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市場監管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不斷梳理總結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作成效,固化有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與監管效能。
一是以管促責,守護校園食品安全。開展春季、秋季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其中,春季共檢查學校幼兒園食堂719家次,小飯桌595家次,校園周邊餐飲單位643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2份,立案1件,罰沒金額1萬元;秋季共檢查學校幼兒園661家次,小飯桌631家次,研學基地2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8份,行政處罰立案數2戶次,罰沒金額2萬元。上述兩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均已整改到位。
二是以督促效,推動兩大工程建設。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督查工作相結合,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鼓勵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2023年底,全市共有“明廚亮灶”的餐飲服務提供者10231家,“互聯網+明廚亮灶”6908家,“互聯網+明廚亮灶”率達50%以上,已完成2023年超過50%的既定目標。其中,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達100%,“互聯網+明廚亮灶”率達82.83%。
三是以訓促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為提升全市餐飲從業人員素質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動員全市餐飲服務單位和從業人員參加餐飲食品安全保障相關培訓。其中,組織全市從業人員14237人參加全區餐飲經營中食品安全中毒風險防控網絡培訓;組織全市從業人員15110人參加全區夏季餐飲單位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網絡培訓,參訓比例占全區參訓人數的10.15%。
四是以查促建,完善網絡監管體系。進一步凈化網絡餐飲服務市場環境,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全市已備案的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代理機構)28家、備案自建網站3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3484家,使用食安封簽3484家,實現主體全覆蓋。入網餐飲單位持證率(食品經營許可證)、許可信息公示率、“明廚亮照率”達到100%并持續保持。
五是以創促新,融合新型監管模式。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餐飲服務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全面實施餐飲分類管理,目前,全市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風險等級為A級1524家,風險等級為B級4150家,風險等級為C級2394家,風險等級為D級1740家。積極推進市場監管重點領域智慧監管(風控平臺)應用,針對學校食堂、養老機構等重點領域已全部入住智慧監管(風控平臺),并完成各類餐飲單位企業自查、監督檢查“雙百”的任務目標。
日期:2023-11-15
一是以管促責,守護校園食品安全。開展春季、秋季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其中,春季共檢查學校幼兒園食堂719家次,小飯桌595家次,校園周邊餐飲單位643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2份,立案1件,罰沒金額1萬元;秋季共檢查學校幼兒園661家次,小飯桌631家次,研學基地2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8份,行政處罰立案數2戶次,罰沒金額2萬元。上述兩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均已整改到位。
二是以督促效,推動兩大工程建設。堅持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督查工作相結合,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鼓勵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2023年底,全市共有“明廚亮灶”的餐飲服務提供者10231家,“互聯網+明廚亮灶”6908家,“互聯網+明廚亮灶”率達50%以上,已完成2023年超過50%的既定目標。其中,學校食堂“明廚亮灶”率達100%,“互聯網+明廚亮灶”率達82.83%。
三是以訓促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為提升全市餐飲從業人員素質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動員全市餐飲服務單位和從業人員參加餐飲食品安全保障相關培訓。其中,組織全市從業人員14237人參加全區餐飲經營中食品安全中毒風險防控網絡培訓;組織全市從業人員15110人參加全區夏季餐飲單位食品安全風險管控網絡培訓,參訓比例占全區參訓人數的10.15%。
四是以查促建,完善網絡監管體系。進一步凈化網絡餐飲服務市場環境,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全市已備案的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代理機構)28家、備案自建網站3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3484家,使用食安封簽3484家,實現主體全覆蓋。入網餐飲單位持證率(食品經營許可證)、許可信息公示率、“明廚亮照率”達到100%并持續保持。
五是以創促新,融合新型監管模式。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餐飲服務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全面實施餐飲分類管理,目前,全市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風險等級為A級1524家,風險等級為B級4150家,風險等級為C級2394家,風險等級為D級1740家。積極推進市場監管重點領域智慧監管(風控平臺)應用,針對學校食堂、養老機構等重點領域已全部入住智慧監管(風控平臺),并完成各類餐飲單位企業自查、監督檢查“雙百”的任務目標。
日期: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