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食堂吃出疑似鼠頭異物”新進展 官方通報為兔頭唇部
針對“一小學被曝食堂中吃出疑似鼠頭異物?”網絡視頻,11月9日下午,懷化市鶴城區市場監管、教育、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在省、市專家組指導下開展調查。11月12日,懷化市鶴城區聯合調查組通報稱,依據聯合調查組調查情況以及國家級權威機構檢測結果,確定視頻中的疑似異物為兔頭唇部。通報表示,11月10日凌晨2時,鶴城區政府一名副區長帶領區教育局、區市場監管局各1名工作人員以及省專家組1名成員,連夜將2個封存樣本送往具有資質的國家級權威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10日晚上8時許,檢驗機構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兩份,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鼠成分,檢出兔成分”。同時,聯合調查組對涉事學校相關教師、學生、家長和食堂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取證,調取了學校與配送公司在微信上關于營養改善計劃帶量食譜的傳輸文件和即時通訊記錄,查看了食堂后廚視頻,查閱了11月7日供貨方編號為XSD20231100062的銷售單(注明為兔肉,數量240斤)、編號為4307827860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種類為兔)、11月6日—11日的學校帶量食譜(11月7日為香辣兔丁、粉絲炒肉末、絲瓜湯)、11月7日的學校食堂原輔材料出庫明細(記有兔肉240斤),以上均顯示11月7日當天涉事學校食堂買進了兔肉并加工成菜品,供師生午餐食用。
官方通報“網傳工人躺袋裝食品上休息”
網傳沈陽一食品廠車間內員工將袋裝果醬當“床墊”,躺在上面休息,引發關注。對此,11月10日,沈陽市于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接到網上信息后,該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視頻中的沈陽市柏氏食品廠進行了現場執法檢查,經執法人員核實,視頻反映的情況屬實。現場檢查時該食品廠處于未生產狀態。執法人員發現生產車間防蟲害侵入設施及原料存放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14881-2013)要求等情況。綜上,該食品廠違反了《食品安全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責令其停產。停產期間需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直至符合食品生產安全要求。整改完成后,該局將對其整改情況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生產。
濰坊一中學百余名學生疑食物中毒
據悉,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一所中學疑似發生食物中毒。11月13日,一位學生家長透露,學生是11日晚出現癥狀,12日學校才將情況告知家長,大概有200-300名學生出現癥狀,救護車跑了十幾趟。有多名學生表示,他們吃了食堂的豆皮、麻辣燙、手抓餅等食物后出現不適癥狀,嚴重者甚至還在住院。而部分學生已不敢在食堂就餐,全靠家長送飯到學校。該中學工作人員稱,不是食物中毒,食物采樣已送去檢查,結果還沒出。安丘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大媽買海魚紅燒后半夜發綠光
近日,一浙江網友拍到家里吃剩的紅燒魚在半夜發出綠色的熒光,手碰到也會沾上熒光。有網友科普稱,是沾染了發光細菌。11月12日,發帖人表示,發光的魚是自己媽媽在寧波一處碼頭購買的海魚。知名水產科普博主解釋,應該是魚做好之后沒有注意保存,感染了發光細菌,雖然無害,但不建議食用。
明治中國客服回應日本瓶裝奶檢出獸藥
11月11日,“日本明治牛奶檢出獸藥殘留”一事引發關注。據報道,這一獸藥殘留名為磺胺甲惡唑,常用于?;蜇i等的感染癥預防或治療。檢出殘留的牛奶由明治乳業關西工廠生產,主要為送貨上門用的180毫升瓶裝款。明治中國官方客服表示,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國內銷售的牛奶及其他產品,使用的都是中國生產的乳原料,牧場和工廠都在中國,可以放心選購。(相關報道:日本知名品牌牛奶被曝檢出獸藥殘留)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4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4例。據通報,不合格鱈魚片銷至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5周))
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10日,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相關報道: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
.xgxw p a{color:#0000FF;}.xgxw{padding-left:40px;}.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相關政策解讀
日期:2023-11-13
針對“一小學被曝食堂中吃出疑似鼠頭異物?”網絡視頻,11月9日下午,懷化市鶴城區市場監管、教育、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在省、市專家組指導下開展調查。11月12日,懷化市鶴城區聯合調查組通報稱,依據聯合調查組調查情況以及國家級權威機構檢測結果,確定視頻中的疑似異物為兔頭唇部。通報表示,11月10日凌晨2時,鶴城區政府一名副區長帶領區教育局、區市場監管局各1名工作人員以及省專家組1名成員,連夜將2個封存樣本送往具有資質的國家級權威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10日晚上8時許,檢驗機構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兩份,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鼠成分,檢出兔成分”。同時,聯合調查組對涉事學校相關教師、學生、家長和食堂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取證,調取了學校與配送公司在微信上關于營養改善計劃帶量食譜的傳輸文件和即時通訊記錄,查看了食堂后廚視頻,查閱了11月7日供貨方編號為XSD20231100062的銷售單(注明為兔肉,數量240斤)、編號為4307827860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種類為兔)、11月6日—11日的學校帶量食譜(11月7日為香辣兔丁、粉絲炒肉末、絲瓜湯)、11月7日的學校食堂原輔材料出庫明細(記有兔肉240斤),以上均顯示11月7日當天涉事學校食堂買進了兔肉并加工成菜品,供師生午餐食用。
官方通報“網傳工人躺袋裝食品上休息”
網傳沈陽一食品廠車間內員工將袋裝果醬當“床墊”,躺在上面休息,引發關注。對此,11月10日,沈陽市于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接到網上信息后,該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視頻中的沈陽市柏氏食品廠進行了現場執法檢查,經執法人員核實,視頻反映的情況屬實。現場檢查時該食品廠處于未生產狀態。執法人員發現生產車間防蟲害侵入設施及原料存放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14881-2013)要求等情況。綜上,該食品廠違反了《食品安全法》、《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該局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責令其停產。停產期間需對上述問題進行整改,直至符合食品生產安全要求。整改完成后,該局將對其整改情況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生產。
濰坊一中學百余名學生疑食物中毒
據悉,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一所中學疑似發生食物中毒。11月13日,一位學生家長透露,學生是11日晚出現癥狀,12日學校才將情況告知家長,大概有200-300名學生出現癥狀,救護車跑了十幾趟。有多名學生表示,他們吃了食堂的豆皮、麻辣燙、手抓餅等食物后出現不適癥狀,嚴重者甚至還在住院。而部分學生已不敢在食堂就餐,全靠家長送飯到學校。該中學工作人員稱,不是食物中毒,食物采樣已送去檢查,結果還沒出。安丘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正在調查中。
大媽買海魚紅燒后半夜發綠光
近日,一浙江網友拍到家里吃剩的紅燒魚在半夜發出綠色的熒光,手碰到也會沾上熒光。有網友科普稱,是沾染了發光細菌。11月12日,發帖人表示,發光的魚是自己媽媽在寧波一處碼頭購買的海魚。知名水產科普博主解釋,應該是魚做好之后沒有注意保存,感染了發光細菌,雖然無害,但不建議食用。
明治中國客服回應日本瓶裝奶檢出獸藥
11月11日,“日本明治牛奶檢出獸藥殘留”一事引發關注。據報道,這一獸藥殘留名為磺胺甲惡唑,常用于?;蜇i等的感染癥預防或治療。檢出殘留的牛奶由明治乳業關西工廠生產,主要為送貨上門用的180毫升瓶裝款。明治中國官方客服表示,明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國內銷售的牛奶及其他產品,使用的都是中國生產的乳原料,牧場和工廠都在中國,可以放心選購。(相關報道:日本知名品牌牛奶被曝檢出獸藥殘留)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4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4例。據通報,不合格鱈魚片銷至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45周))
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10日,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相關報道:歐盟通報我國香港地區出口葵花籽不合格)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知多少
日期: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