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企業進口大宗糧食別忽視有害生物

   2012-03-14 質檢總局464
核心提示:  江蘇連云港口岸是全國重要的糧食進出口大港。據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2月份,連云港口岸進口大豆20批,共計43.8萬噸

  江蘇連云港口岸是全國重要的糧食進出口大港。據連云港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2月份,連云港口岸進口大豆20批,共計43.8萬噸,貨值2.27億美元;進口大麥7批、0.38萬噸,貨值112.9萬美元;進口木薯干89批、47.2萬噸、貨值12592.9萬美元;進口玉米2批、11.6萬噸、貨值3943.1萬美元。分別從進口大豆中共檢出各種有害生物105種846種次,包括真菌病害7種,昆蟲3種,雜草95種,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0種47種次。截獲頻率較高的有假高粱、蒼耳屬(非中國種)、豚草、苘麻、莧等。

  從來源看,大豆中各類有害生物的單批截獲種次最多,疫情較重。從進口大麥中檢出各種有害生物25種106種次,包括真菌病害4種,雜草21種,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2種14種次,截獲頻率較高的有硬雀麥、法國野燕麥、菊科、苜蓿屬、雀麥等。從進口玉米中檢出各種有害生物26種53種次,包括真菌病害4種,雜草22種,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7種14種次,截獲頻率較高的有三裂葉豚草、蒼耳屬(非中國種)、莧、高粱等。從進口木薯干中檢出各種有害生物35種、852種次,主要是赤擬谷盜、谷蠹、咖啡豆象、露尾甲等昆蟲。

  為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保護我國農業和生態安全,檢驗檢疫部門一邊完善進境大豆等糧食產品的檢疫監管體系,做到全方位實時的監管,提高檢驗檢疫把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一邊密切關注國外疫情發生動態,加大對進境糧食產品的檢驗檢疫力度。在接卸碼頭、運輸沿線、倉儲和生產加工單位積極開展疫情調查與監測工作,構筑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傳入的堅固防線。同時,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生產加工企業的疫情風險意識,敦促其建立疫情調查、報告制度,積極協助檢驗檢疫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與國外主管部門交涉、溝通,促使其采取各項措施,加強對輸華植物產品離境前的檢驗檢疫和監管,確保符合中國進境檢驗檢疫的要求。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進口企業應進一步規范貿易合同,在合同中訂明禁止攜帶我國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一旦檢出,依據貿易合同對出口商索賠或退運處理,維護國家和進口商利益。

  (楊萬風苗琛)



日期:2012-03-14
 
行業: 糧油 進出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