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本科生在抱子芥采后品質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0-14 四川農業大學392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Chemistry》上發表題為Effect of light on sensory quality, health-promoting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Chemistry》上發表題為“Effect of light on sensory quality, health-promoting phytochemical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ost-harvest baby mustard”(《光照對抱子芥采后感官品質、生物活性物質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的學術論文。該期刊為中科院農林科學大類1區Top期刊,2020年影響因子為6.306。


  抱子芥為蕓薹屬芥菜種變種,是中國特色蔬菜,主要在川渝地區栽培,含有豐富的芥子油苷、類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等生物活性物質。針對抱子芥采后易腐變質的問題,本論文研究了不同光周期處理對抱子芥腋芽采后感官品質、生物活性物質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揭示了光照處理對抱子芥采后品質的調控機制,并篩選出最佳的光周期處理條件,為抱子芥采后品質調控提供了理論支撐。


  該論文受到國家自然基金和四川農業大學本科科研興趣培養計劃項目的資助。論文以四川農業大學為唯一單位,園藝學院孫勃副教授與園藝專業2017級本科生狄紅梅和張佳琪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園藝系實驗助理張芬老師為通訊作者,園藝專業本科生夏評鑫、黃文莉、簡越和張晨璐為共同作者,該論文的發表刷新了園藝專業本科生獨立發表論文的新高。



日期:2020-10-14
 
地區: 四川
標簽: 生物 抗氧化
行業: 添加劑配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