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贛州全南縣借力大數據助推食品監管紀實

   2021-04-27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03
核心提示:大數據就像一個魔法師,贛州全南縣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治理示范縣為抓手,借力大數據,建立共享共用的智慧市監管指揮平臺,通過物
大數據就像一個魔法師,贛州全南縣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治理示范縣”為抓手,借力大數據,建立共享共用的智慧市監管指揮平臺,通過物聯網感知、市場監測、“互聯網+”云平臺等方式,讓農戶種養“望云端”、讓食物產生記憶、讓食品安全看得見摸得著,助推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


  種養“望云端”
 
  仲春時節萬物復蘇,江禾田園綜合體的溫控大棚里,高山蔬菜長勢喜人,管式立體種植模式和水肥一體、生物調節等智能裝備格外引人注目。
 
  “有了這些‘高科技’,什么時候剪枝、授粉,什么時候施肥、采摘,心里更有數了。”基地負責人張玉春說,基地作為“智慧農業”試驗田,安裝了農業物聯網設備,對氣象、土壤、蟲害等信息,均能進行實時監測,并與后臺聯網,以便做出科學農事決策。
 
  自安裝“農業大腦”,江禾田園種植的高山蔬菜從生產的主體、品種、數量、銷售渠道等環節自動精準記錄,實現了智慧農業賦能的高山蔬菜全程標準化種植,也讓高山蔬菜有了專屬“身份證”,形成從源頭到餐桌可追溯的閉環。
 
  由“靠經驗”轉向“靠數據”說話,江禾田園并非個例。在全南縣現代牧業公司養殖豬舍看到,全封閉空間內,自動喂料、空氣過濾、水簾降溫、全漏縫免沖水系統等設施一應俱全,豬舍外還裝設防蚊防鼠網,形成嚴密生物安全體系。智能化生豬養殖是全南把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源頭嚴防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全南縣實施“病死畜禽”源頭治理,投資680萬元新建了全南縣現代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全縣養殖企業已購置生物降解設備3套,日處量3噸,對縣內病死畜禽及產品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去年累計無害化處理檢疫不合格生豬及產品40051頭。
 
  自實施“菜籃子”源頭安全工程以來,全南縣大力培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和地理標志食品,全縣“三品一標”食品數量達13個,成功創建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53家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加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全南被評為省級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縣。
 
  食物“有記憶”
 
  中午時分,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全南中學頓時熱鬧起來,4000余名學生陸續走出教室,來到食堂排隊打飯。
 
  “大廳的電子屏幕能實時觀看后廚食品加工‘直播’過程,每天都會有學生駐足觀看。”據學校食堂負責人介紹,通過打造“明廚亮灶”,現在后廚生產過程都記在“平臺”里,需要回看的話,點點鼠標就可以了。
 
  食堂負責人口中的“平臺”,是全南縣智慧市監指揮平臺。有了這朵“云”,學生吃的食品由哪里生產,誰進行生產、配送、檢測、加工,全都一目了然,每個環節都可追溯。現在全南已有62所供餐的中小學及幼兒園的2萬多學生營養餐納入監管,實現100%全覆蓋。
 
  “智慧市監是‘互聯網+’的產物,實現市場監管信息化、陽光化、智慧化。”該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曾春華說,創建食品安全監管、明廚亮灶、監管統計分析、藥械與化妝品監管、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計量認證認可監管“六合一”的智慧市監平臺,將“四品一械一廚”流通過程進行梳理,強化對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明廚亮灶以及醫療器械企業的監管,實現智慧市監賦能的市場流通全程溯源。
 
  圍繞打造一支食品安全人才隊伍,為智慧市監提供堅實人才支撐的發展格局,該縣集中人才力量補齊快檢技術短板,組建6個技術小分隊對口指導鄉鎮、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經營單位,每季度舉辦一期食品安全快檢技術培訓班。聚合快檢人才促食品安全,“快檢能手”“田秀才”等快檢人才也茁壯成長起來,依托“大數據”提升智慧監管效能,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
 
  目前,全縣共有食品生產企業6家、食品經營單位1302余家、餐飲服務單位1062家、藥械企業102家接入智慧市監平臺,全南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連續三年被市一級評為優秀等次。
 
  安全“摸得著”
 
  和煦春風吹綠桃江兩岸,在全南縣陂頭鎮農貿市場入口處,身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在調配試劑、取樣、切片、浸泡、檢測……這些實驗室才能看到的場景,如今搬到了鄉鎮,觀摩“實驗”的農戶好奇地將自己種的菜拿出來要“化驗”。
 
  仔細一問才知道,這是全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你點我檢”進農村活動,通過黨員技術骨干現場為市民免費提供食品安全快檢服務,宣傳食品安全及消費安全知識,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
 
  “開展‘你點我撿’活動,讓食品安全‘曬’在陽光下。”3年來一直堅守食品快檢的黨員劉世榮說。當地市監部門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力量,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的“六進”活動,讓市場監管更加精準、高效。
 
  為提升市場監督管理服務水平,全南縣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高標準建立11個城鄉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室,每天將進場食品快檢結果通過電子屏幕公示,并規范快檢的結果處理、告知以及復檢等各流程,形成“即時檢測、實時公布、及時處置”機制,嚴把食用農產品入市準入關。全南還不斷加大投入,以“智慧市監”為主體,形成轄區市場監管所日常快檢—移動快檢車流動巡查—縣局快速檢測實驗室定期監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督抽檢的快檢聯動體系,將快速檢測的時效性與監督抽檢工作的權威性有機結合,今年全縣共查處食品違法違章案件6起,罰沒13.6萬元。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贛州全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開展“六進”活動8次,針對食用農產品、散裝食品、餐飲食品、現場制售食品等覆蓋重點單位、重點品種、重點項目開展快速檢測3763批次,共檢驗出“不合格”樣品(涉及果蔬、水產品、畜禽肉及其制品)24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9.36%。



日期:2021-04-27
 
地區: 江西 贛州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