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成都市新津區召開食安委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區委副書記、區長、區食安委主任胡建平,區政府副區長、區食安委副主任熊健出席會議,區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各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區食安委工作規則、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制度等2項規章制度,對B級市場主體包保關系進行動態調整,就全區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以及202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須始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自律、全社會廣泛參與”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毫不松懈抓好各環節的無縫銜接,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在完善治理體系上再下功夫
用好黨政同責考核“指揮棒”,進一步擰緊各部門、各鎮(街道)明責、壓責、履責的螺絲釘;縱深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及時發現、研判、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推動跨部門、跨區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通報會商、風險研判預警交流,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二、在化解風險隱患上再下功夫
強化源頭綜合治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土壤重金屬污染、非法添加等問題;強化重點區域監管,突出學校食堂、養老機構、旅游景區重點場所,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和問題整改落實,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重點品類監管,聚焦白酒、肉制品、乳制品、未成年人食品等,扎實做好源頭管控、監督抽檢等工作;推進重點業態分類施治,深化網絡餐飲食品監管,強化食品生產企業關鍵環節監管,督促完善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妥善做好食品自動售賣、移動餐車、預制菜等新業態監管。
三、在提升監管效能上再下功夫
借力智慧監管賦能,推動學校食堂由“互聯網+明廚亮灶”向“互聯網+陽光食堂”躍升;推動監管形式創新,深化“穿透式”工作機制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津黃辣丁、新津韭黃)產業鏈上、中、下游監管、指導與服務;堅持營商環境建設為導向,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綜合查一次、一次查多事”,筑牢安全生產底線,護航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四、在推動共管共治上再下功夫
深化科普宣傳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地普及食品安全法規、知識,強化食品安全輿情監測與引導,增強群眾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引導群眾預防食源性疾病和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強化輿情監測引導,完善健全食品安全輿情預警和處置機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群眾關注,堅決守好、用好食品安全輿論主陣地。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創新開展富具互動性、參與感的監管活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探索建立“吹哨人”制度,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積極構建群防群控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日期:2024-04-11
會議審議通過了區食安委工作規則、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制度等2項規章制度,對B級市場主體包保關系進行動態調整,就全區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以及202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須始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自律、全社會廣泛參與”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毫不松懈抓好各環節的無縫銜接,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在完善治理體系上再下功夫
用好黨政同責考核“指揮棒”,進一步擰緊各部門、各鎮(街道)明責、壓責、履責的螺絲釘;縱深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及時發現、研判、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推動跨部門、跨區域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通報會商、風險研判預警交流,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二、在化解風險隱患上再下功夫
強化源頭綜合治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土壤重金屬污染、非法添加等問題;強化重點區域監管,突出學校食堂、養老機構、旅游景區重點場所,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和問題整改落實,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重點品類監管,聚焦白酒、肉制品、乳制品、未成年人食品等,扎實做好源頭管控、監督抽檢等工作;推進重點業態分類施治,深化網絡餐飲食品監管,強化食品生產企業關鍵環節監管,督促完善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妥善做好食品自動售賣、移動餐車、預制菜等新業態監管。
三、在提升監管效能上再下功夫
借力智慧監管賦能,推動學校食堂由“互聯網+明廚亮灶”向“互聯網+陽光食堂”躍升;推動監管形式創新,深化“穿透式”工作機制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津黃辣丁、新津韭黃)產業鏈上、中、下游監管、指導與服務;堅持營商環境建設為導向,推進跨部門聯合監管,對食品生產企業實施“綜合查一次、一次查多事”,筑牢安全生產底線,護航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四、在推動共管共治上再下功夫
深化科普宣傳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地普及食品安全法規、知識,強化食品安全輿情監測與引導,增強群眾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引導群眾預防食源性疾病和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強化輿情監測引導,完善健全食品安全輿情預警和處置機制,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群眾關注,堅決守好、用好食品安全輿論主陣地。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創新開展富具互動性、參與感的監管活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探索建立“吹哨人”制度,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積極構建群防群控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日期: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