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月12日消息:截至2025年1月10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強勁上漲,南美和拉尼娜相關的干旱天氣促使大豆增添風險升水,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陳豆供應也引發大豆大漲;芝加哥豆油期貨因拜登政府出臺45Z指導方針而暴漲14%,國際原油期貨走強,均提振油籽市場興趣。不過隨著美國大豆出口窗口即將關閉,巴西即將收獲的大豆產量有望創出歷史新高,很可能制約油籽市場的上漲勢頭。
周五(1月1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3月大豆期約報收1.025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3.38%;1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1.1025美元,上漲3.81%;3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8.3美元,下跌3.34%;3月豆油報收每磅45.58美分,上漲14.15%;泛歐交易所5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38.25歐元/噸,上漲5.5%;加拿大3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41.6加元/噸,上漲2.82%;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24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上漲2.90%。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9.487點,比一周前上漲0.63%,也是連續第六周上漲。
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供應數據,需求維持不變,庫存用量比低于10年均值
美國農業部在1月份的最終產量報告里將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期調低到43.66億蒲,較上月預測的44.61億蒲調低0.95億蒲或2.1%,較上年的41.62億蒲提高近2億蒲或4.9%(上月預測同比增長7.2%),低于2021/22年度的歷史峰值44.65億蒲,為歷史第四產量高點。收獲面積調低20萬英畝至8620萬英畝,仍高于上年修正后的8230萬英畝(上月預估8240萬英畝)。單產調低1蒲至50.7蒲/英畝,略高于上年的50.6蒲/英畝。
本月美國大豆需求數據維持不變,壓榨預計24.10億蒲,較上年的22.87億蒲提高5.4%;出口預計為18.25億蒲,較上年的16.95億蒲提高1.3億蒲或7.7%。本月將大豆進口調高500萬蒲,達到2000萬蒲,略低于上年21000萬蒲。
經過以上調整,2024/25年美國大豆期末庫存調低0.9億蒲至3.8億蒲,較上年的3.42億蒲高出11.1%(上月預測增長37.5%),仍為五年最高庫存,也是過去60年來第7個庫存高點。
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達到8.7%,低于上月預測的10.8%,略高于2023/24年度的8.3%,也是2019/20年度以來最高水平,但是低于過去10年均值9.1%。這意味著美國大豆供應形勢遠沒有之前預測的寬松,但是考慮到南美產量前景依然龐大,因此本月美國農業部維持2024/25年度大豆年度均價不變,仍為10.20美元/蒲,上年12.40美元。
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下調,但仍為5年高點,過去60年來第三高點
本月美國農業部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調低近300萬噸至4.2426億噸,較上年的3.9497億噸增長2929萬噸或7.4%,上月預測同比提高7.8%。其中南美三國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2.322億噸,較上年的2.1221億噸同比提高1999萬噸或9.4%,和上月預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大豆壓榨量調高1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5500萬噸,高于上年5470萬噸;期末庫存相應調低100萬噸,為3252萬噸,仍高于上年的2797萬噸。
本月將全球大豆壓榨調高187萬噸至3.4929億噸,高于上年修正后的3.3124億噸(上月預測3.3093億噸);全球大豆出口維持不變,為1.8197億噸,高于上年修正后的1.7762億噸(上月預測1.7747億噸)。
由于產量調低而用量上調,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調低300萬噸至1.2837億噸,較上年的1.1238億噸增長1600萬噸或14.2%,上月預測同比增長1970萬噸或17.6%。
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預計為21.85%,低于上月預測的22.52%,高于0上年的20.00%(上月預測為19.98%),也高于10年均值19.27%,創下2018/19年度以來最高值,也是60年來第三個高點,低于2006/07年度以及2018/19年度。
美國豆油出口再次大幅調高,但是隨著價差優勢快速縮窄,出口很難保持強勁
由于迄今為止美國豆油出口銷售異常強勁,本月美國農業部再次將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出口調高5億磅,從上月預測的11億磅調高到16億磅,這是三年來最高出口規模,比上年的6.17億磅提高了159.3%(上月預測增長98.2%)。如果換算成噸,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出口目標調高到了72.6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50萬噸,也高于上年的28萬噸。
本年度迄今美國豆油出口強勁增長,受益于豆油相對競爭對手(尤其是棕櫚油)的反常價格折扣,通常來說豆油價格高于棕櫚油,但是2024年大部分時間以及2025年迄今豆油價格仍遠低于棕櫚油。在巴西,豆油更多用于滿足國內生物柴油行業需求,導致該國豆油出口供應下滑,而且還不得不增加從鄰國阿根廷進口豆油(ABIOVE預測巴西將在2025年進口15萬噸豆油)。這些因素均有利于推動美國豆油出口激增。
基于周四的出口銷售報告,截至1月2日,2024/25年度美國豆油銷售總量達59.9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3.2萬噸;目前出口進度相當于調高后目標的82.5%,而去年同期為11.4%。從這個角度看,美國農業部本月上調幅度仍然保守,因為如果豆油出口保持當前步伐,意味著豆油出口仍有繼續上調空間。但是,過去幾個月美國豆油出口的強勁增長,建立在豆油相對棕櫚油價格的大幅貼水上;隨著本月迄今棕櫚油價格相對豆油顯著走軟,豆油價格優勢似乎不太可能在本年度剩下時間持續。截至周五(10日)收盤,馬來西亞棕櫚油相對芝加哥豆油的溢價為28.2美元(1004.9-976.7),作為對比,一個月前(12月11日)溢價為159美元。作為參考。2024年1月10日時,棕櫚油價格比豆油低了253.9美元(809.8-1063.7)。
進入2025年后,豆油相對棕櫚油的價格折扣快速縮減。今年頭7個交易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下跌1.2%,因為印尼推出B40生物柴油項目的進展遲緩,而且出口需求明顯受到高價制約;同期芝加哥豆油期貨飆升12.9%,主要因為拜登政府(1月10日)出臺新規定,限制了進口廢食用油用于美國生物柴油生產,這將推動美國豆油國內需求增長。
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庫存接近上年創下的11年低點,而庫存用量比為歷史最低值,意味著豆油價格可能需要通過上漲來對需求實施配給,以避免庫存快速耗磬。本月美國農業部預測2024/25年度美國豆油期末庫存為69.4萬噸,略高于上月預測的68.3萬噸,接近2023/24年度的68.1萬噸——為2013/24年度以來最低值,比過去10年庫存均值低了15.5%。美國豆油庫存用量比估計為5.2%,低于上年的5.4%,也低于10年均值7.4%,為196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庫存用量比。
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測進一步下調至8517萬噸,同比減少5%
美國農業部本月進一步下調全球2024/25年度油菜籽產量預測至8517萬噸,較上月下調100萬噸,比上年減少5%,將創下三年的最低水平。本月產量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的產量從上月的1210萬噸下調到1160萬噸。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880萬噸,與上月持平,同比減少2%。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724萬噸,與上月持平,同比減少13.5%。
2024/25年度全球油菜籽貿易預計為1685萬噸,基本上與上月預測保持穩定,同比減少6.4%。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預計為725萬噸,較上月上調50萬噸,同比增加7.5%。歐盟的出口不變,仍為30萬噸,同比減少43.8%。其進口預計為685萬噸,與上月預測不變,同比增加25.5%。全球油菜籽期末庫存預計為764萬噸,較上月上調45萬噸,同比減少29.7%,也將是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作為對比,加拿大農業部(AAFC)在12月份供需報告中將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期從1898萬噸下調至1785萬噸,出口預測不變,仍為750萬噸。
拜登政府出臺45Z指導方針,限制廢食用油進口,推動豆油飆升
美國財政部周五發布有關45Z稅收抵免政策的短期指導意見,美國低碳燃料生產商可以開始申請“45Z”稅收抵免,道路低碳燃料的抵免額最高為1美元/加侖,航空低碳燃料的抵免額最高為1.75美元/加侖。美國財政部表示,使用進口原料生產的燃料將不會適用于GREET模型,所以將無法獲得美國發放的補貼。此前美國從亞洲大量進口廢食用油,因其價格比國產豆油更便宜。美國財政部選擇GREET模型而不是國際通用的Corsia模型,對美國大豆種植戶來說是一個勝利,因為Corsia模型允許外國原材料生產的綠色航空燃料獲得美國政府發放的稅收抵免。
美國政府確認拉尼娜已經出現,但是時間短暫而且強度較弱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CPC)1月9日表示,拉尼娜現象已經出現,預期將持續到2025年2月至4月(可能性為59%),并將在3月到5月份過渡為中性天氣(可能性為60%)。
拉尼娜現象通常導致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天氣干旱,巴西中西部和南部降雨增多。今年也不例外,目前干旱天氣集中在巴西的第三大主產州南里奧格蘭德,阿根廷全國絕大部分農業產區也天氣炎熱干燥。氣象預報顯示,至少在1月中旬之前,阿根廷農業產區將繼續面臨極度干旱的天氣,令人擔心阿根廷大豆產量可能連續第六年令人失望。目前阿根廷農戶仍在播種大豆作物。
盡管氣象機構預測今年的拉尼娜將持續時間較短,而且強度較弱,但是越來越多跡象顯示,阿根廷農戶已經開始受到干旱天氣的困擾。11月份時阿根廷農業帶的降雨量還比正常高出30%,但是到了12月,降雨總量只有正常值的79%,與拉尼娜天氣的典型模式相符。阿根廷兩家谷物交易所上周均表示,近期炎熱干燥的天氣已開始損害農作物。不過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氣象專家愛德華多·塞拉表示,阿根廷將于1月中旬迎來降雨,將會緩解最近遭受干旱影響的核心農業區的大豆和玉米作物狀況。1月16日至22日期間,阿根廷主要農業區將迎來約50-75毫米的降雨,有助于限制干旱影響。當前拉尼娜現象的真實強度將在2月份完全顯現,屆時阿根廷農業產區通常會在高溫干燥的1月之后重新迎來降雨。
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農業機構Emater/RS稱,該州大豆種植進度達到98%,去年同期97%,五年均值98%。由于缺少雨水,土壤水分減少,尤其是在該州西部、西北部和北部,導致播種工作暫停。降雨不足已經影響到土壤墑情,損害了該州大豆作物的生產潛力。盡管如此,作物評級仍然在令人滿意的范圍內。
美國大豆出口季節性窗口即將關閉,周度銷售量連續三周創下年度新低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放慢。截至1月2日當周,美國2024/25年度大豆凈銷量為28.9萬噸,比上周低了40%,比四周均值低了72%,連續第三周創下年度新低(參見表1)。本年度迄今美豆銷售總量為4039萬噸,同比增長10.3%。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同比增長7.7%。
本年度迄今,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1904萬噸,同比減少3.3%;但是美國對其他目的地(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尼)的出口強勁增長。
目前巴西大豆價格是全球最便宜的供應,意味著美國大豆出口的季節性窗口正在關閉。1月9日,美灣大豆報價為402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4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報價為372美元/噸,下跌7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15美元/噸,與上周持平。
展望未來一周的南美天氣
未來幾周大豆市場很可能繼續劇烈波動,為南美天氣以及特朗普政策定價
未來幾周全球油籽市場將迎來政策和天氣的雙重動蕩期。市場依然擔憂特朗普新政府1月20日上臺后可能對中國實施強硬貿易政策,人們將觀察中國領導人是否應邀參加他的就職典禮。,這可能是兩國是否會達成某種協議的初步跡象。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預測,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實施他承諾的高額關稅,中國將立即實施報復措施,美國農產品將首當其沖。
南美大豆產量前景則是決定未來幾個月大豆價格走勢的最關鍵變量。如果產量達到目前預期的創紀錄水平,將足以抵消美國陳豆供應減少的影響,遏制全球大豆價格的上漲空間。除非未來兩個月的天氣對南美產量前景造成實質性影響,我們認為大豆價格很難出現持續上漲的單邊行情,因為任何反彈都可能受到全球大豆供應創紀錄以及農戶加快定價的制約。
日期:2025-01-13
周五(1月1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3月大豆期約報收1.025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3.38%;1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1.1025美元,上漲3.81%;3月豆粕報收每短噸298.3美元,下跌3.34%;3月豆油報收每磅45.58美分,上漲14.15%;泛歐交易所5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38.25歐元/噸,上漲5.5%;加拿大3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41.6加元/噸,上漲2.82%;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424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上漲2.90%。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9.487點,比一周前上漲0.63%,也是連續第六周上漲。
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供應數據,需求維持不變,庫存用量比低于10年均值
美國農業部在1月份的最終產量報告里將2024/2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預期調低到43.66億蒲,較上月預測的44.61億蒲調低0.95億蒲或2.1%,較上年的41.62億蒲提高近2億蒲或4.9%(上月預測同比增長7.2%),低于2021/22年度的歷史峰值44.65億蒲,為歷史第四產量高點。收獲面積調低20萬英畝至8620萬英畝,仍高于上年修正后的8230萬英畝(上月預估8240萬英畝)。單產調低1蒲至50.7蒲/英畝,略高于上年的50.6蒲/英畝。
本月美國大豆需求數據維持不變,壓榨預計24.10億蒲,較上年的22.87億蒲提高5.4%;出口預計為18.25億蒲,較上年的16.95億蒲提高1.3億蒲或7.7%。本月將大豆進口調高500萬蒲,達到2000萬蒲,略低于上年21000萬蒲。
經過以上調整,2024/25年美國大豆期末庫存調低0.9億蒲至3.8億蒲,較上年的3.42億蒲高出11.1%(上月預測增長37.5%),仍為五年最高庫存,也是過去60年來第7個庫存高點。
2024/25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達到8.7%,低于上月預測的10.8%,略高于2023/24年度的8.3%,也是2019/20年度以來最高水平,但是低于過去10年均值9.1%。這意味著美國大豆供應形勢遠沒有之前預測的寬松,但是考慮到南美產量前景依然龐大,因此本月美國農業部維持2024/25年度大豆年度均價不變,仍為10.20美元/蒲,上年12.40美元。
2024/25年度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下調,但仍為5年高點,過去60年來第三高點
本月美國農業部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調低近300萬噸至4.2426億噸,較上年的3.9497億噸增長2929萬噸或7.4%,上月預測同比提高7.8%。其中南美三國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2.322億噸,較上年的2.1221億噸同比提高1999萬噸或9.4%,和上月預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大豆壓榨量調高1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5500萬噸,高于上年5470萬噸;期末庫存相應調低100萬噸,為3252萬噸,仍高于上年的2797萬噸。
本月將全球大豆壓榨調高187萬噸至3.4929億噸,高于上年修正后的3.3124億噸(上月預測3.3093億噸);全球大豆出口維持不變,為1.8197億噸,高于上年修正后的1.7762億噸(上月預測1.7747億噸)。
由于產量調低而用量上調,本月將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調低300萬噸至1.2837億噸,較上年的1.1238億噸增長1600萬噸或14.2%,上月預測同比增長1970萬噸或17.6%。
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預計為21.85%,低于上月預測的22.52%,高于0上年的20.00%(上月預測為19.98%),也高于10年均值19.27%,創下2018/19年度以來最高值,也是60年來第三個高點,低于2006/07年度以及2018/19年度。
美國豆油出口再次大幅調高,但是隨著價差優勢快速縮窄,出口很難保持強勁
由于迄今為止美國豆油出口銷售異常強勁,本月美國農業部再次將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出口調高5億磅,從上月預測的11億磅調高到16億磅,這是三年來最高出口規模,比上年的6.17億磅提高了159.3%(上月預測增長98.2%)。如果換算成噸,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出口目標調高到了72.6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50萬噸,也高于上年的28萬噸。
本年度迄今美國豆油出口強勁增長,受益于豆油相對競爭對手(尤其是棕櫚油)的反常價格折扣,通常來說豆油價格高于棕櫚油,但是2024年大部分時間以及2025年迄今豆油價格仍遠低于棕櫚油。在巴西,豆油更多用于滿足國內生物柴油行業需求,導致該國豆油出口供應下滑,而且還不得不增加從鄰國阿根廷進口豆油(ABIOVE預測巴西將在2025年進口15萬噸豆油)。這些因素均有利于推動美國豆油出口激增。
基于周四的出口銷售報告,截至1月2日,2024/25年度美國豆油銷售總量達59.9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3.2萬噸;目前出口進度相當于調高后目標的82.5%,而去年同期為11.4%。從這個角度看,美國農業部本月上調幅度仍然保守,因為如果豆油出口保持當前步伐,意味著豆油出口仍有繼續上調空間。但是,過去幾個月美國豆油出口的強勁增長,建立在豆油相對棕櫚油價格的大幅貼水上;隨著本月迄今棕櫚油價格相對豆油顯著走軟,豆油價格優勢似乎不太可能在本年度剩下時間持續。截至周五(10日)收盤,馬來西亞棕櫚油相對芝加哥豆油的溢價為28.2美元(1004.9-976.7),作為對比,一個月前(12月11日)溢價為159美元。作為參考。2024年1月10日時,棕櫚油價格比豆油低了253.9美元(809.8-1063.7)。
進入2025年后,豆油相對棕櫚油的價格折扣快速縮減。今年頭7個交易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下跌1.2%,因為印尼推出B40生物柴油項目的進展遲緩,而且出口需求明顯受到高價制約;同期芝加哥豆油期貨飆升12.9%,主要因為拜登政府(1月10日)出臺新規定,限制了進口廢食用油用于美國生物柴油生產,這將推動美國豆油國內需求增長。
2024/25年度美國豆油庫存接近上年創下的11年低點,而庫存用量比為歷史最低值,意味著豆油價格可能需要通過上漲來對需求實施配給,以避免庫存快速耗磬。本月美國農業部預測2024/25年度美國豆油期末庫存為69.4萬噸,略高于上月預測的68.3萬噸,接近2023/24年度的68.1萬噸——為2013/24年度以來最低值,比過去10年庫存均值低了15.5%。美國豆油庫存用量比估計為5.2%,低于上年的5.4%,也低于10年均值7.4%,為196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庫存用量比。
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測進一步下調至8517萬噸,同比減少5%
美國農業部本月進一步下調全球2024/25年度油菜籽產量預測至8517萬噸,較上月下調100萬噸,比上年減少5%,將創下三年的最低水平。本月產量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的產量從上月的1210萬噸下調到1160萬噸。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880萬噸,與上月持平,同比減少2%。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724萬噸,與上月持平,同比減少13.5%。
2024/25年度全球油菜籽貿易預計為1685萬噸,基本上與上月預測保持穩定,同比減少6.4%。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預計為725萬噸,較上月上調50萬噸,同比增加7.5%。歐盟的出口不變,仍為30萬噸,同比減少43.8%。其進口預計為685萬噸,與上月預測不變,同比增加25.5%。全球油菜籽期末庫存預計為764萬噸,較上月上調45萬噸,同比減少29.7%,也將是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作為對比,加拿大農業部(AAFC)在12月份供需報告中將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期從1898萬噸下調至1785萬噸,出口預測不變,仍為750萬噸。
拜登政府出臺45Z指導方針,限制廢食用油進口,推動豆油飆升
美國財政部周五發布有關45Z稅收抵免政策的短期指導意見,美國低碳燃料生產商可以開始申請“45Z”稅收抵免,道路低碳燃料的抵免額最高為1美元/加侖,航空低碳燃料的抵免額最高為1.75美元/加侖。美國財政部表示,使用進口原料生產的燃料將不會適用于GREET模型,所以將無法獲得美國發放的補貼。此前美國從亞洲大量進口廢食用油,因其價格比國產豆油更便宜。美國財政部選擇GREET模型而不是國際通用的Corsia模型,對美國大豆種植戶來說是一個勝利,因為Corsia模型允許外國原材料生產的綠色航空燃料獲得美國政府發放的稅收抵免。
美國政府確認拉尼娜已經出現,但是時間短暫而且強度較弱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CPC)1月9日表示,拉尼娜現象已經出現,預期將持續到2025年2月至4月(可能性為59%),并將在3月到5月份過渡為中性天氣(可能性為60%)。
拉尼娜現象通常導致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天氣干旱,巴西中西部和南部降雨增多。今年也不例外,目前干旱天氣集中在巴西的第三大主產州南里奧格蘭德,阿根廷全國絕大部分農業產區也天氣炎熱干燥。氣象預報顯示,至少在1月中旬之前,阿根廷農業產區將繼續面臨極度干旱的天氣,令人擔心阿根廷大豆產量可能連續第六年令人失望。目前阿根廷農戶仍在播種大豆作物。
盡管氣象機構預測今年的拉尼娜將持續時間較短,而且強度較弱,但是越來越多跡象顯示,阿根廷農戶已經開始受到干旱天氣的困擾。11月份時阿根廷農業帶的降雨量還比正常高出30%,但是到了12月,降雨總量只有正常值的79%,與拉尼娜天氣的典型模式相符。阿根廷兩家谷物交易所上周均表示,近期炎熱干燥的天氣已開始損害農作物。不過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氣象專家愛德華多·塞拉表示,阿根廷將于1月中旬迎來降雨,將會緩解最近遭受干旱影響的核心農業區的大豆和玉米作物狀況。1月16日至22日期間,阿根廷主要農業區將迎來約50-75毫米的降雨,有助于限制干旱影響。當前拉尼娜現象的真實強度將在2月份完全顯現,屆時阿根廷農業產區通常會在高溫干燥的1月之后重新迎來降雨。
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農業機構Emater/RS稱,該州大豆種植進度達到98%,去年同期97%,五年均值98%。由于缺少雨水,土壤水分減少,尤其是在該州西部、西北部和北部,導致播種工作暫停。降雨不足已經影響到土壤墑情,損害了該州大豆作物的生產潛力。盡管如此,作物評級仍然在令人滿意的范圍內。
美國大豆出口季節性窗口即將關閉,周度銷售量連續三周創下年度新低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放慢。截至1月2日當周,美國2024/25年度大豆凈銷量為28.9萬噸,比上周低了40%,比四周均值低了72%,連續第三周創下年度新低(參見表1)。本年度迄今美豆銷售總量為4039萬噸,同比增長10.3%。美國農業部預期全年出口同比增長7.7%。
本年度迄今,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為1904萬噸,同比減少3.3%;但是美國對其他目的地(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尼)的出口強勁增長。
目前巴西大豆價格是全球最便宜的供應,意味著美國大豆出口的季節性窗口正在關閉。1月9日,美灣大豆報價為402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4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口報價為372美元/噸,下跌7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415美元/噸,與上周持平。
展望未來一周的南美天氣
未來幾周大豆市場很可能繼續劇烈波動,為南美天氣以及特朗普政策定價
未來幾周全球油籽市場將迎來政策和天氣的雙重動蕩期。市場依然擔憂特朗普新政府1月20日上臺后可能對中國實施強硬貿易政策,人們將觀察中國領導人是否應邀參加他的就職典禮。,這可能是兩國是否會達成某種協議的初步跡象。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預測,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實施他承諾的高額關稅,中國將立即實施報復措施,美國農產品將首當其沖。
南美大豆產量前景則是決定未來幾個月大豆價格走勢的最關鍵變量。如果產量達到目前預期的創紀錄水平,將足以抵消美國陳豆供應減少的影響,遏制全球大豆價格的上漲空間。除非未來兩個月的天氣對南美產量前景造成實質性影響,我們認為大豆價格很難出現持續上漲的單邊行情,因為任何反彈都可能受到全球大豆供應創紀錄以及農戶加快定價的制約。
日期: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