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05年開始,由網友GIGI提議,食品伙伴網主辦的《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業十大熱門詞匯》評選活動,在食品論壇網友及行業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舉辦17屆。活動秉承“匯聚行業熱點,把握行業方向”的主旨,通過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督促行業不斷前行。活動分為網友推薦、網絡投票、網友點評、揭曉總結4個階段。
2023年12月5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3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5個推薦詞匯進行了整理,請網友投票,評選出2023年給您印象最深刻的十個詞匯,投票結束后,我們將請資深網友進行點評。以這十個代表性的詞匯,對食品行業的2023年做一個概括和總結。目前活動已進入投票環節,投票方式:點擊鏈接參與2023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投票。
鼠頭鴨脖
2023年6月,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鼠頭鴨脖”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事件起因于,2023年6月1日下午,一則“江西一高校飯菜中疑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引發廣泛關注。通過視頻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白色的米飯上有一塊體積較大的黑色異物,異物還有類似動物“牙齒”的東西。視頻中,該學生告知食堂工作人員吃出老鼠頭,工作人員則表示是鴨肉。
2023年6月2日,學校餐飲公司南昌市菁禾餐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看到視頻了,會去調查核實處理。
2023年6月3日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回應稱,經調查,視頻拍攝地點確實在該校食堂。當事學生在事發當時即邀請同學比對“異物”,確認為鴨脖,為正常食物。該學生已現場作出書面說明對視頻內容進行澄清。
2023年6月4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通過查看當事人拍攝的圖片進行比對,初步判定系鴨脖。同時,并對該校菜品的留樣進行檢測,將于3-5天專業比對后并公布結果。南昌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
此外,當事學生也再次發了一則視頻澄清,表示自己看錯了,確定是鴨脖。
雖然官方回復稱經多方確認,此為鴨脖而非老鼠頭,但是,依舊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江西“鼠頭鴨脖”事件持續發酵。
2023年6月6日,菁禾餐飲發聲明稱,經調查該事件涉及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瑤湖校區),該校區餐飲公司是中快餐廳,與該公司無關,公司所承包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山湖校區)。7日,該公司再次發文辟謠。
2023年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廳回應稱,相關處室已經介入該事件。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2023年6月10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下一步,聯合調查組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2023年6月17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勘察現場,調取監控視頻發現,2023年6月1日,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員事發當日丟棄。通過查看食堂后廚視頻,查閱采購清單,詢問涉事食堂負責人、后廚相關當事人、當事學生和現場圍觀學生等,判定異物不是鴨脖。根據國內權威動物專家對提取的當事學生所拍現場照片和視頻進行專業辨識,判定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認真調查取證,發布“異物為鴨脖”結論是錯誤的。
經認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此次事件負主體責任,涉事企業負直接責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監管責任。目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吊銷涉事食堂食品經營許可證,對涉事企業和法定代表人頂格處罰。下一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等相關責任單位、涉事企業和責任人,并在全省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抓好源頭治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2023年10月23日,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鼠頭鴨脖”食品安全事件,國務院食安辦約談了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約談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南昌市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弱化、涉事學校主體責任懸空、主管部門行業管理責任缺位、監督管理責任落而不實、應急處置工作失當等問題,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教訓極為深刻。約談要求,南昌市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認真抓好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要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深刻剖析,舉一反三抓好全面整改;要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堅決守牢校園食品安全底線。國務院食安辦將對南昌市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全程督辦。
隨后,“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書公布。其中,“鼠頭鴨脖”涉事企業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被罰款10萬、沒收違法所得1325.5元,責任人朱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10倍罰款即284.4萬余元,陶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8倍罰款即185.2萬余元,易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9倍罰款即226.3萬余元,共計706萬元。處罰詳情顯示,2023年6月1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占某在學院第一食堂“美卡香鹵”檔口所點飯菜中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6月8日,學生何某在第一食堂“美食美刻”快餐窗口購買的空心菜中發現一條青蟲;6月13日,學生譚某在第一食堂“老上海餛飩鋪”購買的拌粉內發現一只黑色的臭蟲。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學校食堂的承包方,多次出現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的情況,且經網絡傳播,造成大量轉載與評論,引起社會輿情,影響惡劣,造成嚴重危害后果。朱某某、陶某某作為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總監,易某某作為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食堂一樓運營管理第一責任人,應對該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鼠頭鴨脖”事發5個月后,涉事高職院校黨政領導雙雙去職。2023年11月22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官網上更新該校“現任領導”欄目,校黨委書記姚小英、校長劉華等校領導去職。更新后,楊丹青任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頭喜、曾峰均任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校長一職暫時空缺。
至此,“鼠頭鴨脖”事件告一段落,真相終于大白。“鼠頭鴨脖”事件雖然表面是食品事件,但是,最終造成極大輿論風波的原因還是高校和監管部門在遇到問題時,沒有直面問題,而是選擇用借口掩蓋真相,睜眼說瞎話——“指鼠為鴨”,引發民眾氣憤,嚴重損害監管部門的公信力,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荒誕的“鼠頭鴨脖”事件給我們提了個醒:實事求是,就是解決問題、平息輿情的最好辦法。事件真相已調查清楚,但指“鼠”為“鴨”的討論恐怕不會立馬翻篇,就像食堂里的異物不會憑空出現,網友的信任也不會短期恢復。除了盡快解決學校的食品衛生問題,這次事件中,一味和稀泥、愚弄輿論的人,也應受到嚴肅處理。這種指“鼠”為“鴨”的荒唐事不能再重演了!
日期:2024-02-09
2023年12月5日-31日,我們在食品論壇向廣大網友征集了2023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在各位網友的積極參與下,共提出100多個詞匯,根據提名次數和在食品資訊頻道出現的熱度,我們從這些詞匯中篩選出15個推薦詞匯進行了整理,請網友投票,評選出2023年給您印象最深刻的十個詞匯,投票結束后,我們將請資深網友進行點評。以這十個代表性的詞匯,對食品行業的2023年做一個概括和總結。目前活動已進入投票環節,投票方式:點擊鏈接參與2023年食品行業熱門詞匯投票。
鼠頭鴨脖
2023年6月,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鼠頭鴨脖”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事件起因于,2023年6月1日下午,一則“江西一高校飯菜中疑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引發廣泛關注。通過視頻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白色的米飯上有一塊體積較大的黑色異物,異物還有類似動物“牙齒”的東西。視頻中,該學生告知食堂工作人員吃出老鼠頭,工作人員則表示是鴨肉。
2023年6月2日,學校餐飲公司南昌市菁禾餐飲工作人員表示,已經看到視頻了,會去調查核實處理。
2023年6月3日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回應稱,經調查,視頻拍攝地點確實在該校食堂。當事學生在事發當時即邀請同學比對“異物”,確認為鴨脖,為正常食物。該學生已現場作出書面說明對視頻內容進行澄清。
2023年6月4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通過查看當事人拍攝的圖片進行比對,初步判定系鴨脖。同時,并對該校菜品的留樣進行檢測,將于3-5天專業比對后并公布結果。南昌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
此外,當事學生也再次發了一則視頻澄清,表示自己看錯了,確定是鴨脖。
雖然官方回復稱經多方確認,此為鴨脖而非老鼠頭,但是,依舊有不少網友對此表示質疑。江西“鼠頭鴨脖”事件持續發酵。
2023年6月6日,菁禾餐飲發聲明稱,經調查該事件涉及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瑤湖校區),該校區餐飲公司是中快餐廳,與該公司無關,公司所承包的是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山湖校區)。7日,該公司再次發文辟謠。
2023年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廳回應稱,相關處室已經介入該事件。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2023年6月10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下一步,聯合調查組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2023年6月17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經勘察現場,調取監控視頻發現,2023年6月1日,學生在食堂吃出疑似為“鼠頭”的異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員事發當日丟棄。通過查看食堂后廚視頻,查閱采購清單,詢問涉事食堂負責人、后廚相關當事人、當事學生和現場圍觀學生等,判定異物不是鴨脖。根據國內權威動物專家對提取的當事學生所拍現場照片和視頻進行專業辨識,判定異物為老鼠類嚙齒動物的頭部。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認真調查取證,發布“異物為鴨脖”結論是錯誤的。
經認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對此次事件負主體責任,涉事企業負直接責任,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監管責任。目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吊銷涉事食堂食品經營許可證,對涉事企業和法定代表人頂格處罰。下一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昌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昌東分局等相關責任單位、涉事企業和責任人,并在全省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抓好源頭治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2023年10月23日,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鼠頭鴨脖”食品安全事件,國務院食安辦約談了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約談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南昌市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弱化、涉事學校主體責任懸空、主管部門行業管理責任缺位、監督管理責任落而不實、應急處置工作失當等問題,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教訓極為深刻。約談要求,南昌市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認真抓好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要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深刻剖析,舉一反三抓好全面整改;要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堅決守牢校園食品安全底線。國務院食安辦將對南昌市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全程督辦。
隨后,“鼠頭鴨脖”涉事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行政處罰書公布。其中,“鼠頭鴨脖”涉事企業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被罰款10萬、沒收違法所得1325.5元,責任人朱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10倍罰款即284.4萬余元,陶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8倍罰款即185.2萬余元,易某某被處以去年收入的9倍罰款即226.3萬余元,共計706萬元。處罰詳情顯示,2023年6月1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占某在學院第一食堂“美卡香鹵”檔口所點飯菜中吃出疑似鼠頭的異物;6月8日,學生何某在第一食堂“美食美刻”快餐窗口購買的空心菜中發現一條青蟲;6月13日,學生譚某在第一食堂“老上海餛飩鋪”購買的拌粉內發現一只黑色的臭蟲。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學校食堂的承包方,多次出現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的情況,且經網絡傳播,造成大量轉載與評論,引起社會輿情,影響惡劣,造成嚴重危害后果。朱某某、陶某某作為江西中快后勤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食品安全總監,易某某作為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食堂一樓運營管理第一責任人,應對該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鼠頭鴨脖”事發5個月后,涉事高職院校黨政領導雙雙去職。2023年11月22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官網上更新該校“現任領導”欄目,校黨委書記姚小英、校長劉華等校領導去職。更新后,楊丹青任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頭喜、曾峰均任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校長一職暫時空缺。
至此,“鼠頭鴨脖”事件告一段落,真相終于大白。“鼠頭鴨脖”事件雖然表面是食品事件,但是,最終造成極大輿論風波的原因還是高校和監管部門在遇到問題時,沒有直面問題,而是選擇用借口掩蓋真相,睜眼說瞎話——“指鼠為鴨”,引發民眾氣憤,嚴重損害監管部門的公信力,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荒誕的“鼠頭鴨脖”事件給我們提了個醒:實事求是,就是解決問題、平息輿情的最好辦法。事件真相已調查清楚,但指“鼠”為“鴨”的討論恐怕不會立馬翻篇,就像食堂里的異物不會憑空出現,網友的信任也不會短期恢復。除了盡快解決學校的食品衛生問題,這次事件中,一味和稀泥、愚弄輿論的人,也應受到嚴肅處理。這種指“鼠”為“鴨”的荒唐事不能再重演了!
日期: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