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揚州:直播后廚!首個無堂食外賣規范區來了

   2024-10-24 揚州市場監管局微信號870
核心提示:近年來,揚州市外賣業務增長快速,外賣食品經營場所持續增加,全市現有網絡餐飲單位10928家,日均外賣訂單總量達10萬單,那么,如何把“一份外賣”管起來,讓外賣更安全?……(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年來,揚州市外賣業務增長快速,外賣食品經營場所持續增加,全市現有網絡餐飲單位10928家,日均外賣訂單總量達10萬單,那么,如何把“一份外賣”管起來,讓外賣更安全?
 
  今年以來,圍繞“一份外賣”,市市場監管部門在省市場監管局指導下,以江都區龍川步行街為樣板,在全省率先啟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一公開、一承諾”規范化管理,打造了首個無堂食外賣規范區。
 
  在外賣商戶集中、經營比較規范的龍川步行街,江都區市場監管局試點推進無堂食外賣規范區建設,利用“互聯網”與“明廚亮灶”相結合,在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力度的同時,推行網絡餐飲“承諾+公開”管理,要求各網絡外賣經營戶承諾不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不采購和使用非法原輔材料,規范使用食安封簽,嚴格遵守《江都區網絡餐飲外賣食品安全規范》;要求各網絡外賣經營戶公開證照,公開外賣食品安全規范及承諾內容,公開餐飲加工過程和原料食材。
 
  “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按照統一安裝、統一模式、統一管理的原則,每店安裝3部攝像頭,1部用于公開證照、規范及承諾書,2部用于公開餐飲加工過程和原料食材,畫面實時上網,接受社會監督。”江都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步行街內15家網絡餐飲外賣店已全部安裝到位,并接入“揚州食品安全公眾服務平臺”,打開平臺,后廚情況以及餐飲店的證照等一目了然。“全程看到自己的外賣制作過程,對餐品的安全就更放心了。”經常購買外賣食品的市民丁女士表示。
 
  “現在的消費者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給餐廳安裝攝像頭,不僅可以讓顧客放心,還能有效監督餐廳的操作。”一家網絡餐飲店負責人坦言,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對外賣商家的監管從政府“一雙眼睛”轉化為消費者“無數雙眼睛”,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方式,在全市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模式,實現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全覆蓋。而在網絡餐飲行業,這一方式也在逐漸“試水”并推廣,截至目前,共有388家網絡餐飲“上云”。僅今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美團等平臺對全市6423家網絡餐飲單位進行了現場檢查,下達責令整改不按規定公示信息等問題2217個,整改1365家,下線852家;在點餐頁面宣傳反食品浪費完成全市外賣餐飲商戶全覆蓋,在用戶點餐頁、結算頁、付款完成頁面均有體現。
 
  在具體措施上
 
  我市采取源頭防控、過程監控和末端管控相結合的方式,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模式,在餐飲店廚房安裝監控探頭,視頻接入“揚州食品安全公眾服務平臺”,通過“監檢結合 你我同查”的方式,定期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對網絡餐飲單位的督查和檢驗。


  在末端管控方面
 
  規范“食安封簽”的使用,制定地方標準,確保外賣食品從起點到終點的全程閉環運行,明確各環節責任,保障外賣食品質量安全。“自6月起,首批160萬張揚州‘食安封簽’正式向市場網絡經營者免費投放,倒逼外賣餐飲企業、送餐員增強自律意識、法律意識 ,規范服務,合力保障外賣食品質量安全,維護好消費者權益。”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一系列舉措,我市將推動建成反映揚州特色的共建共創共享網絡餐飲集中區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為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0月22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網絡餐飲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推進會,現場觀摩江都區龍川路美食街“無堂食外賣”餐飲店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工作。
 
  會議強調,要切實壓實各方責任,制定《食安封簽通用技術及使用要求》揚州地方標準,全面推廣使用食品安全封簽;共建共創共享網絡餐飲集中區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實現“無堂食外賣”集中區和餐飲聚集區“六統一”,即統一公示信息、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臺賬登記、統一廢棄物處置、統一添加劑管理、統一制止餐飲浪費規范;推進網絡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通過視頻監控和互聯網技術,實現后廚操作實時直播。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郁新出席會議并講話,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交流發言。



日期:2024-10-24
 
地區: 江蘇 揚州市
標簽: 食品 餐飲
行業: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