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男子每天1斤楊梅狂吃20天要做血透”的消息上了熱搜。初看這條熱搜標題,十分疑惑。做了這么多年科普,只聽過“楊梅有蟲”,沒聽說楊梅有毒呀?
點開詳情頁才發現,原來臺州這位吃楊梅吃出“血透”的男子,患有糖尿病,并且腎臟已經出現了并發癥……要知道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鉀,其中以蔬菜和水果中鉀的含量最為豐富。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鉀,有90%是需要經過腎臟排出的。如果腎功能出現問題,排鉀能力不足,同時又大量攝入富含鉀的食物,造成血鉀濃度高于5.5mmol/L時,就會出現中毒反應,四肢無力、行走困難,甚至吞咽、呼吸困難,進而危及生命,稱為“高鉀血癥”。
楊梅這種水果,相比于其他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水分含量較多,高達92%。同時也富含糖(6.7g/100g),膳食纖維(1.0g/100g)和維生素C(9.0mg/100g)、煙酸(0.30mg/100g)等維生素,鉀(149mg/100g)、鐵(1.0mg/100g)等礦物質。但楊梅的每一項營養成分含量都不算特別突出。比如荔枝(151mg/100g)、番石榴(235mg/100g)、桂圓(248mg/100g)的鉀含量都比楊梅高。許多蔬菜的鉀含量也要高于楊梅。
楊梅就像班上那個每科學習成績都一般,但特點突出的同學,自帶讓人難忘的氣質。熱搜中的臺州男子,是在完全知道自己身體狀況的前提下,根本沒管住自己的嘴,才“吃”成了高鉀血癥。
也就是,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把楊梅換成任何鉀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鮮蘑菇、香菇、紅棗、貝類、蔬菜和橘子、香蕉等),只要不加控制地吃,同樣會吃出問題。
對于健康的成年人,則不用過于擔心鉀超標的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200~350g水果、300~500g蔬菜。健康的成年人,就算每天水果吃得多一些,除了可能有肥胖風險,對健康不會有明顯負面影響。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熱搜標題。明明是一個不遵醫囑,管不住嘴吃出來的悲劇,標題卻硬生生扯到了楊梅身上,這樣非常容易誤導他人。看來,在流量面前,新聞報道的三大原則:真實性、新鮮性、導向性都得退避三舍。
日期:2023-06-25
點開詳情頁才發現,原來臺州這位吃楊梅吃出“血透”的男子,患有糖尿病,并且腎臟已經出現了并發癥……要知道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鉀,其中以蔬菜和水果中鉀的含量最為豐富。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鉀,有90%是需要經過腎臟排出的。如果腎功能出現問題,排鉀能力不足,同時又大量攝入富含鉀的食物,造成血鉀濃度高于5.5mmol/L時,就會出現中毒反應,四肢無力、行走困難,甚至吞咽、呼吸困難,進而危及生命,稱為“高鉀血癥”。
楊梅這種水果,相比于其他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水分含量較多,高達92%。同時也富含糖(6.7g/100g),膳食纖維(1.0g/100g)和維生素C(9.0mg/100g)、煙酸(0.30mg/100g)等維生素,鉀(149mg/100g)、鐵(1.0mg/100g)等礦物質。但楊梅的每一項營養成分含量都不算特別突出。比如荔枝(151mg/100g)、番石榴(235mg/100g)、桂圓(248mg/100g)的鉀含量都比楊梅高。許多蔬菜的鉀含量也要高于楊梅。
楊梅就像班上那個每科學習成績都一般,但特點突出的同學,自帶讓人難忘的氣質。熱搜中的臺州男子,是在完全知道自己身體狀況的前提下,根本沒管住自己的嘴,才“吃”成了高鉀血癥。
也就是,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把楊梅換成任何鉀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鮮蘑菇、香菇、紅棗、貝類、蔬菜和橘子、香蕉等),只要不加控制地吃,同樣會吃出問題。
對于健康的成年人,則不用過于擔心鉀超標的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200~350g水果、300~500g蔬菜。健康的成年人,就算每天水果吃得多一些,除了可能有肥胖風險,對健康不會有明顯負面影響。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熱搜標題。明明是一個不遵醫囑,管不住嘴吃出來的悲劇,標題卻硬生生扯到了楊梅身上,這樣非常容易誤導他人。看來,在流量面前,新聞報道的三大原則:真實性、新鮮性、導向性都得退避三舍。
日期: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