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李新崗教授團隊在“胎里紅”棗果皮花青苷形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12-2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18
核心提示:近日,林學院李新崗教授團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在線發表題為metabol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近日,林學院李新崗教授團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在線發表題為“metabol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Mechanisms in the Color Mutant Ziziphusjujuba cv. Tailihong”的封面文章。林學院石倩倩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李新崗教授為通訊作者。


  棗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果樹,栽培歷史悠久,栽植區域廣泛,果實、藥食兩用深受消費者喜愛。棗果實富含多酚類物質,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胎里紅”棗果在發育過程中,幼果紫紅色,成熟初期呈黃色,成熟后呈紅色。前期研究發現,“胎里紅”幼果時的紫紅色由花青素積累引起。然而,影響其花青素積累的生物合成途徑和調控機制尚未明確。


  通過轉錄和代謝分析發現,cyanidin-3-O-rutinoside、peonidin-3,5-O-diglucoside和cyanidin是“胎里紅”棗幼果時期花青苷的主要成分,進而轉錄組篩選獲得花青苷合成關鍵合成酶ZjANS、ZjUGT79B1和ZjCCoAOMT,同時篩選獲得調控花青苷合成關鍵轉錄因子ZjMYB5、ZjTT8和ZjWDR3。通過原核表達和體外酶活試驗,鑒定了花青苷合成酶花青苷合成酶ZjANS和二次糖基化修飾酶ZjUGT79B1,以及負責甲基化功能的基因ZjCCoAOMT在棗果皮花青苷生物合成的關鍵作用。為了確定ZjANS、ZjUGT79B1、ZjMYB5、ZjTT8和ZjWDR3在細胞內的定位,構建了ZjANS-GFP、ZjUGT79B1-GFP、ZjMYB5-GFP、ZjTT8-GFP和ZjWDR3-GFP系列融合載體,并將其瞬時轉化本氏煙草葉片表皮細胞內進行亞細胞定位。結果發現,ZjANS 和ZjUGT79B1不僅定位在細胞核上同時也分布在內質網上,而ZjMYB5-GFP和ZjTT8-GFP定位在細胞核,ZjWDR3-GFP在細胞核和細胞質中大量熒光信號。進而通過GUS染色、雙熒光素酶等驗證了ZjMYB5、ZjTT8和ZjWDR3轉錄因子在調控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徑的晚期結構基因ZjANS和ZjUGT79B1中的功能,揭示了棗果皮色澤形成的分子機理。研究系統解析了ZjMYB5、ZjTT8、ZjWDR3參與調控棗果皮花青素合成,并激活ZjANS和ZjUFGT79B1啟動子的轉錄,從而促進“胎里紅”幼果時期棗果皮花青素積累。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0c05334



日期:2020-12-25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