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5月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3·15期間曝光的假泰國香米廠商、橄欖菜公司遭處罰
近日,3·15期間曝光的假泰國香米廠商、橄欖菜公司均遭到相應處罰。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淮南市壽縣永良米業(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大米生產企業制售假“泰國香米”的問題。據悉,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于4月13日被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根據央視“3·15”晚會曝光線索,執法人員當日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生產“二代泰國香米”,現場已生產25kg/袋的“二代泰國香米”346袋,另有已裝車待發貨的“二代泰國香米”共34.01噸,在生產車間和原料庫共有“二代泰國香米”包裝袋86807條。
無獨有偶,今年3·15期間,廣東電視臺曝光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橄欖菜的環境臟亂差、蒼蠅盤旋。近日,該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459萬余元并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處罰詳情顯示,當事人因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被罰款411.2萬余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7.1萬余元,沒收鹽漬芥菜88.2噸以及挖掘機、鏟車,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當事人因生產經營虛標生產日期的食品,被罰款21.5萬余元,沒收產品66箱。另外,對當事人食品生產者工藝流程等事項發生變化,未按規定申請變更的行為,提請原發證的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當事人及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王曉東、質量負責人王楚亮、食品安全員紀曉銓、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曾仲隆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調理牛排說成原切 網紅主播關聯公司被罰46萬元
近日,擁有千萬級粉絲的網紅主播“小貝餓了”因在抖音直播帶貨時將屬于調理牛排的“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其關聯主體品颯傳媒(西安)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西安市市場監管局處罰46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品颯傳媒(西安)有限公司為抖音賬號“小貝餓了”關聯主體,當事人員工程某某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先后19次將涉事牛排宣傳為“原切牛排”。當事人欺騙、誤導消費者購買其商品,不當謀取交易機會和競爭優勢,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據悉,原切牛排是不經輔料調理加工的牛排,涉事牛排因經過腌制,屬于調理牛排范疇,故該行為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
據悉,2022年5月19日,抖音網紅吃播博主“小貝餓了”在直播帶貨時,先后19次將一款“原切靜腌牛排”宣傳為“原切牛排”,引發消費者和網絡熱議。2022年11月,“小貝餓了”發布聲明稱,帶貨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將“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是口誤,對此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自身也在配合。
飲品中喝出大蟑螂?知名茶飲品牌回應
5月5日,蜜雪冰城因飲品中喝出蟑螂上熱搜。
據悉,近日,廣東汕頭一女子稱在蜜雪冰城門店購買飲品,結果喝出一只大蟑螂。她表示,一開始店家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后面調了監控后才承認。
對此,店家稱,目前正在核查,出于內部原因不方便多說,核查完會給顧客一個交代。
企業回應鮮牛奶菌落總數超標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3年第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在39批次不合格樣品中,1批次在永輝超市白云凱德廣場分店銷售的香滿樓鮮牛奶被抽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
對此,5月4日,香滿樓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企業已第一時間召回涉事產品,并稱經調查核實,不合格的原因不發生在生產、儲存、運輸環節。
游客在長沙遭遇“麻辣燙刺客” 當地通報
近日,“游客在長沙路邊攤買麻辣燙被收86元”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悉,4月22日,有網友發布一則視頻,在湖南長沙太平街路口,一對山東游客與路邊攤的麻辣燙小販起糾紛:游客表示在路邊攤買了一碗麻辣燙,價格是86元,其中一個小小的魷魚須價格是3元,一段2-3厘米的鴨腸也是3元,質疑價格過于離譜。警察到場后稱游客和攤販是消費糾紛,屬于市場行為,不歸警方處理。僵持之下,當事男游客表示心寒,但也不予追究了。事件一經報道,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對此,4月23日,長沙天心區市場監管局回應稱,涉事攤主是一名流動攤販,在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已離開該區域,他們將繼續尋找,依法依規進行處理,下一步,將加大對流動攤販的整治和市場監管,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4月24日,長沙市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長沙市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就上述事件發布情況通報稱,4月22日,網民反映有顧客在天心區云璽潮匯樓下與一售賣麻辣燙的流動攤販因價格問題發生爭執。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獲悉情況后依法開展調查處置。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對該流動攤販非法從事設攤經營的行為,已依據《長沙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責令改正并處罰;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流動攤販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未明碼標價的行為,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進行處置。
“上海一吐司賣98元遭瘋搶”引關注
4月26日,“上海一吐司賣98元遭瘋搶”“黃牛加價倒賣吐司300一條”的話題引發網友關注。
據報道,上海新開業的一家面包店生意火爆,號稱日本排名第二的生吐司,一條生吐司售價98元,限量400個左右,半天便已售罄。在現場,也不乏有“黃牛”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吐司,問及價格其對方表示“一條300”。
據悉,此店為日本品牌,且是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店員表示,采用的原材料均為自產品牌小麥粉,且吐司里并未添加雞蛋,外皮柔軟。不過,有網友找到了該吐司在日本的官網,發現它在日本東京的售價折合人民幣50元左右。
長沙官方通報“買4.6斤水果少一斤”一事
4月27日,湖南長沙,顧客爆料在五一廣場自助水果店遇到缺斤少兩,買了4.6斤的水果,實際少了足足一斤。
4月28日,網信天心在微信公眾號通報稱,涉事水果店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涉嫌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缺斤少兩情況屬實,現已立案調查,并責令該商戶停業整頓。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依法對其違法行為頂格處罰。
“成都一串串店雞爪插13根簽”引熱議
近日,“成都一串串店雞爪插13根簽”引網友熱議。
據悉,男子在社交平臺發視頻吐槽,四川成都一家串串店一個雞爪插13根竹簽。視頻內容顯示,該男子拿著插滿簽子的雞爪認真查數,發現一個雞爪插了13根簽。4角一根,算下來這一雞爪5.2元一個。男子稱,他來串串店吃過幾次,他想表達的是顧客體驗感很差。
對此,店方稱店內的雞爪24元一斤,一個雞爪至少10根竹簽才有利潤。后續會考慮顧客建議,針對竹簽較多的菜品做明確標注。
針對這個情況,有網友表示一個雞爪幾塊錢價格還可以,也有網友稱不理解店家的行為,怎么感覺串串越來越貴了。
麗江回應“游客質疑15元肉夾饃肉少被懟”
近日,云南麗江,游客趙先生發視頻稱,在麗江古城一家面館花15元買肉夾饃里沒有多少肉,且宣傳圖和實物相差太大,沒有明碼標價。向老板提出質疑并要求退款后,老板反問,“你就付了15塊,15塊能買到什么?肉夾饃就長這個樣子。”
5月4日,據報道,麗江市古城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古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古城管理局執法局責令當事商家停業整頓7天。經調查核實,飯店菜單上有價目表,但是墻上的菜品展示圖沒有標明價格。工作人員在現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明碼標價。商家已致電趙先生賠禮道歉,趙先生也表示接受道歉。
知名壽司店疑現“藍環章魚” 市監部門已介入
4月23日,有消費者在爭鮮回轉壽司打浦橋路日月光店吃飯,端上來的菜品被指疑似含有毒性的藍環章魚。4月24日,店家聯系該消費者,稱他們已聯系供應商,對方稱小章魚的原料是飯蛸,有斑點是正常的,供應商和門店內的章魚已經送檢。
據悉,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目前已介入調查。
日期:2023-05-08
3·15期間曝光的假泰國香米廠商、橄欖菜公司遭處罰
近日,3·15期間曝光的假泰國香米廠商、橄欖菜公司均遭到相應處罰。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淮南市壽縣永良米業(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大米生產企業制售假“泰國香米”的問題。據悉,壽縣永良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于4月13日被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0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根據央視“3·15”晚會曝光線索,執法人員當日對該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生產“二代泰國香米”,現場已生產25kg/袋的“二代泰國香米”346袋,另有已裝車待發貨的“二代泰國香米”共34.01噸,在生產車間和原料庫共有“二代泰國香米”包裝袋86807條。
無獨有偶,今年3·15期間,廣東電視臺曝光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橄欖菜的環境臟亂差、蒼蠅盤旋。近日,該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459萬余元并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處罰詳情顯示,當事人因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被罰款411.2萬余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7.1萬余元,沒收鹽漬芥菜88.2噸以及挖掘機、鏟車,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當事人因生產經營虛標生產日期的食品,被罰款21.5萬余元,沒收產品66箱。另外,對當事人食品生產者工藝流程等事項發生變化,未按規定申請變更的行為,提請原發證的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當事人及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王曉東、質量負責人王楚亮、食品安全員紀曉銓、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曾仲隆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5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調理牛排說成原切 網紅主播關聯公司被罰46萬元
近日,擁有千萬級粉絲的網紅主播“小貝餓了”因在抖音直播帶貨時將屬于調理牛排的“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其關聯主體品颯傳媒(西安)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西安市市場監管局處罰46萬元。
處罰事由顯示,品颯傳媒(西安)有限公司為抖音賬號“小貝餓了”關聯主體,當事人員工程某某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先后19次將涉事牛排宣傳為“原切牛排”。當事人欺騙、誤導消費者購買其商品,不當謀取交易機會和競爭優勢,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據悉,原切牛排是不經輔料調理加工的牛排,涉事牛排因經過腌制,屬于調理牛排范疇,故該行為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
據悉,2022年5月19日,抖音網紅吃播博主“小貝餓了”在直播帶貨時,先后19次將一款“原切靜腌牛排”宣傳為“原切牛排”,引發消費者和網絡熱議。2022年11月,“小貝餓了”發布聲明稱,帶貨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將“原切靜腌牛排”說成“原切牛排”是口誤,對此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自身也在配合。
飲品中喝出大蟑螂?知名茶飲品牌回應
5月5日,蜜雪冰城因飲品中喝出蟑螂上熱搜。
據悉,近日,廣東汕頭一女子稱在蜜雪冰城門店購買飲品,結果喝出一只大蟑螂。她表示,一開始店家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后面調了監控后才承認。
對此,店家稱,目前正在核查,出于內部原因不方便多說,核查完會給顧客一個交代。
企業回應鮮牛奶菌落總數超標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3年第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在39批次不合格樣品中,1批次在永輝超市白云凱德廣場分店銷售的香滿樓鮮牛奶被抽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
對此,5月4日,香滿樓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企業已第一時間召回涉事產品,并稱經調查核實,不合格的原因不發生在生產、儲存、運輸環節。
游客在長沙遭遇“麻辣燙刺客” 當地通報
近日,“游客在長沙路邊攤買麻辣燙被收86元”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悉,4月22日,有網友發布一則視頻,在湖南長沙太平街路口,一對山東游客與路邊攤的麻辣燙小販起糾紛:游客表示在路邊攤買了一碗麻辣燙,價格是86元,其中一個小小的魷魚須價格是3元,一段2-3厘米的鴨腸也是3元,質疑價格過于離譜。警察到場后稱游客和攤販是消費糾紛,屬于市場行為,不歸警方處理。僵持之下,當事男游客表示心寒,但也不予追究了。事件一經報道,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對此,4月23日,長沙天心區市場監管局回應稱,涉事攤主是一名流動攤販,在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已離開該區域,他們將繼續尋找,依法依規進行處理,下一步,將加大對流動攤販的整治和市場監管,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4月24日,長沙市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長沙市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就上述事件發布情況通報稱,4月22日,網民反映有顧客在天心區云璽潮匯樓下與一售賣麻辣燙的流動攤販因價格問題發生爭執。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獲悉情況后依法開展調查處置。天心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對該流動攤販非法從事設攤經營的行為,已依據《長沙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責令改正并處罰;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流動攤販在經營活動中存在未明碼標價的行為,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進行處置。
“上海一吐司賣98元遭瘋搶”引關注
4月26日,“上海一吐司賣98元遭瘋搶”“黃牛加價倒賣吐司300一條”的話題引發網友關注。
據報道,上海新開業的一家面包店生意火爆,號稱日本排名第二的生吐司,一條生吐司售價98元,限量400個左右,半天便已售罄。在現場,也不乏有“黃牛”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吐司,問及價格其對方表示“一條300”。
據悉,此店為日本品牌,且是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店員表示,采用的原材料均為自產品牌小麥粉,且吐司里并未添加雞蛋,外皮柔軟。不過,有網友找到了該吐司在日本的官網,發現它在日本東京的售價折合人民幣50元左右。
長沙官方通報“買4.6斤水果少一斤”一事
4月27日,湖南長沙,顧客爆料在五一廣場自助水果店遇到缺斤少兩,買了4.6斤的水果,實際少了足足一斤。
4月28日,網信天心在微信公眾號通報稱,涉事水果店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涉嫌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缺斤少兩情況屬實,現已立案調查,并責令該商戶停業整頓。天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依法對其違法行為頂格處罰。
“成都一串串店雞爪插13根簽”引熱議
近日,“成都一串串店雞爪插13根簽”引網友熱議。
據悉,男子在社交平臺發視頻吐槽,四川成都一家串串店一個雞爪插13根竹簽。視頻內容顯示,該男子拿著插滿簽子的雞爪認真查數,發現一個雞爪插了13根簽。4角一根,算下來這一雞爪5.2元一個。男子稱,他來串串店吃過幾次,他想表達的是顧客體驗感很差。
對此,店方稱店內的雞爪24元一斤,一個雞爪至少10根竹簽才有利潤。后續會考慮顧客建議,針對竹簽較多的菜品做明確標注。
針對這個情況,有網友表示一個雞爪幾塊錢價格還可以,也有網友稱不理解店家的行為,怎么感覺串串越來越貴了。
麗江回應“游客質疑15元肉夾饃肉少被懟”
近日,云南麗江,游客趙先生發視頻稱,在麗江古城一家面館花15元買肉夾饃里沒有多少肉,且宣傳圖和實物相差太大,沒有明碼標價。向老板提出質疑并要求退款后,老板反問,“你就付了15塊,15塊能買到什么?肉夾饃就長這個樣子。”
5月4日,據報道,麗江市古城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古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古城管理局執法局責令當事商家停業整頓7天。經調查核實,飯店菜單上有價目表,但是墻上的菜品展示圖沒有標明價格。工作人員在現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明碼標價。商家已致電趙先生賠禮道歉,趙先生也表示接受道歉。
知名壽司店疑現“藍環章魚” 市監部門已介入
4月23日,有消費者在爭鮮回轉壽司打浦橋路日月光店吃飯,端上來的菜品被指疑似含有毒性的藍環章魚。4月24日,店家聯系該消費者,稱他們已聯系供應商,對方稱小章魚的原料是飯蛸,有斑點是正常的,供應商和門店內的章魚已經送檢。
據悉,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目前已介入調查。
日期: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