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和西安財經大學聯合發布《2021年上半年陜西省市場環境形勢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省市場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為85.54,位于A-等級,總體呈穩步提升趨勢。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圍繞減少審批、易進好出、提高效率,持續深化“放管服”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上半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45.19萬戶,同比增長17.78%;其中企業13.09萬戶,同比增速最快,達到35.26%;市場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460.59萬戶,食品經營許可證總數達38.19萬個,商標申請量達8.74萬件。全省市場準入環境評價結果顯示,營商政務服務得分88.45,市場主體活力得分83.26,營商環境吸引力得分79.95。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我省市場監管部門持續發力,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落實,強化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持續推進轉供電環節電價治理和“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扎實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和失信企業聯合懲戒監管機制,打出規范市場秩序“組合拳”,全省市場競爭環境總體發展良好。截至6月底,全省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199起,涉案金額249.68萬元;“兩品一械”案件914件,涉案金額287.4萬元;工業產品質量案件497起,涉案金額379.64萬元;商標違法案件204起、涉案金額334.90萬元;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170余種、234.7噸、貨值733.5萬元;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推送涉及市場主體信息12682.63萬條,獲取其他政府部門涉及市場主體信息1123.02萬條。全省市場競爭環境評價結果顯示,市場公平競爭得分79.03,事中事后監管得分86.08,知識產權保護得分86.82。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以校園食品、農村食品、保健食品為重點,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深入實施“藥品安全放心工程”,強化對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切實保障消費市場安全,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上半年,全省共開展食品安全抽檢41386批次,合格率98.03%;藥品抽檢3366批,合格率99.91%;開展重點工業領域產品質量抽檢1085家,合格率為98.31%;特種設備領域檢查企業9282戶,處置電梯應急事件717起;受理消費者投訴案件91563件,成功調解4352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042.92萬元。全省市場消費環境評價結果顯示,消費安全得分88.94,消費質量得分90.29,消費價格得分88.91,消費服務得分87.08,消費維權得分88.54。
報告對各設區市市場環境進行了量化打分及排名,其中西安、延安、銅川、咸陽等市市場監管綜合排名靠前。根據整體分析評價,全省市場環境總體趨勢向好,但仍存在市場主體活力不足、外商投資吸引力較弱、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進度不平衡、綜合執法監督工作推進力度不夠、信用監管應用能力不足、食品安全監管決策的執行效果欠佳、市場監管質量不高、網絡交易監管不全面等問題,制約了我省市場環境提升和發展。
報告建議
要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方式,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學習國際國內招商引資先進做法,補齊市場環境吸引力短板;要進一步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探索建立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和回應機制;要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要加快“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有效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化水平,全面優化市場監管部門政務服務;要加快構建食品安全多元共治體系,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水平;要進一步規范“明碼標價”,營造價格透明的消費環境;要建立與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協作機制和網絡市場聲譽機制,持續提高網絡市場監管效能。
日期:2021-10-02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圍繞減少審批、易進好出、提高效率,持續深化“放管服”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上半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45.19萬戶,同比增長17.78%;其中企業13.09萬戶,同比增速最快,達到35.26%;市場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460.59萬戶,食品經營許可證總數達38.19萬個,商標申請量達8.74萬件。全省市場準入環境評價結果顯示,營商政務服務得分88.45,市場主體活力得分83.26,營商環境吸引力得分79.95。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我省市場監管部門持續發力,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落實,強化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持續推進轉供電環節電價治理和“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扎實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和失信企業聯合懲戒監管機制,打出規范市場秩序“組合拳”,全省市場競爭環境總體發展良好。截至6月底,全省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199起,涉案金額249.68萬元;“兩品一械”案件914件,涉案金額287.4萬元;工業產品質量案件497起,涉案金額379.64萬元;商標違法案件204起、涉案金額334.90萬元;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170余種、234.7噸、貨值733.5萬元;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陜西)推送涉及市場主體信息12682.63萬條,獲取其他政府部門涉及市場主體信息1123.02萬條。全省市場競爭環境評價結果顯示,市場公平競爭得分79.03,事中事后監管得分86.08,知識產權保護得分86.82。
報告指出
2021年上半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以校園食品、農村食品、保健食品為重點,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深入實施“藥品安全放心工程”,強化對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隱患排查,切實保障消費市場安全,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上半年,全省共開展食品安全抽檢41386批次,合格率98.03%;藥品抽檢3366批,合格率99.91%;開展重點工業領域產品質量抽檢1085家,合格率為98.31%;特種設備領域檢查企業9282戶,處置電梯應急事件717起;受理消費者投訴案件91563件,成功調解4352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042.92萬元。全省市場消費環境評價結果顯示,消費安全得分88.94,消費質量得分90.29,消費價格得分88.91,消費服務得分87.08,消費維權得分88.54。
報告對各設區市市場環境進行了量化打分及排名,其中西安、延安、銅川、咸陽等市市場監管綜合排名靠前。根據整體分析評價,全省市場環境總體趨勢向好,但仍存在市場主體活力不足、外商投資吸引力較弱、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進度不平衡、綜合執法監督工作推進力度不夠、信用監管應用能力不足、食品安全監管決策的執行效果欠佳、市場監管質量不高、網絡交易監管不全面等問題,制約了我省市場環境提升和發展。
報告建議
要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方式,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學習國際國內招商引資先進做法,補齊市場環境吸引力短板;要進一步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探索建立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和回應機制;要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要加快“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有效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化水平,全面優化市場監管部門政務服務;要加快構建食品安全多元共治體系,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水平;要進一步規范“明碼標價”,營造價格透明的消費環境;要建立與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協作機制和網絡市場聲譽機制,持續提高網絡市場監管效能。
日期:202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