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助力我市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聚焦民生底線和市場需求,以解決企業和群眾堵點難點問題為切入點,以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為目標,守底線保安全,拉高線促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現制定“廊十條”如下:
一、從嚴從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3號)等規定。
(一)嚴格防控要求。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防控管理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和應急處置預案,切實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冷鏈食品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消毒技術指南》(第二版)的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原輔料企業、進口原輔料企業必須按照規定向當地政府、防疫辦、衛健、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報備。
(二)加強防護指導。指導企業做好生產場所、設施設備、從業人員、產品等衛生防疫,備足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液、酒精、測溫儀等防疫用品,全面科學開展消殺和環境整治,對生產、倉儲、辦公、生活等區域清潔消毒。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強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履行個人防控責任,自覺遵守防疫規定,做好不同場景自我防護。指導冷鏈食品企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做好人員管理等防疫規定,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動,確保穩產增產和疫情防控安全。
(三)落實防控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工作方案,開展應急演練,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流程,提高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加大對冷鏈食品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一單三證一碼”,重點加強人防、物防、環防等措施落實,嚴密實施風險管控。落實員工健康監測制度,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少聚集、人員流動管控;科學防疫,做好常通風,環境消殺管理,保持環境衛生;嚴格落實進口原輔料防疫舉措,對原輔料包裝與設施設備進行預防性消毒,必須做到強化消殺管理,強化專庫專柜專區管理,強化專人管理、專人防護,堅決做好食品生產源頭管控。
二、紓困解難,推動企業穩產增產。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扶持更多市場主體活下去,立出來,強起來。
(四)開展“惠企”行動。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要加強調查研究,謀劃本領域務實管用、利于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儲備,用好政策“工具箱”,主動加強惠企政策推送,做好宣傳解讀,便于企業應知盡知。開展“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活動,從“管理視角”轉換為“服務視角”,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行政策宣講、奉獻愛心等,了解企業所急所需,協調幫助企業辦理各項事宜,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落實各項幫扶政策,為市場主體添活力、增便利。
(五)加強安全培訓。一個成熟的營商環境,必定是一個守法用法的優良環境。冷鏈食品是食品安全領域防范疫情的工作重點。要通過“大普法”“送法入企”“培訓考核”等形式,廣泛宣貫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領域涉疫法律法規,強化市場主體疫情防控意識,引導食品生產者慎終如始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推動法律服務關口前移,實時舉辦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專題講座,以推動建立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分層工作機制,落實“兩個責任”,助力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政策法律水平,促進“四個最嚴”要求以更高水平落實,帶動全市食品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六)建立包保制度。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總局令第60號)落地落實落細,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實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包聯企業機制運行,主動對接企業,了解掌握企業需求、堵點和難點,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食品生產經營問題,幫助企業連斷點、疏堵點、解難點、滅痛點,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穩產達產的條件,全力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三、嚴格監管,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健全監管機制,落實企業主責,提升監管能力,確保全市食品安全穩定。
(七)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知責明責盡責,履行好監管責任,監督督促企業落實好食品安全責任和疫情防控責任,切實執行“六個嚴格”,即嚴格落實企業管理制度、嚴格食品原輔料管控和溯源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清洗消毒制度、嚴格生產過程控制、嚴格產品批批檢驗合格銷售、嚴格產品貯存運輸和可追溯,使企業時刻保持警醒,全面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提升企業管理能力,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隱患,全面保障食品企業防疫安全、生產安全和食品安全。
(八)開展風險排查整治。不困在于早慮,不窮在于早豫。要結合“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深化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全覆蓋式排查,堅決把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市局自主研發的“食品安全生產現場執法管理系統”的優勢,打造智能化監管數據共享平臺,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找準定位排查風險隱患,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秩序,“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
(九)電子追溯系統應用。嚴格落實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河北省局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全程記錄好全環節數據,實現產品安全全鏈條追溯。督促食品企業開展冷鏈食品溯源管理,及時、準確、完整、有效的將冷鏈食品信息錄入河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未錄入食品追溯平臺的企業產品,一律不得出廠銷售,確保產品從源頭到銷售全程可追蹤溯源,全方位、全時段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四、用“底線思維”嚴守為民底線
(十)擰緊食品“安全閥”。禍幾始作,當杜其萌;疾證方形,當絕其根。要見微知著,抓早抓小,著力避免發生風險隱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不僅要“思”,更要“行”;不僅要“有守”,更要“有為”,化解風險隱患,化風險為坦途,掌握主動,正確把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底線思維筑牢,把困難分析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和風險管理,不放過小問題,不回避大難點,主動查找、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監管薄弱的地方去、到監管風險較高的地方去,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有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上一層樓,狠抓落實,干出實績,助推食品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的市場環境,為人民群眾擰緊食品“安全閥”。
日期:2022-12-13
一、從嚴從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3號)等規定。
(一)嚴格防控要求。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防控管理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和應急處置預案,切實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冷鏈食品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消毒技術指南》(第二版)的要求。進口冷鏈食品原輔料企業、進口原輔料企業必須按照規定向當地政府、防疫辦、衛健、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報備。
(二)加強防護指導。指導企業做好生產場所、設施設備、從業人員、產品等衛生防疫,備足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液、酒精、測溫儀等防疫用品,全面科學開展消殺和環境整治,對生產、倉儲、辦公、生活等區域清潔消毒。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員工自我防護意識,強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履行個人防控責任,自覺遵守防疫規定,做好不同場景自我防護。指導冷鏈食品企業改善環境衛生條件,做好人員管理等防疫規定,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動,確保穩產增產和疫情防控安全。
(三)落實防控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工作方案,開展應急演練,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流程,提高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加大對冷鏈食品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一單三證一碼”,重點加強人防、物防、環防等措施落實,嚴密實施風險管控。落實員工健康監測制度,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少聚集、人員流動管控;科學防疫,做好常通風,環境消殺管理,保持環境衛生;嚴格落實進口原輔料防疫舉措,對原輔料包裝與設施設備進行預防性消毒,必須做到強化消殺管理,強化專庫專柜專區管理,強化專人管理、專人防護,堅決做好食品生產源頭管控。
二、紓困解難,推動企業穩產增產。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扶持更多市場主體活下去,立出來,強起來。
(四)開展“惠企”行動。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要加強調查研究,謀劃本領域務實管用、利于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儲備,用好政策“工具箱”,主動加強惠企政策推送,做好宣傳解讀,便于企業應知盡知。開展“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活動,從“管理視角”轉換為“服務視角”,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行政策宣講、奉獻愛心等,了解企業所急所需,協調幫助企業辦理各項事宜,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落實各項幫扶政策,為市場主體添活力、增便利。
(五)加強安全培訓。一個成熟的營商環境,必定是一個守法用法的優良環境。冷鏈食品是食品安全領域防范疫情的工作重點。要通過“大普法”“送法入企”“培訓考核”等形式,廣泛宣貫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領域涉疫法律法規,強化市場主體疫情防控意識,引導食品生產者慎終如始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推動法律服務關口前移,實時舉辦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專題講座,以推動建立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分層工作機制,落實“兩個責任”,助力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政策法律水平,促進“四個最嚴”要求以更高水平落實,帶動全市食品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六)建立包保制度。推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總局令第60號)落地落實落細,進一步壓緊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實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包聯企業機制運行,主動對接企業,了解掌握企業需求、堵點和難點,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食品生產經營問題,幫助企業連斷點、疏堵點、解難點、滅痛點,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穩產達產的條件,全力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三、嚴格監管,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健全監管機制,落實企業主責,提升監管能力,確保全市食品安全穩定。
(七)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知責明責盡責,履行好監管責任,監督督促企業落實好食品安全責任和疫情防控責任,切實執行“六個嚴格”,即嚴格落實企業管理制度、嚴格食品原輔料管控和溯源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清洗消毒制度、嚴格生產過程控制、嚴格產品批批檢驗合格銷售、嚴格產品貯存運輸和可追溯,使企業時刻保持警醒,全面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提升企業管理能力,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隱患,全面保障食品企業防疫安全、生產安全和食品安全。
(八)開展風險排查整治。不困在于早慮,不窮在于早豫。要結合“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深化開展食品生產企業全覆蓋式排查,堅決把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市局自主研發的“食品安全生產現場執法管理系統”的優勢,打造智能化監管數據共享平臺,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找準定位排查風險隱患,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秩序,“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
(九)電子追溯系統應用。嚴格落實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河北省局產品電子追溯系統,全程記錄好全環節數據,實現產品安全全鏈條追溯。督促食品企業開展冷鏈食品溯源管理,及時、準確、完整、有效的將冷鏈食品信息錄入河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未錄入食品追溯平臺的企業產品,一律不得出廠銷售,確保產品從源頭到銷售全程可追蹤溯源,全方位、全時段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四、用“底線思維”嚴守為民底線
(十)擰緊食品“安全閥”。禍幾始作,當杜其萌;疾證方形,當絕其根。要見微知著,抓早抓小,著力避免發生風險隱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不僅要“思”,更要“行”;不僅要“有守”,更要“有為”,化解風險隱患,化風險為坦途,掌握主動,正確把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底線思維筑牢,把困難分析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和風險管理,不放過小問題,不回避大難點,主動查找、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監管薄弱的地方去、到監管風險較高的地方去,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有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上一層樓,狠抓落實,干出實績,助推食品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的市場環境,為人民群眾擰緊食品“安全閥”。
日期: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