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22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重點工作任務。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盈安出席會議并講話,咸陽市政協副主席史耀東致辭。寶雞市、商洛市、興平市、城固縣作經驗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部門以“四個最嚴”為統領,堅持補短強弱促提升,守底線拉高線同步推,“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全省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圓滿完成冬奧會、二十大等重大活動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任務,有力確保了農產品生產安全和社會消費安全。
會議強調,要立足大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使命感,深刻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統籌“三農”發展與安全的重要基礎地位,客觀研判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風險挑戰,高度重視監測抽檢、工作落實和體系建設等主觀層面引發的問題隱患,創新思路,找準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定位,不斷適應信息化時代和人民群眾更高更嚴的要求,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會議要求,2023年各地要聚焦硬任務,扭住關鍵點,補短板、建機制、抓落實,打好豇豆農殘攻堅治理和三年行動收官收尾兩場硬仗,鞏固提升質量標準、監測預警、執法監管“三大體系”建設成效,在宣傳落實新農安法要求、抓好農獸藥殘留整治、提升基層監管能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和強化風險監測管控等五個方面持續用力,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若干措施10項具體任務,豇豆等11個產品合格率明顯提升,市級問題發現率要達到1%以上,問題處置率達100%,力爭全省農檢機構“雙認證”覆蓋率達到70%以上,涉農鄉鎮監管站覆蓋率要達到100%,創建100個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及特質農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奮進農業強省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
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命名名單,向獲得命名的咸陽市武功縣、渭南市潼關縣、漢中市洋縣進行了授牌。會議期間,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興平市豐儀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芹興綠色速生葉菜生產基地、臻農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和陜西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信息化監管平臺和鄉鎮監管站建設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室、局)、廳屬單位負責同志,各市(區)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同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部分縣(區)政府及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來源: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日期:2023-05-05
會議指出,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部門以“四個最嚴”為統領,堅持補短強弱促提升,守底線拉高線同步推,“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全省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圓滿完成冬奧會、二十大等重大活動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任務,有力確保了農產品生產安全和社會消費安全。
會議強調,要立足大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使命感,深刻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統籌“三農”發展與安全的重要基礎地位,客觀研判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風險挑戰,高度重視監測抽檢、工作落實和體系建設等主觀層面引發的問題隱患,創新思路,找準新時代農產品質量安全定位,不斷適應信息化時代和人民群眾更高更嚴的要求,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會議要求,2023年各地要聚焦硬任務,扭住關鍵點,補短板、建機制、抓落實,打好豇豆農殘攻堅治理和三年行動收官收尾兩場硬仗,鞏固提升質量標準、監測預警、執法監管“三大體系”建設成效,在宣傳落實新農安法要求、抓好農獸藥殘留整治、提升基層監管能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和強化風險監測管控等五個方面持續用力,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若干措施10項具體任務,豇豆等11個產品合格率明顯提升,市級問題發現率要達到1%以上,問題處置率達100%,力爭全省農檢機構“雙認證”覆蓋率達到70%以上,涉農鄉鎮監管站覆蓋率要達到100%,創建100個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及特質農品、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奮進農業強省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
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命名名單,向獲得命名的咸陽市武功縣、渭南市潼關縣、漢中市洋縣進行了授牌。會議期間,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興平市豐儀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芹興綠色速生葉菜生產基地、臻農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和陜西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信息化監管平臺和鄉鎮監管站建設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處(室、局)、廳屬單位負責同志,各市(區)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同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部分縣(區)政府及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來源: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