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臨仲夏,粽香滿八閩。為助力消費者度過一個安全、綠色、健康的端午佳節,福建省消委會結合節日消費熱點,提醒廣大消費者:選“粽”重品質,別讓包裝搶了“C位”。
一、選購粽子品質安全是關鍵
1.渠道正規 質量為先
優先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場、超市、品牌專賣店或官方電商平臺,避免購買流動攤販、無資質網店或朋友圈的“三無”產品。
2.標簽齊全 信息清晰
預包裝粽子需查看標簽是否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SC開頭)及生產廠家等信息。散裝粽子應確認包裝日期、儲存條件,并拒絕霉變、異味或粽葉發黏的產品。
3.外觀粽葉 警惕染色
正常粽葉呈暗黃或黃綠色,煮后水呈淡黃色。若粽葉過于鮮綠,煮后水變綠或伴有刺鼻氣味,可能為化學染色粽葉,切勿購買食用。
二、健康食用 科學搭配
1.現買現吃 妥善保存
預包裝粽子按標簽要求冷藏或冷凍保存,開封后需盡快食用。自制粽子需徹底蒸煮,未食用完的應冷藏,再次食用前需徹底加熱。同時要關注食品保質期限。
2.特殊人群 控制食量
粽子由于是以糯米為主食材,糯米不易消化,過量食用易引發腸胃不適,因此兒童、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及腸胃功能較弱者應少吃或控制食用量,并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甜或咸口味的粽子,同時建議搭配蔬菜、水果或清茶,促進消化。
3.警惕變質
若粽子出現脹袋、漏氣、酸敗味或霉斑,應立即丟棄,避免食物中毒。
三、拒絕過度包裝 踐行綠色消費
1.國家標準要遵守
國標《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規定,粽子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成本占比應符合:
售價≤100元,包裝成本≤售價的20%;
售價>100元,包裝成本≤售價的15%。
嚴禁使用貴金屬、紅木等奢侈材質,禁止捆綁銷售高價非食品類商品(如茶具、紅酒)。
2.理性消費 共筑綠色端午
消費者應優先選擇簡易包裝或可降解材料包裝的粽子,切莫被那些打著“高檔禮盒”等概念的粽子產品所迷惑,不要為華而不實的包裝去買單,理性消費、綠色消費,共同推動市場回歸商品本質。
3.主動監督 共護綠色消費環境
消費者若發現粽子包裝不符合國標要求,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可向相關監管部門、消協組織舉報,共同抵制資源浪費,共護綠色消費環境。
四、留存憑證 依法維權
消費時記得向商家索要發票、收據或電子訂單,保留商家宣傳頁面、聊天記錄等相關憑證。若遇食品安全問題或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協商,協商無果,向相關監管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舉報,依法依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日期:2025-05-25
一、選購粽子品質安全是關鍵
1.渠道正規 質量為先
優先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場、超市、品牌專賣店或官方電商平臺,避免購買流動攤販、無資質網店或朋友圈的“三無”產品。
2.標簽齊全 信息清晰
預包裝粽子需查看標簽是否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SC開頭)及生產廠家等信息。散裝粽子應確認包裝日期、儲存條件,并拒絕霉變、異味或粽葉發黏的產品。
3.外觀粽葉 警惕染色
正常粽葉呈暗黃或黃綠色,煮后水呈淡黃色。若粽葉過于鮮綠,煮后水變綠或伴有刺鼻氣味,可能為化學染色粽葉,切勿購買食用。
二、健康食用 科學搭配
1.現買現吃 妥善保存
預包裝粽子按標簽要求冷藏或冷凍保存,開封后需盡快食用。自制粽子需徹底蒸煮,未食用完的應冷藏,再次食用前需徹底加熱。同時要關注食品保質期限。
2.特殊人群 控制食量
粽子由于是以糯米為主食材,糯米不易消化,過量食用易引發腸胃不適,因此兒童、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及腸胃功能較弱者應少吃或控制食用量,并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甜或咸口味的粽子,同時建議搭配蔬菜、水果或清茶,促進消化。
3.警惕變質
若粽子出現脹袋、漏氣、酸敗味或霉斑,應立即丟棄,避免食物中毒。
三、拒絕過度包裝 踐行綠色消費
1.國家標準要遵守
國標《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規定,粽子包裝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成本占比應符合:
售價≤100元,包裝成本≤售價的20%;
售價>100元,包裝成本≤售價的15%。
嚴禁使用貴金屬、紅木等奢侈材質,禁止捆綁銷售高價非食品類商品(如茶具、紅酒)。
2.理性消費 共筑綠色端午
消費者應優先選擇簡易包裝或可降解材料包裝的粽子,切莫被那些打著“高檔禮盒”等概念的粽子產品所迷惑,不要為華而不實的包裝去買單,理性消費、綠色消費,共同推動市場回歸商品本質。
3.主動監督 共護綠色消費環境
消費者若發現粽子包裝不符合國標要求,存在過度包裝問題,可向相關監管部門、消協組織舉報,共同抵制資源浪費,共護綠色消費環境。
四、留存憑證 依法維權
消費時記得向商家索要發票、收據或電子訂單,保留商家宣傳頁面、聊天記錄等相關憑證。若遇食品安全問題或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協商,協商無果,向相關監管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舉報,依法依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日期:2025-05-25