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通過完善責任機制、強化風險管控、優化產業發展、加強社會共治等舉措,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機制再完善。整合成立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市食藥安委主任。定期召開食藥安委會議,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全市9186名干部包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2802家。市食藥安委及其辦公室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構建起條塊結合無縫銜接的責任體系,進一步強化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各環節監管銜接,健全完善協同監管機制,織密織牢食品安全責任網。
風險管控再強化。扎實推進“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以及豇豆、水產重點品種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等行動,檢查15800家次。全市52192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納入風險分級監管或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風險隱患。突擊檢查速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蜜雪冰城、楊銘宇黃燜雞等連鎖餐飲門店,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強校園食品、肉類產品、過期變質食品專項整治。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3294批次,不合格核查處置率100%。全市共排查問題隱患2580起。
產業發展再優化。聚焦霍山石斛產業,開展“一市一品”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規范60家霍山石斛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霍山石斛花》獲批立項。省地方標準《中小學校團體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規范》通過技術審查。申報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六安瓜片茶》。推動修訂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霍山黃芽》。全市共制定預制菜相關食品安全企業標準26項、團體標準24項。全市現有食用農產品、食品、中藥材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1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5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6個。
社會共治再加強。率先出臺《六安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總監履職報告制度(試行)》,推動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服務站12個。中小學食堂建立“你呼我應”工作機制,創新“一鍵響應”模式,投訴糾紛不出校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技能大賽等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組織食品安全“四員”、志愿者、行風監督員、社會監督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引導食品行業自律,開展警示教育。暢通12345、12315投訴舉報渠道,2024年以來,全市受理處置食品舉報投訴9756件。
日期:2025-04-16
責任機制再完善。整合成立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市食藥安委主任。定期召開食藥安委會議,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全市9186名干部包保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2802家。市食藥安委及其辦公室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構建起條塊結合無縫銜接的責任體系,進一步強化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各環節監管銜接,健全完善協同監管機制,織密織牢食品安全責任網。
風險管控再強化。扎實推進“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以及豇豆、水產重點品種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等行動,檢查15800家次。全市52192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均納入風險分級監管或日常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風險隱患。突擊檢查速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蜜雪冰城、楊銘宇黃燜雞等連鎖餐飲門店,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強校園食品、肉類產品、過期變質食品專項整治。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3294批次,不合格核查處置率100%。全市共排查問題隱患2580起。
產業發展再優化。聚焦霍山石斛產業,開展“一市一品”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規范60家霍山石斛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霍山石斛花》獲批立項。省地方標準《中小學校團體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規范》通過技術審查。申報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六安瓜片茶》。推動修訂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霍山黃芽》。全市共制定預制菜相關食品安全企業標準26項、團體標準24項。全市現有食用農產品、食品、中藥材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1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5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6個。
社會共治再加強。率先出臺《六安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總監履職報告制度(試行)》,推動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服務站12個。中小學食堂建立“你呼我應”工作機制,創新“一鍵響應”模式,投訴糾紛不出校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技能大賽等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組織食品安全“四員”、志愿者、行風監督員、社會監督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引導食品行業自律,開展警示教育。暢通12345、12315投訴舉報渠道,2024年以來,全市受理處置食品舉報投訴9756件。
日期: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