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里有沒有瘦肉精,
豬肉的進貨手續齊不齊全,
豬肉身上有沒有藍、紫色的檢疫章?
隨著春節臨近,豬肉銷售量越來越大,從供貨源頭到零售市場,每個環節豬肉的食品安全問題都備受市民關注。近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以及大連市北方農副產品市場協會工作人員一起,對部分農貿市場、超市、學校食堂、集中配餐單位等的肉類食品安全及反餐飲浪費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
2024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共抽檢肉及肉制品3114批次,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均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核查處置。之前結合元旦春節食品安全“你點我檢”,還對豬、牛、羊等肉類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現場一
甘井子區檢查農貿市場、超市
2024年12月30日早上8時許,監管人員來到甘井子區樂百家菜市場對豬肉銷售攤位進行了檢查,先是查看了攤主提供的進貨票據,“豬肉票據檢查主要是兩證一章,看是否齊全,按照法律要求,只要進貨就得有這些手續,并且需要保存六個月以上。”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抽檢監管科科長張英介紹。監管人員還檢查了攤主正在使用的臺秤,看是否在檢定使用期限內。隨后,一行人來到位于甘井子區億合城地下一層的比優特超市豬肉攤位進行檢查,重點查看豬肉身上的檢疫章,索證索票等。張英表示,從目前銷售情況來看比較規范,但也有一些小問題需要改進,比如進貨臺賬所有人沒有即時簽名等。
現場二:
高新區創新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在市場監管人員對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校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時,在第五學生食堂智慧餐廳,一名準備就餐的學生先后夾起一塊鍋包肉、一塊魚肉、幾塊土豆、幾根青菜放進智慧秤上的盤子里進行稱重并付款。“這是我們食堂為避免食品浪費,依托科技手段推出的新舉措。”大連理工大學后勤處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宋飛表示,以前他們每道菜按份出售,有的人或因飯量小或因挑食多少會造成些浪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2024年9月份,他們在該食堂進行試點,改良了菜品供應結構和稱重方式,可以讓食品以最小單位進行稱重。宋飛說,“我們統計了一下,新舉措應用以來智慧餐廳殘渣率同比下降70%。”
2024年,在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指導下,大連理工大學積極探索食堂經營及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全面升級改造第五食堂,打造連理智慧餐廳,師生按需適量取餐,可以只取一根青菜、一塊肉等,厲行勤儉節約,踐行光盤行動。
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校區每天有近5萬師生、員工就餐,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該校設立了食品快檢實驗室。監管人員來到實驗室,看到快檢人員正隨機抽檢食堂的鮮豬肉,檢測肉中是否含有瘦肉精,結果顯示為陰性。墻上掛著學校瘦肉精檢測管理制度,規定每學期對不同的供應商至少檢測兩次以上。
據宋飛介紹,該校豬肉采取訂單日配、零庫存的采購方式,平均日進貨量大約在1000公斤。隨后,監管人員來到其主要供應商——大連廣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每天配送的豬肉追根溯源。在檢查中了解到,該公司是一家食用農產品、食材全品類配送企業,配送規模較大。他們向本市學校、幼兒園等食堂配送的豬肉均來源于本地兩個知名品牌——礎明和棒棰島。為了保證食品新鮮度,他們一般在當天下午兩點接到客戶訂單后,立即將供貨需求告知屠宰場,屠宰場將當天宰殺的排酸白條豬全程冷鏈運輸至公司內,公司連夜對這些白條豬進行全程冷鏈分割,之后立即送至學校。
現場三:
每頭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作為大連市規模較大的配餐企業淵東(大連)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為全市36家學校和企業配餐,為11家學校自有食堂提供原材料,涉及4萬余人。每日豬肉需求量在4000公斤左右。他們是如何保障豬肉食品安全的?“我們選擇的供應商都是國內知名屠宰企業,購進的都是豬白條,然后自己分割,能初步用肉眼直觀判斷其產品優劣,避免以次充好。每一個豬白條上都有二維碼,工作人員用手機掃碼以后,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個白條進廠、分割以及屠宰的時間。相當于每頭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該公司分割車間主任王淇說。據悉,該公司還會給每一批貨留存樣本,還設有快檢實驗室,從源頭上把控好豬肉的每一個環節,最大程度地保證食品安全。
監管:開展肉類食品專項整治
2024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先后完成預制調理肉制品專項整治、豬肉質量風險隱患排查行動、鴨肉等冒充牛羊肉違法行為專項檢查、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嚴打夏季夜市假劣肉制品專項整治等。下發了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相關生產經營企業均簽訂了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
圍繞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市區兩級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重點查看了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的任命文件、崗位設立、職責確定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執行情況。其中,對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重點檢查,查看企業是否按規定查驗國產畜禽產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合格證明、查驗進口肉類產品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是否存在使用或銷售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產品行為;是否存在以其他畜禽產品冒充牛(羊、驢)肉及其制品;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兩超一非”等方面。嚴防私屠濫宰肉制品以及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制品流入市場。
幾輪專項整治,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加強與公安、農業農村、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中心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統籌肉制品全鏈條風險隱患治理,強化信息互聯互通,強化部門間聯合會商、檢驗鑒定、調查取證、涉案物品保管處置等方面協作配合。特別是加強行刑銜接,一旦發現經營非法添加“瘦肉精”等禁用獸藥及化合物的夜市肉制品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全市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餐飲服務單位、集中用餐單位食堂、集中交易市場、商超等共計9932戶(次),共發現問題1508個。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進貨查驗、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已通過現場指導、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等舉措,督促企業在期限內完成整改。
日期:2025-01-07
豬肉的進貨手續齊不齊全,
豬肉身上有沒有藍、紫色的檢疫章?
隨著春節臨近,豬肉銷售量越來越大,從供貨源頭到零售市場,每個環節豬肉的食品安全問題都備受市民關注。近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以及大連市北方農副產品市場協會工作人員一起,對部分農貿市場、超市、學校食堂、集中配餐單位等的肉類食品安全及反餐飲浪費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
2024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共抽檢肉及肉制品3114批次,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均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核查處置。之前結合元旦春節食品安全“你點我檢”,還對豬、牛、羊等肉類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現場一
甘井子區檢查農貿市場、超市
2024年12月30日早上8時許,監管人員來到甘井子區樂百家菜市場對豬肉銷售攤位進行了檢查,先是查看了攤主提供的進貨票據,“豬肉票據檢查主要是兩證一章,看是否齊全,按照法律要求,只要進貨就得有這些手續,并且需要保存六個月以上。”甘井子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抽檢監管科科長張英介紹。監管人員還檢查了攤主正在使用的臺秤,看是否在檢定使用期限內。隨后,一行人來到位于甘井子區億合城地下一層的比優特超市豬肉攤位進行檢查,重點查看豬肉身上的檢疫章,索證索票等。張英表示,從目前銷售情況來看比較規范,但也有一些小問題需要改進,比如進貨臺賬所有人沒有即時簽名等。
現場二:
高新區創新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在市場監管人員對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校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時,在第五學生食堂智慧餐廳,一名準備就餐的學生先后夾起一塊鍋包肉、一塊魚肉、幾塊土豆、幾根青菜放進智慧秤上的盤子里進行稱重并付款。“這是我們食堂為避免食品浪費,依托科技手段推出的新舉措。”大連理工大學后勤處飲食服務中心主任宋飛表示,以前他們每道菜按份出售,有的人或因飯量小或因挑食多少會造成些浪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2024年9月份,他們在該食堂進行試點,改良了菜品供應結構和稱重方式,可以讓食品以最小單位進行稱重。宋飛說,“我們統計了一下,新舉措應用以來智慧餐廳殘渣率同比下降70%。”
2024年,在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指導下,大連理工大學積極探索食堂經營及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全面升級改造第五食堂,打造連理智慧餐廳,師生按需適量取餐,可以只取一根青菜、一塊肉等,厲行勤儉節約,踐行光盤行動。
大連理工大學凌水校區每天有近5萬師生、員工就餐,為了保障食品安全,該校設立了食品快檢實驗室。監管人員來到實驗室,看到快檢人員正隨機抽檢食堂的鮮豬肉,檢測肉中是否含有瘦肉精,結果顯示為陰性。墻上掛著學校瘦肉精檢測管理制度,規定每學期對不同的供應商至少檢測兩次以上。
據宋飛介紹,該校豬肉采取訂單日配、零庫存的采購方式,平均日進貨量大約在1000公斤。隨后,監管人員來到其主要供應商——大連廣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每天配送的豬肉追根溯源。在檢查中了解到,該公司是一家食用農產品、食材全品類配送企業,配送規模較大。他們向本市學校、幼兒園等食堂配送的豬肉均來源于本地兩個知名品牌——礎明和棒棰島。為了保證食品新鮮度,他們一般在當天下午兩點接到客戶訂單后,立即將供貨需求告知屠宰場,屠宰場將當天宰殺的排酸白條豬全程冷鏈運輸至公司內,公司連夜對這些白條豬進行全程冷鏈分割,之后立即送至學校。
現場三:
每頭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作為大連市規模較大的配餐企業淵東(大連)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為全市36家學校和企業配餐,為11家學校自有食堂提供原材料,涉及4萬余人。每日豬肉需求量在4000公斤左右。他們是如何保障豬肉食品安全的?“我們選擇的供應商都是國內知名屠宰企業,購進的都是豬白條,然后自己分割,能初步用肉眼直觀判斷其產品優劣,避免以次充好。每一個豬白條上都有二維碼,工作人員用手機掃碼以后,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個白條進廠、分割以及屠宰的時間。相當于每頭豬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該公司分割車間主任王淇說。據悉,該公司還會給每一批貨留存樣本,還設有快檢實驗室,從源頭上把控好豬肉的每一個環節,最大程度地保證食品安全。
監管:開展肉類食品專項整治
2024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先后完成預制調理肉制品專項整治、豬肉質量風險隱患排查行動、鴨肉等冒充牛羊肉違法行為專項檢查、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嚴打夏季夜市假劣肉制品專項整治等。下發了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相關生產經營企業均簽訂了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承諾書。
圍繞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市區兩級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重點查看了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的任命文件、崗位設立、職責確定以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執行情況。其中,對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重點檢查,查看企業是否按規定查驗國產畜禽產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合格證明、查驗進口肉類產品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是否存在使用或銷售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畜禽產品行為;是否存在以其他畜禽產品冒充牛(羊、驢)肉及其制品;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兩超一非”等方面。嚴防私屠濫宰肉制品以及來源不明、未經檢驗檢疫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制品流入市場。
幾輪專項整治,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加強與公安、農業農村、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服務中心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統籌肉制品全鏈條風險隱患治理,強化信息互聯互通,強化部門間聯合會商、檢驗鑒定、調查取證、涉案物品保管處置等方面協作配合。特別是加強行刑銜接,一旦發現經營非法添加“瘦肉精”等禁用獸藥及化合物的夜市肉制品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全市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累計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餐飲服務單位、集中用餐單位食堂、集中交易市場、商超等共計9932戶(次),共發現問題1508個。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生產經營場所環境衛生、設備設施、進貨查驗、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已通過現場指導、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等舉措,督促企業在期限內完成整改。
日期: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