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餐具為食物增色不少,如何正確清洗消毒它們呢?有些你未必知道!小編帶你來看。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18年第12號)》分三步:清洗、消毒和保潔。按要求“一沖、二洗、三消毒、四保潔”,餐飲具抽檢再也不怕啦!
一 清洗方法
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殘渣;
2.用含洗滌劑的溶液洗凈餐用具表面;
3.用自來水沖去餐用具表面殘留的洗滌劑。
采用洗碗機清洗的,按設備使用說明操作
二 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
1.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00℃,并保持10分鐘以上;
蒸汽消毒
煮沸消毒
2.采用紅外線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并保持10分鐘以上;
3.采用洗碗機消毒的,消毒溫度、時間等應確保消毒效果滿足國家相關食品安全標準要求。
化學消毒
主要為使用各種含氯消毒劑消毒,在確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他消毒劑和參數。
使用含氯消毒劑的消毒方法:
1.嚴格按照含氯消毒劑產品說明書標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有效氯濃度宜在100mg/L~150mg/L,其他含氯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濃度宜在250mg/L以上;
2.將餐用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液中10~20分鐘,其他含氯消毒劑5分鐘以上;
3.用自來水沖去餐用具表面殘留的消毒液。
三 保潔方法
1.餐用具清洗或消毒后宜瀝干、烘干。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應專用,并經清洗消毒方可使用,防止餐用具受到污染;
2.及時將消毒后的餐用具放入專用的密閉保潔設施內。
四 常見錯誤
方法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有不少問題,我們總結了一些常見問題,客官們快來對號入座啦!
情況一:根本沒消毒。這里面有很多種形式,最明顯的就是店開著開著消毒柜成了儲藏室或者直接丟棄消毒設備設施。此外,有消毒水卻不會用、熱水燙一燙自以為是消毒。
情況二:清洗不到位。油漬殘留:餐飲具沒洗干凈放在消毒柜里烘,餐盤從消毒柜里拿出來,發現濃縮后的精華殘留在餐盤上。食物殘渣殘留:還有沒將殘渣刮干凈進了洗碗機,洗好出來后仍有粘性強的食物。
情況三:消毒效力不夠。配制的消毒液濃度不夠:沒有按照含氯消毒劑產品說明書標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濃度未達到250mg/L以上。熱消毒溫度不達標: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00℃;采用紅外線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熱消毒是從設備設施的溫度達到要求后開始計算時間的。消毒時間太短:這里既有化學消毒浸泡的時間太短,也有消毒柜消毒時間太短。
情況四:溫度不達標。洗碗機的兩道溫度設定不符要求,致使清洗消毒效力打折扣。通常來說第一道設定在65℃,第二道設定在85℃,嚴格按照所購買的洗碗機說明書來設定。
情況五:水池混用。清洗消毒餐飲具的水池與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混用,此乃大忌,特別是與清洗水產品的水池混用
情況六:靠得太緊密。中間部分的餐具無法達到預期的消毒溫度。不銹鋼餐具可以通過延長消毒時間的到解決,但是密胺餐具就不能長時間高溫了。建議將餐具放置時留出空隙。
情況七:錯誤的擺放。消毒時碗口、杯口、餐盤疊在一起面朝上,這樣放置清洗時的水會殘留在餐具內,消毒后拿出來的碗仍然是掛水的。特別在使用定向噴水的洗碗機時這樣疊加放置送入清洗通道是無法達到清洗消毒效力的。
情況八:未定期維護消毒設備。例如洗碗機出口處的幕簾未定期清潔,會直接污染消毒后傳送出來的餐飲具,造成餐飲具二次污染。
情況九:消毒產品不合格。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洗滌劑和消毒劑。一般來說就是采購的是三無產品,產品質量沒有保證。
情況十:機器設備故障。洗碗機洗滌劑或者催干劑輸送泵故障,無法按照比例輸送液體至洗碗機,等于就是將餐飲具在洗碗機里熱一下。
情況十一:保潔措施未落實。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使用化學消毒的餐飲具在消毒后要用自來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解決餐具上殘留的水珠,要么晾干要么擦干,二是很多單位比較講究,會要求餐廳服務員在將餐飲具擺上餐桌前用布再擦一遍,但是這兩點在操作時往往會疏忽擦拭前對布和服務員手部的消毒。三是未及時將已消毒的參加放入密閉的保潔柜內。
餐飲服務提供的是一種公共服務,對使用過的餐飲具進行清洗消毒是預防病菌傳播的必須手段,餐飲具的有效消毒意義重大。
日期:2021-03-19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18年第12號)》分三步:清洗、消毒和保潔。按要求“一沖、二洗、三消毒、四保潔”,餐飲具抽檢再也不怕啦!
一 清洗方法
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殘渣;
2.用含洗滌劑的溶液洗凈餐用具表面;
3.用自來水沖去餐用具表面殘留的洗滌劑。
采用洗碗機清洗的,按設備使用說明操作
二 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
1.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00℃,并保持10分鐘以上;
蒸汽消毒
煮沸消毒
2.采用紅外線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并保持10分鐘以上;
3.采用洗碗機消毒的,消毒溫度、時間等應確保消毒效果滿足國家相關食品安全標準要求。
化學消毒
主要為使用各種含氯消毒劑消毒,在確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他消毒劑和參數。
使用含氯消毒劑的消毒方法:
1.嚴格按照含氯消毒劑產品說明書標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有效氯濃度宜在100mg/L~150mg/L,其他含氯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濃度宜在250mg/L以上;
2.將餐用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液中10~20分鐘,其他含氯消毒劑5分鐘以上;
3.用自來水沖去餐用具表面殘留的消毒液。
三 保潔方法
1.餐用具清洗或消毒后宜瀝干、烘干。使用抹布擦干的,抹布應專用,并經清洗消毒方可使用,防止餐用具受到污染;
2.及時將消毒后的餐用具放入專用的密閉保潔設施內。
四 常見錯誤
方法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有不少問題,我們總結了一些常見問題,客官們快來對號入座啦!
情況一:根本沒消毒。這里面有很多種形式,最明顯的就是店開著開著消毒柜成了儲藏室或者直接丟棄消毒設備設施。此外,有消毒水卻不會用、熱水燙一燙自以為是消毒。
情況二:清洗不到位。油漬殘留:餐飲具沒洗干凈放在消毒柜里烘,餐盤從消毒柜里拿出來,發現濃縮后的精華殘留在餐盤上。食物殘渣殘留:還有沒將殘渣刮干凈進了洗碗機,洗好出來后仍有粘性強的食物。
情況三:消毒效力不夠。配制的消毒液濃度不夠:沒有按照含氯消毒劑產品說明書標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濃度未達到250mg/L以上。熱消毒溫度不達標: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00℃;采用紅外線消毒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熱消毒是從設備設施的溫度達到要求后開始計算時間的。消毒時間太短:這里既有化學消毒浸泡的時間太短,也有消毒柜消毒時間太短。
情況四:溫度不達標。洗碗機的兩道溫度設定不符要求,致使清洗消毒效力打折扣。通常來說第一道設定在65℃,第二道設定在85℃,嚴格按照所購買的洗碗機說明書來設定。
情況五:水池混用。清洗消毒餐飲具的水池與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混用,此乃大忌,特別是與清洗水產品的水池混用
情況六:靠得太緊密。中間部分的餐具無法達到預期的消毒溫度。不銹鋼餐具可以通過延長消毒時間的到解決,但是密胺餐具就不能長時間高溫了。建議將餐具放置時留出空隙。
情況七:錯誤的擺放。消毒時碗口、杯口、餐盤疊在一起面朝上,這樣放置清洗時的水會殘留在餐具內,消毒后拿出來的碗仍然是掛水的。特別在使用定向噴水的洗碗機時這樣疊加放置送入清洗通道是無法達到清洗消毒效力的。
情況八:未定期維護消毒設備。例如洗碗機出口處的幕簾未定期清潔,會直接污染消毒后傳送出來的餐飲具,造成餐飲具二次污染。
情況九:消毒產品不合格。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洗滌劑和消毒劑。一般來說就是采購的是三無產品,產品質量沒有保證。
情況十:機器設備故障。洗碗機洗滌劑或者催干劑輸送泵故障,無法按照比例輸送液體至洗碗機,等于就是將餐飲具在洗碗機里熱一下。
情況十一:保潔措施未落實。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使用化學消毒的餐飲具在消毒后要用自來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干凈,解決餐具上殘留的水珠,要么晾干要么擦干,二是很多單位比較講究,會要求餐廳服務員在將餐飲具擺上餐桌前用布再擦一遍,但是這兩點在操作時往往會疏忽擦拭前對布和服務員手部的消毒。三是未及時將已消毒的參加放入密閉的保潔柜內。
餐飲服務提供的是一種公共服務,對使用過的餐飲具進行清洗消毒是預防病菌傳播的必須手段,餐飲具的有效消毒意義重大。
日期: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