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最新表態,針對運往中國加工后返銷美國的阿拉斯加魚類產品,將采取“逐案審查”模式,決定是否適用部分關稅減免。
CBP表示,雖然當前指引規定:若進口商品中美國原產成分的價值占比超過20%,則可以在計算關稅時扣除這一部分,但對這一原則如何具體適用于阿拉斯加去頭去內臟(H&G)魚類經中國加工返銷的產品,仍無明確信息。
更關鍵的是,CBP在產品原產地認定方面明確指出,只要產品經過“實質性轉變”——即在名稱、特征或用途上發生改變,如將H&G魚切片成魚片或進行深加工,即視為中國產品,可能適用高達145%的對中附加關稅。
CBP發言人進一步指出,針對是否適用于HTSUS稅號9903.01.34(該稅號涵蓋部分需額外征稅的中國進口商品),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無法明確回復企業是否能夠享受豁免待遇。
由于缺乏明確指引,部分供應商已經主動減少對華加工業務,或暫停返銷計劃。雖然仍有企業維持現有模式,但業內普遍反映,貿易預判困難,成本核算變得不可控,影響中長期采購與出口規劃。
阿拉斯加是美國最重要的海產產區之一,其鱈魚、比目魚、野生三文魚等優質冷水魚類在全球市場廣受歡迎。但由于美國本土加工能力有限,長期依賴中國完成切片、去骨、包裝等工藝環節,再返銷美國及其他市場。
目前,CBP僅建議企業“如有疑問,提交逐案申請”,意味著所有返銷項目都要進行個別審查,無疑加重了企業的行政負擔,也造成審批效率低下。
有美國水產商表示:“我們無法為每一批次都去賭一個‘或許能豁免’的結果,這樣無法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模型。”
中國業內人士則指出:“這一政策調整并非只影響中國,還可能間接削弱美國漁業出口優勢,希望中美能通過對話機制推動政策明朗化,為兩國海產產業合作留下空間。”
日期:2025-04-21
CBP表示,雖然當前指引規定:若進口商品中美國原產成分的價值占比超過20%,則可以在計算關稅時扣除這一部分,但對這一原則如何具體適用于阿拉斯加去頭去內臟(H&G)魚類經中國加工返銷的產品,仍無明確信息。
更關鍵的是,CBP在產品原產地認定方面明確指出,只要產品經過“實質性轉變”——即在名稱、特征或用途上發生改變,如將H&G魚切片成魚片或進行深加工,即視為中國產品,可能適用高達145%的對中附加關稅。
CBP發言人進一步指出,針對是否適用于HTSUS稅號9903.01.34(該稅號涵蓋部分需額外征稅的中國進口商品),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無法明確回復企業是否能夠享受豁免待遇。
由于缺乏明確指引,部分供應商已經主動減少對華加工業務,或暫停返銷計劃。雖然仍有企業維持現有模式,但業內普遍反映,貿易預判困難,成本核算變得不可控,影響中長期采購與出口規劃。
阿拉斯加是美國最重要的海產產區之一,其鱈魚、比目魚、野生三文魚等優質冷水魚類在全球市場廣受歡迎。但由于美國本土加工能力有限,長期依賴中國完成切片、去骨、包裝等工藝環節,再返銷美國及其他市場。
目前,CBP僅建議企業“如有疑問,提交逐案申請”,意味著所有返銷項目都要進行個別審查,無疑加重了企業的行政負擔,也造成審批效率低下。
有美國水產商表示:“我們無法為每一批次都去賭一個‘或許能豁免’的結果,這樣無法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模型。”
中國業內人士則指出:“這一政策調整并非只影響中國,還可能間接削弱美國漁業出口優勢,希望中美能通過對話機制推動政策明朗化,為兩國海產產業合作留下空間。”
日期: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