔬菜生產基地。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協調有關單位,在整合現有各類資金和扶持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重點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改善菜田基礎設施條件,配套建設蔬菜預冷處理設施等,不斷提高蔬菜生產水平和重要時節的應急供應能力。

  (七)繼續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各級農業部門要會同有關單位加強蔬菜種質資源創新和良種培育,加大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用于蔬菜品種改良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的種子工程投資,扶持建設蔬菜育苗中心,提高優良種苗供應能力,完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要按照農業部標準菜園建設標準 (農辦農 〔2009〕121號)要求,加快推進蔬菜標準化生產和管理,逐步實現凈菜上市。要進一步加強蔬菜質量安全工作,積極推行市場準入準出和產品可追溯制度,加強質量檢測和市場監管力度,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要加強對蔬菜病蟲害統防統治、菜地質量修復與平衡施肥等技術指導,“十二五”期間全省實現菜田測土配方施肥的全覆蓋。要依法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殘留農藥 (含生物農藥),有條件的可實行重點品種免費供種供藥。要制定蔬菜種植環境污染物的限量標準,并加強監測。要建立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機制,嚴格產地準出制度。

  三、改善蔬菜流通設施條件

  (八)加快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安排專項資金加強產地蔬菜預冷設施、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城市蔬菜低溫配送中心建設,推廣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及相關配套設備。

  (九)繼續加強蔬菜批發市場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農委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繼續實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和 “雙百”市場工程。要積極建設一批產地批發和集散批發市場,升級改造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城市銷區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規范交易秩序,優化交易環境,不斷完善層次分明、功能齊備、流通順暢的市場體系。要推進標準化菜市場示范工程建設,支持城市菜市場的建設改造。

  四、完善 “綠色通道”政策

  (十)落實和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 “綠色通道”政策。在全省范圍內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 “綠色通道”政策。

  (十一)積極做好蔬菜產品運輸。各地和有關重點企業要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協調,鐵路部門要及時掌握蔬菜運輸需求,妥善做好運力安排,優化運輸組織,支持蔬菜運輸。省發展改革委要積極協調鐵路部門,建設產銷地鐵路專用線、鐵路冷藏運輸車輛和必要場站設施,充分發揮鐵路運輸優勢。要積極鼓勵物流企業參與蔬菜產品運輸,支持其購置冷藏運輸車輛。

  五、提高蔬菜產銷的組織化程度

  (十二)大力扶持蔬菜生產合作社發展。省農委要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加大支持力度,扶持蔬菜生產合作社的發展,提高蔬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要大力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鼓勵和支持一部分農民從生產中分離出來,由生產領域向流通領域轉移,壯大產品營銷販運隊伍,加強生產與市場的溝通和銜接。要認真搞好農民培訓,積極組織新菜農直接到高水平蔬菜園區參加實地辦班、現場培訓,盡快讓每位農民都掌握蔬菜生產的先進適用技術。

  (十三)認真組織好產銷對接工作。省商務廳要以 “農超對接”等工作為抓手,積極引導大型零售流通企業以及學校、酒店、大企業等最終用戶與產地蔬菜生產合作社、批發市場和龍頭企業等直接對接,提高零售環節產銷對接的蔬菜流通比重,降低營銷費用。各地要對各類蔬菜產銷對接活動予以積極支持,引導產區和銷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促進蔬菜合理有序流通。

  六、強化蔬菜信息體系建設

  (十四)不斷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省發展改革委、省農委、省商務廳要根據部門職責分工、協調配合,抓緊研究建立覆蓋主要蔬菜品種的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制度,對種植面積、產量、交易量、庫存量及價格進行及時監測,擴大監測品種和范圍。要在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建立主要蔬菜品種的交易量、批發價格的日監測制度,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強化對蔬菜生產、市場和價格走勢的分析預警。省農委、省商務廳、省供銷社等部門建設的信息平臺,要把服務蔬菜產業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積極開展方便快捷、豐富多彩的信息服務。要充分利用12316新農村熱線、12582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等現代傳媒手段,為農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技術咨詢服務。

  (十五)繼續加強輿論宣傳。各地要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通過政府和部門網站、主流媒體以及手機報等新興傳播平臺,加大市場信息和專業技術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蔬菜種植戶、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和經營活動,穩定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市場預期。要積極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提倡節約,減少浪費。

  七、統籌抓好當前 “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

  (十六)認真做好災后 “菜籃子”產品生產恢復和市場供應工作。今年入汛以來,我省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給蔬菜生產供應造成一定影響。為此,省里制定下發了 《關于開展園藝特產業抗災自救工作的實施方案》 (吉農明電字 〔2010〕15號),指導各地積極開展抗災自救、棚室修復和恢復生產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各部門要針對洪澇災害給蔬菜生產和畜禽水產養殖造成損失的實際情況,盡快制定支持蔬菜大棚、畜禽圈舍、池塘網箱等災毀設施修復重建的政策意見,重點搞好種苗補貼和飼料供應,認真做好當前蔬菜恢復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確保價格基本穩定。要繼續落實好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國辦發 〔2010〕18號)精神和國家關于支持生豬和奶業等穩定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抓好肉蛋奶和水產品等 “菜籃子”產品的生產,確保市場供應充足。

  (十七)切實加強生產和市場監測預警。各地要加大市場監管執法力度,對經銷商銷售冒充 “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及哄抬菜價的行為依法嚴肅查處。要加強對蔬菜市場價格信息的正確引導,加大對捏造、散布虛假信息的新聞媒體、經營者或個人的監督查處力度,防止不實信息誤導市場。要及時發布信息,積極組織貨源,做好區域調劑,及時動用儲備,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串謀漲價等不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

  做好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工作,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各地、各部門要從管理好通脹預期、進一步貫徹中央 “惠民生”方針政策和保護農民利益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 “菜籃子”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職責分工,把各項工作措施盡快落到實處,為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地區: 吉林 吉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