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海南醫學院熱帶醫學研究院李娜博士揭示短雙歧桿菌M-16V緩解食物過敏新機制

   2020-11-26 海南醫學院645
核心提示:食物過敏作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成人和兒童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由于食物過敏癥狀反復,且現階段沒有徹底治愈的辦
食物過敏作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成人和兒童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由于食物過敏癥狀反復,且現階段沒有徹底治愈的辦法,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精神和經濟負擔。因此,闡明食物過敏發病機制,尋找有效緩解和治療途徑,對于食物過敏防治尤為重要。益生菌作為腸道微生態的平衡者和免疫功能的調節者,能有效緩解機體過敏癥狀。
 
  近日,海南醫學院熱帶醫學研究院李娜博士揭示了短雙歧桿菌M-16V(Bb M-16V)緩解食物過敏新機制,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在WILEY 旗下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IF: 5.546)在線發表,題為“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to Alleviate OVA-induced Food Allergy Through IL-33/ST2 Signal Pathway”。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許春娣教授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我校熱帶醫學研究院李娜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余熠副主任醫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在中國博士后基金等的支持下,團隊研究發現Bb M-16V明顯改善小鼠因卵清蛋白誘導的小腸炎癥反應,減少炎性細胞的浸潤;明顯抑制血清IL- 4和IL - 4 / IFN-γ分泌水平,對IL-5和 IL-13并無顯著影響。盡管食物過敏期間給予Bb M-16V對小腸IL-33表達無明顯抑制作用,但明顯阻斷IL-33受體ST2的表達,不僅影響全身Th2反應,而且顯著降低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在討論了Bb M-16V的免疫作用后,團隊檢測了Bb M-16V對過敏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研究顯示,Bb M-16V可以調整腸道菌群組成,并且這些變化與免疫因子表達密切相關。
 
  該研究基于雙歧桿菌與食物過敏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建立食物過敏小鼠模型,探討了Bb M-16V對食物過敏小鼠腸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調控作用,揭示了過敏原暴露后不同腸道菌群組成在調節T細胞對腸道過敏反應應答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結果為Bb M-16V在食物過敏中的應用提供新依據,為食物過敏的精準診斷和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為有效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率提供新策略。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jcp.29751



日期:2020-11-26
 
地區: 海南
標簽: 雙歧桿菌 過敏
行業: 食品檢測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