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預防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的消費提示

   2020-10-15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632
核心提示:近日,黑龍江某地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經檢測,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
近日,黑龍江某地“酸湯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已升至8人。經檢測,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為此,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一、米酵菌酸耐熱性極強,損害肝、腎、心、腦等器官


  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二、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中毒后病死率高達40%一100%


  近幾年發生的中毒大部分與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關,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湯圓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漿粑、河粉等食品為主。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一100%。


  三、如何預防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


  一是選擇正規渠道購買上述食品。在選購河粉、米粉(線)尤其是散裝稱重的濕河粉、米粉(線)時,要確認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在選購木耳、銀耳或其他谷類發酵制品、薯類制品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者進行購買。


  二是注意貯存時間并及時食用。濕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儲存不當受到污染產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熱烹制也無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濕米粉要冷藏儲存且應在當天食用完。泡發木耳、銀耳前應檢查其感官性狀,發現受潮變質的不應食用;泡發木耳、銀耳時間不宜過長,泡發后應及時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銀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隨意采食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鮮木耳。


  三是制備發酵面米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要保證食物無異味產生,一旦發現粉紅、綠、黃綠、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漿后要及時晾曬或烘干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防塵。



日期:2020-10-15
 
地區: 黑龍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