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膳食纖維來源科學共識》專家討論會在北京順利召開。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楊曉光教授,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主任委員楊瑞馥教授,副主任委員劉烈剛教授、王欣教授、向雪松副研究員,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副主任委員孫桂菊教授、王竹研究員,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宋雁研究員,四川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何方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朱婧副研究員等12名專家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向雪松主持。朱婧代表工作組向專家匯報了膳食纖維來源科學證據評價工作情況。
近年,公眾對膳食纖維的健康意義日益了解和關注,為滿足消費者的相關需求,與此相關的科學和管理問題也受到了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會議上,專家們針對膳食纖維定義和名單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專家們表示,新型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層出不窮,這些新型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是否可認定為膳食纖維還需要按照膳食纖維的定義,從化學結構、消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進行科學論證,但是現階段仍缺乏這樣的膳食纖維的系統科學證據。專家一致認為《膳食纖維來源科學共識》的編寫對膳食纖維的來源、學術研究、法規管理、產品開發和消費者指導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膳食纖維來源科學共識》的具體內容將發表于學術期刊,也將擇期在科學大會上進行解讀。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日期:2021-11-15
近年,公眾對膳食纖維的健康意義日益了解和關注,為滿足消費者的相關需求,與此相關的科學和管理問題也受到了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會議上,專家們針對膳食纖維定義和名單展開了熱烈地討論。專家們表示,新型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層出不窮,這些新型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是否可認定為膳食纖維還需要按照膳食纖維的定義,從化學結構、消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進行科學論證,但是現階段仍缺乏這樣的膳食纖維的系統科學證據。專家一致認為《膳食纖維來源科學共識》的編寫對膳食纖維的來源、學術研究、法規管理、產品開發和消費者指導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膳食纖維來源科學共識》的具體內容將發表于學術期刊,也將擇期在科學大會上進行解讀。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日期: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