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24年9月,消費者衛先生在某商行花費1699元購買一瓶高端白酒,據商家介紹其與知名酒廠有合作,故能拿到優惠的“內部價格”。衛先生喝完酒后感到呼吸困難、頭痛,并出現嘔吐、意識不清等癥狀,于是撥打官方客服電話,經查詢防偽碼后得知購買的是假酒,遂向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調查發現,此投訴件可能涉及銷售假酒,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當地街鎮、公安部門開展聯合追查,發現了當地的假酒生產窩點以及位于龍港的物資轉移點。10月13日,開展收網行動,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扣假冒白酒289瓶,貨值超30萬元。10月16日,前往龍港再次查扣假冒白酒98瓶以及外包裝、商標膠帶等假冒物資。因當事人涉嫌生產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且貨值金額大于15萬元,已達涉刑標準,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案例點評】
本案中商家以“1699元內部價格”為誘餌,利用人們追求低價、追求稀缺的心理,將假冒白酒銷售給消費者,是典型的制假售假行為,構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55 條規定的欺詐行為,需承擔退一賠三的民事責任;同時觸犯《商標法》第 57 條,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嚴厲打擊有利于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消費者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同時,面對“內部價”“限時特惠”等誘惑時保持理性,并保留購買訂單、支付憑證等有效證據,便于后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提供單位: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
日期:2025-03-18
2024年9月,消費者衛先生在某商行花費1699元購買一瓶高端白酒,據商家介紹其與知名酒廠有合作,故能拿到優惠的“內部價格”。衛先生喝完酒后感到呼吸困難、頭痛,并出現嘔吐、意識不清等癥狀,于是撥打官方客服電話,經查詢防偽碼后得知購買的是假酒,遂向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調查發現,此投訴件可能涉及銷售假酒,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當地街鎮、公安部門開展聯合追查,發現了當地的假酒生產窩點以及位于龍港的物資轉移點。10月13日,開展收網行動,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扣假冒白酒289瓶,貨值超30萬元。10月16日,前往龍港再次查扣假冒白酒98瓶以及外包裝、商標膠帶等假冒物資。因當事人涉嫌生產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且貨值金額大于15萬元,已達涉刑標準,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案例點評】
本案中商家以“1699元內部價格”為誘餌,利用人們追求低價、追求稀缺的心理,將假冒白酒銷售給消費者,是典型的制假售假行為,構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55 條規定的欺詐行為,需承擔退一賠三的民事責任;同時觸犯《商標法》第 57 條,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嚴厲打擊有利于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消費者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商品。同時,面對“內部價”“限時特惠”等誘惑時保持理性,并保留購買訂單、支付憑證等有效證據,便于后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提供單位: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
日期: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