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質標所在SERS適配體傳感器快速檢測黃曲霉毒素B1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2-08-04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326
核心提示:該研究通過合成具有衛星結構的金磁納米顆粒和銀納米顆粒組成的復合物,構建了一種用于快速檢測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新型SERS適配體傳感器,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重復性,可用于薏仁和玉米樣品的檢測,為谷物AFB1污染的提前預警提供了支撐。……(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質標所真菌毒素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Food Control(IF: 6.652)上發表了題為“A SERS aptasenso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in coix seed using satellite structured Fe3O4@Au nanocomposites”的學術論文。該研究通過合成具有衛星結構的金磁納米顆粒和銀納米顆粒組成的復合物,構建了一種用于快速檢測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新型SERS適配體傳感器,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重復性,可用于薏仁和玉米樣品的檢測,為谷物AFB1污染的提前預警提供了支撐。
 
  薏仁作為我國傳統的藥食同源食品,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肥胖、增強免疫活性等多種健康效應。然而薏仁易受到多種真菌毒素的污染,其中AFB1毒性最強。AFB1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產生的次級代謝物,屬于Ⅰ類致癌物,是導致肝細胞癌高發病率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人和動物健康。因此,亟待開發快速、高效的針對薏仁中AFB1的檢測方法,以防止受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場。
 
  本研究基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開發了一種可用于檢測薏仁中AFB1的適配體傳感器。在具有磁分離特性和良好SERS活性的Fe3O4@Au納米顆粒表面修飾AFB1適配體,作為捕獲探針;表面修飾拉曼信號分子5,5& #39;-二硫代雙(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 (2-nitrobenzoic acid),DTNB)和AFB1適配體互補鏈(cDNA)的Ag納米顆粒作為信號探針。利用適配體與cDNA的結合,捕獲探針與信號探針組成納米復合物。基于AFB1和cDNA之間競爭性結合適配體的原理,利用DTNB在1331 cm-1處的特征峰SERS信號強度與AFB1濃度的關系構建標準曲線,實現了對薏仁中AFB1的快速定量檢測。所構建的新型SERS適配體傳感器的檢出限為0.0060 ng/mL,線性范圍0.01-100 ng/mL,薏仁樣品的加標回收率為98.2%~101.2%。所構建的SERS適配體傳感器在快速、高效檢測食品中AFB1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質標所王蒙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客座學生韓晨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該論文的第一通訊單位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該研究獲得河北省科技計劃(21344801D)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批準號KJCX20200201)的資助。




日期:2022-08-04
 
地區: 北京
行業: 食品檢測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