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持續開展“雙安雙創”工作要求及省食安委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省食品安全辦(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委宣傳部等14個省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對創建期滿的第二批 32個縣(市、區)創建工作進行了評價驗收,根據評價結果對達到創建標準的成都市雙流區等27個創建縣(市、區)進行認定命名。
一、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創建依據是什么?
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發〔2014〕1號)精神的重要舉措,深入扎實開展示范創建工作,能夠引領和撬動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并投入更多資金資源到食品安全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整體水平。2017年1月,我省啟動第二批32個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 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實施“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
三、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取得了怎樣的創建成果?
創建以來,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均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以示范創建為抓手,認真落實黨政同責,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提升監管能力水平,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食品質量合格率均穩定在96%以上,群眾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保持在86%以上。一是堅持黨政同責,構建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所有創建示范縣(市、區)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都高度重視,縣(市、區)、鄉鎮(街道)兩級都成立了以政府負責人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二是加強財政支持,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投入。全部縣(市、區)均將食品安全監管經費納入當地政府財政預算,撥付專項經費支持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示范創建、抽檢監測、能力提升、網格管理、人員培訓等工作。2017年以來,共發放舉報獎勵390余萬元,共投入1.4億余元配備食品檢驗檢測、監管裝備。三是強化技術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支撐能力。創建示范縣(市、區)充分整合檢測資源,提升綜合技術保障能力。具備食品藥品快檢能力的縣(市、區)達100%。共擁有各行業、各等級檢驗檢測機構100多個,實現了食品質量監測全覆蓋,有效保障了食品產業發展和群眾品質生活需求。四是推動共建共治,社會共享食品安全。創建縣(市、區)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發動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各界力量,共鑄食品安全“防火墻”,形成齊抓共管、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共計200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余萬份,發送食品安全信息120余萬條,積極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提升了群眾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參與度。
三、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2017年1月,四川省第二批示范縣(市、區)啟動創建工作。創建周期屆滿兩年,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考核標準(2016)》規定對32個創建縣(市、區)開展評價驗收,具體評價內容包括食品安全工作組織領導,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情況,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情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情況。
四、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評價驗收程序是什么?
評價驗收分為自查初審、資料評審、陳述答辯、現場抽查、社會公示等階段。各示范創建縣(市、區)完成自查,經市(州)食品安全辦初審合格后報省食品安全辦申請驗收。通過70名各單位、各行業食品安全專家對各縣自查報告、證明資料和陳述答辯的集中評審,以及對部分縣的現場抽查,按程序送審并向社會公示,按照擇優示范、好中選優的原則,成都市雙流區等27個縣(市、區)達到創建標準,報請省政府命名表彰。
五、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是如何認定命名的?
經請示省政府領導同意,參照國家層面做法,以省食品安全辦名義對第二批創建成功的27個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進行發文通報。2020年2月12日,省食品安全辦制發《關于認定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通知》(川食安辦〔2020〕4號)。
日期:2020-08-23
一、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創建依據是什么?
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發〔2014〕1號)精神的重要舉措,深入扎實開展示范創建工作,能夠引領和撬動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并投入更多資金資源到食品安全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整體水平。2017年1月,我省啟動第二批32個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 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實施“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
三、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取得了怎樣的創建成果?
創建以來,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均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以示范創建為抓手,認真落實黨政同責,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提升監管能力水平,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食品質量合格率均穩定在96%以上,群眾食品安全總體滿意度保持在86%以上。一是堅持黨政同責,構建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所有創建示范縣(市、區)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都高度重視,縣(市、區)、鄉鎮(街道)兩級都成立了以政府負責人為主任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二是加強財政支持,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投入。全部縣(市、區)均將食品安全監管經費納入當地政府財政預算,撥付專項經費支持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示范創建、抽檢監測、能力提升、網格管理、人員培訓等工作。2017年以來,共發放舉報獎勵390余萬元,共投入1.4億余元配備食品檢驗檢測、監管裝備。三是強化技術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支撐能力。創建示范縣(市、區)充分整合檢測資源,提升綜合技術保障能力。具備食品藥品快檢能力的縣(市、區)達100%。共擁有各行業、各等級檢驗檢測機構100多個,實現了食品質量監測全覆蓋,有效保障了食品產業發展和群眾品質生活需求。四是推動共建共治,社會共享食品安全。創建縣(市、區)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發動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各界力量,共鑄食品安全“防火墻”,形成齊抓共管、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共計200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0余萬份,發送食品安全信息120余萬條,積極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提升了群眾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參與度。
三、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2017年1月,四川省第二批示范縣(市、區)啟動創建工作。創建周期屆滿兩年,按照《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考核標準(2016)》規定對32個創建縣(市、區)開展評價驗收,具體評價內容包括食品安全工作組織領導,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情況,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情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情況。
四、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評價驗收程序是什么?
評價驗收分為自查初審、資料評審、陳述答辯、現場抽查、社會公示等階段。各示范創建縣(市、區)完成自查,經市(州)食品安全辦初審合格后報省食品安全辦申請驗收。通過70名各單位、各行業食品安全專家對各縣自查報告、證明資料和陳述答辯的集中評審,以及對部分縣的現場抽查,按程序送審并向社會公示,按照擇優示范、好中選優的原則,成都市雙流區等27個縣(市、區)達到創建標準,報請省政府命名表彰。
五、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是如何認定命名的?
經請示省政府領導同意,參照國家層面做法,以省食品安全辦名義對第二批創建成功的27個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進行發文通報。2020年2月12日,省食品安全辦制發《關于認定第二批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區)的通知》(川食安辦〔2020〕4號)。
日期: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