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以下簡稱“畜牧法”)已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旨在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培育和推廣畜禽優良品種,振興畜禽種業,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防范公共衛生風險,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01
# 詳細解讀 #
壹
明確可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基本條件
經過馴化和選育而成,遺傳性狀穩定,有成熟的品種和一定的種群規模,能夠不依賴于野生種群而獨立繁衍的馴養動物,可以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貳
強化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畜禽遺傳資源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此次畜牧法修訂強化了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相關要求,明確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以國家為主、多元參與,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的原則,實行分類分級保護。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和基因庫用地的需求。
叁
支持畜禽種業自主創新
堅持以種業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提出國家扶持畜禽品種的選育和優良品種的推廣使用,實施全國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國家鼓勵和支持畜禽種業自主創新,加強育種技術攻關,扶持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創新型企業發展。
肆
實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全國統一管理
國家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在統一的信息平臺辦理。主要目的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種畜禽生產經營精準化管理和服務,及時有效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提高種畜禽及其遺傳材料質量,提升我國畜禽種業發展水平。
伍
加強養殖戶權益保護
目前,全國共有各類畜禽養殖主體6700萬個,規模養殖場占1.4%,養殖戶占98.6%,是典型的小規模大群體。因此,畜牧法第四十七條特意在支持帶動養殖戶發展、保護其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對一些地方限制養殖戶發展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在法律上明確予以糾正。
陸
增加草原畜牧業、畜禽屠宰
各一章
草原畜牧業
草原畜牧業是牧區農牧民生產生活的主要依靠、牧區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畜禽屠宰
畜禽屠宰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
柒
建立畜禽生產和畜禽產品
市場監測預警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畜牧業市場引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畜牧法明確從國家層面建立統一的畜禽生產和畜禽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制度,更好地服務于畜禽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需要。
捌
畜禽遺傳資源輸入輸出
從境外引進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評估論證后批準;但是國務院對批準機關另有規定的除外。經批準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前,不得向境外輸出,不得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
國家對畜禽遺傳資源享有主權。向境外輸出或者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同時提出國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請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批準。
向境外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玖
其他新修訂內容
(一)完善了做好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規定;明確從事畜禽養殖不得隨意棄置和處理病死畜禽。
(二)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畜牧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提出國家建立健全現代畜禽養殖體系。
?。ㄈ┩晟屏诵笄莓a品保供穩價制度;要求省級人民政府負責保障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產品供給,建立穩產保供的政策保障和責任考核體系。
?。ㄋ模┟鞔_加強畜禽疫病監測和畜禽疫苗研制。健全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提升動物疫病風險防控水平。
02
# 海關提示 #
根據《畜牧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相關規定:向境外引入/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海關特別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對進境動物有如下要求。
壹
檢疫準備
動物進入隔離場前10天,所有場地、設施、工具必須保持清潔,并采用海關認可的有效方法進行不少于3次的消毒處理,每次消毒之間應當間隔3天。
飼養人員和隔離場管理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應當到具有相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并取得健康證明。
飼養人員和隔離場管理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應當接受海關的動物防疫、飼養管理等基礎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貳
隔離檢疫
檢疫準備完成后,經入境口岸海關現場檢驗檢疫合格的動物方可運往隔離場進行隔離檢疫。
人員、車輛、物品需進出隔離場的應當征得海關的同意,并采取有效的消毒防疫措施后,方可進出隔離場;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15天內未從事與隔離動物相關的工作。
嚴禁轉移隔離檢疫動物和私自采集、保存、運送檢疫動物血液、組織、精液、分泌物等樣品。未經海關同意,不得將生物制品帶入隔離場內,不得對隔離動物進行藥物治療、疫苗注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處理。
發現疑似患病或者死亡的動物,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海關,并采取下列措施:
1.將疑似患病動物移入患病動物隔離舍(室、池),由專人負責飼養管理;
2.對疑似患病和死亡動物停留過的場所和接觸過的用具、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3.禁止自行處置(包括解剖、轉移、屠宰等)患病、死亡動物;
4.死亡動物應當按照規定作無害化處理。
叁
后續監管
隔離場使用完畢后,隔離場管理人員應當在海關的監督下,作如下處理:
?。ㄒ唬┰趯游锏募S便、墊料及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符合防疫要求后,方可運出隔離場。
(二)剩余的飼料、飼草、墊料和用具等應當作無害化處理或者消毒后方可運出隔離場。
(三)對隔離場場地、設施、器具進行消毒處理。
(四)按照規定記錄動物流向和《進出境動物隔離檢疫場檢驗檢疫監管手冊》,檔案保存期至少5年。
供稿單位:寧河海關、法規處、動植物檢疫處
日期:2022-12-28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旨在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培育和推廣畜禽優良品種,振興畜禽種業,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防范公共衛生風險,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01
# 詳細解讀 #
壹
明確可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基本條件
經過馴化和選育而成,遺傳性狀穩定,有成熟的品種和一定的種群規模,能夠不依賴于野生種群而獨立繁衍的馴養動物,可以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貳
強化畜禽遺傳資源保護
畜禽遺傳資源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此次畜牧法修訂強化了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相關要求,明確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以國家為主、多元參與,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的原則,實行分類分級保護。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保障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和基因庫用地的需求。
叁
支持畜禽種業自主創新
堅持以種業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提出國家扶持畜禽品種的選育和優良品種的推廣使用,實施全國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國家鼓勵和支持畜禽種業自主創新,加強育種技術攻關,扶持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創新型企業發展。
肆
實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全國統一管理
國家對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在統一的信息平臺辦理。主要目的是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種畜禽生產經營精準化管理和服務,及時有效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提高種畜禽及其遺傳材料質量,提升我國畜禽種業發展水平。
伍
加強養殖戶權益保護
目前,全國共有各類畜禽養殖主體6700萬個,規模養殖場占1.4%,養殖戶占98.6%,是典型的小規模大群體。因此,畜牧法第四十七條特意在支持帶動養殖戶發展、保護其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對一些地方限制養殖戶發展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在法律上明確予以糾正。
陸
增加草原畜牧業、畜禽屠宰
各一章
草原畜牧業
草原畜牧業是牧區農牧民生產生活的主要依靠、牧區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畜禽屠宰
畜禽屠宰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
柒
建立畜禽生產和畜禽產品
市場監測預警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畜牧業市場引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畜牧法明確從國家層面建立統一的畜禽生產和畜禽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制度,更好地服務于畜禽產品穩產保供工作需要。
捌
畜禽遺傳資源輸入輸出
從境外引進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評估論證后批準;但是國務院對批準機關另有規定的除外。經批準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新發現的畜禽遺傳資源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前,不得向境外輸出,不得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
國家對畜禽遺傳資源享有主權。向境外輸出或者在境內與境外機構、個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遺傳資源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同時提出國家共享惠益的方案;受理申請的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經審核,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批準。
向境外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玖
其他新修訂內容
(一)完善了做好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規定;明確從事畜禽養殖不得隨意棄置和處理病死畜禽。
(二)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畜牧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提出國家建立健全現代畜禽養殖體系。
?。ㄈ┩晟屏诵笄莓a品保供穩價制度;要求省級人民政府負責保障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產品供給,建立穩產保供的政策保障和責任考核體系。
?。ㄋ模┟鞔_加強畜禽疫病監測和畜禽疫苗研制。健全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提升動物疫病風險防控水平。
02
# 海關提示 #
根據《畜牧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相關規定:向境外引入/輸出畜禽遺傳資源的,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并實施檢疫。
海關特別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對進境動物有如下要求。
壹
檢疫準備
動物進入隔離場前10天,所有場地、設施、工具必須保持清潔,并采用海關認可的有效方法進行不少于3次的消毒處理,每次消毒之間應當間隔3天。
飼養人員和隔離場管理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應當到具有相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并取得健康證明。
飼養人員和隔離場管理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應當接受海關的動物防疫、飼養管理等基礎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貳
隔離檢疫
檢疫準備完成后,經入境口岸海關現場檢驗檢疫合格的動物方可運往隔離場進行隔離檢疫。
人員、車輛、物品需進出隔離場的應當征得海關的同意,并采取有效的消毒防疫措施后,方可進出隔離場;人員在進入隔離場前15天內未從事與隔離動物相關的工作。
嚴禁轉移隔離檢疫動物和私自采集、保存、運送檢疫動物血液、組織、精液、分泌物等樣品。未經海關同意,不得將生物制品帶入隔離場內,不得對隔離動物進行藥物治療、疫苗注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處理。
發現疑似患病或者死亡的動物,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海關,并采取下列措施:
1.將疑似患病動物移入患病動物隔離舍(室、池),由專人負責飼養管理;
2.對疑似患病和死亡動物停留過的場所和接觸過的用具、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3.禁止自行處置(包括解剖、轉移、屠宰等)患病、死亡動物;
4.死亡動物應當按照規定作無害化處理。
叁
后續監管
隔離場使用完畢后,隔離場管理人員應當在海關的監督下,作如下處理:
?。ㄒ唬┰趯游锏募S便、墊料及污物、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符合防疫要求后,方可運出隔離場。
(二)剩余的飼料、飼草、墊料和用具等應當作無害化處理或者消毒后方可運出隔離場。
(三)對隔離場場地、設施、器具進行消毒處理。
(四)按照規定記錄動物流向和《進出境動物隔離檢疫場檢驗檢疫監管手冊》,檔案保存期至少5年。
供稿單位:寧河海關、法規處、動植物檢疫處
日期: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